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教案及反思
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教案及反思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中提高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3、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反思,感受“倒推思维”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倾听、质疑和验算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具准备:
果汁杯两个、一瓶400毫升的果汁、果汁图片、小黑板若干
课程实施:
课前游戏:
1、做相反动作
2、猜数字游戏
一个数加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减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乘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除以2得8,这个数是——
师:你们的表现真的很棒。

师生问好!
一、生活数学,激趣启智
师:从课前游戏中我发现,咱班同学特别喜欢数学,今天就让我们随同冬冬和明明,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上周末,他俩去海门表妹家玩,乘坐的公共汽车从余东出发,沿途经过了树勋、麒麟、汤家、三厂,到达了海门。

小黑板出示:余东树勋麒麟汤家三厂海门
师:想想如果他们想原路返回,会依次经过哪些乡镇呢?
生齐:海门、三厂、汤家、麒麟、树勋、余东。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都是——倒过来,一个一个往前推。

板书:倒推。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师:车子终于到了表妹方方家了,方方正准备了400毫升的果汁来招待好朋友呢?
出示图片、实物(两杯果汁不一样多)
师:都是好朋友,这样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怎样就公平了?
生:两杯一样多。

师:如果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一样多,那你知道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吗?
师:请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你第一步是怎么想的?
生:共有400毫升,现在果汁同样多,那就说明都有200毫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00÷2=200ml
甲杯(____毫升)乙杯(____毫升)
现在
原来
教师出示小黑板
师:接下来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甲:200+40=240ml
乙:200-40=160ml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让我们一起通过操作来验证一下吧。

师:要想知道原来是多少?我们可以倒回去,观察果汁与刚才有何变化?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就多了——40毫升,这就说明了,甲杯原来比现在——多40毫升。

那乙杯呢?
生:乙杯原来比现在少40毫升。

师:现在你能把表格补充完整吗?
师:如何确定自己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口述验算过程)
师:喝完了果汁,方方给他俩讲起了她最近收集邮票的情况。

小黑板出示:方方原有一些邮票,最近又收集了24张,送给好友小军30张,还剩52张。

方方原有多少张邮票?
师:请同学们默读一遍,想想从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齐说:冬冬原有x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师:①想想用什么方式能清晰地把方方的邮票变化情况表示来?
独立思考,并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

②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是准备如何解决的?
③最后独立列出算式。

学生按要求逐步尝试。

教师关注学生反应,把较好的作品画在小黑板上。

小黑板出示:冬冬原有?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师:这是某某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这样思考的:现在有52本。

把送给小军的30张要回来,那就是52+30=82张了,如果没有收集到24张,就是82-24=58张。

学生回答时,教师边板书反向箭头。

师:你们听明白了?谁来说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么思考的?
生复述
师:你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思路清晰的表
达了出来。

老师也听懂了。

就是现在有52本。

把送给小军的30张要回来,那就是52+30=82张了,如果没有收集到24张,就是82-24=58张。

师:能根据这样的思路把算式列出来吗?
生齐说,教师板书52+30-24=58张
师:看着这样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老师有个问题,送给小军30张后变少了,应用减法,为何计算时用了加上了30?
生:……
师:是呀,送给小军30张后变少了,是针对原来的.邮票张数来说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了结果还剩52张,要求原来的,所以要反过来加30张。

明白了吗?
师:还有其他的思考方式吗?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列出算式,52+(30-24)
师:你觉得这样列式有道理吗?谁来说说。

生:我是这样思考的:收集24张又送人30张,实则相当于送人6张,送人6张后是52张,那原来是52+6=58张。

所以列式为52+(30-24)
师:这个6表示现在比原来……(如果学生不会说,可引导学生继续说下去)
师:怎么知道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呢?(再可以顺过去推算,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验算的过程吗?
学生边说,边板书验算过程。

58+24-30=52张
师:通过了验算,我们才可以放心的写出答了。

板书:答:冬冬原有邮票58张。

师:刚才的两题我们都运用倒过来思考的
方式,实际上这也是解决问题策略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就叫——倒推法。

板书:法
三、运用方法,巩固知识
师: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倒推法一起解决他们三人遇到的生活中的问题。

拿出练习纸。

认真完成好后,请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练习纸
①冬冬和明明也示了他们的画片,他们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给了明明5张后,两人画片一样多。

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②他们三人开始折千纸鹤了,如果裁纸要用5分钟,折纸鹤要25分钟,把纸鹤穿成一串要用10分钟。

若要在上午十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③明明也给他们讲起了班级图书角的信息,他说昨天图书角原有一些图书,当天有人捐献了3本图书放入图书角,班级同学共借出10本,现在有8本,问原有图书多少本?
④玩了一天,冬冬和明明开始返回了,他们乘坐的公交车在文峰站点上来了9人,又下去了5人,这时车上正好有10人。

问到站前车上原有多少人?
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1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睡莲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用阴影表示出每天的面积变化情况)
[……]
第10天第9天第8天
师:同桌交换,谁能确认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师: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这样自信的?
生:我检验的。

师:那你说吧。

同桌互批。

师:有错误的举手。

教师询问原因,全班一同解决。

师:题结果是9天。

五、课堂小结
师:从大家的表现来看,你们掌握的很好。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今天学习的倒推法仅仅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是最为重要的。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从路线问题导入,让学生体会从原路返回时会依次经过哪些乡镇着手,初步体会倒推法的策略在生活中的价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例题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两个学生的行程,把两个例题有机的串联起来。

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解题过程。

这里当学生说到甲杯比乙杯多80毫升时,应恰当地处理。

教学例2时,通过箭头的思路图,清晰的表示出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教学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理解送出的为何要加。

同时对于第二种解法教师应更好地进行解释。

练习设计了分层题,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学得更多。

基本练习题更关注了与例2类似的练习,使同学们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