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王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王宏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塑造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务的处理中,科学认识小学
生特殊的心理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快
乐成长,为青春期的到来做好铺垫。

本文将从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有限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渗透
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学班主任将教师角色、班主任角色与心理健康辅助角色三者融为一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方面协调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塑造
小学生的完整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的渗透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小学健康教育的渗透式实施必要性。

我国小学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约始
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受制于经济水平、地区差异等
因素的限制,部分学校仍然未能建立较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小学班主任
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的展开。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来源愈加广泛,不
同的社会诱惑都会干扰到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因此,针对小学生社会经验不
丰富、心理发育不不成熟的特点,采用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班主任开展
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其必然性。

2.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不需要占用专门的教学实践,较易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例如,结合开班会、班级宣传栏、心理咨询信箱以及少先队活动等。

同时,由于我国在
校学生基数较大,接近2个亿的学生数量,如果按照国外标准,对每4000人配
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话,对于我国教育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因此,将小学
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与心理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固有的班主任制度,利用班主
任丰富的教学与班务处理经验,再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基础,对于开展具
有特色的中国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二、开展渗透式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1.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自身的示范性。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对于榜
样具有崇拜作用。

优秀班主任应具有较高的观察力、不骄不躁的稳定情绪、良好
的自我意识,在学生面前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人格影响,为小学健康教育的开展
做好铺垫。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给出一段话:“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切实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生
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学生面前树立典范,塑造良好的正面形象,为小学生
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格魅力上的支持。

2.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渗透。

心理活动
建立于外界客观环境之下,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外界环境,有利于人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而消极的、悲观的外界环境则会对小学生
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因此,班主任通
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班会活动,营造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热爱集体、
关心集体,塑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例如,班主任可以积极与其他班级举办拔河比赛、绘
画比赛、演讲比赛,促进班级内的团结,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为下一步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3.实行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在班级中,都会出现
生活中比较调皮、上课纪律差的学生,给班主任的正常教学活动与家长带来了很
多的难题。

但正是这些问题表现多,比较希望引起他人注意的学生存在各种各样
的心理问题。

因此,班主任在积极营造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的同时,更要从学
生实际出发,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实行家访、谈话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
到来自外界的关爱,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对
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以及非智力品质问题进行判断与疏导,需要班主任具有较为
专业的心理知识,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4.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

小学生的心理健
康问题需要做出更多的预防性措施,防患于未然。

在课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出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使课程内容更加接近于
学生实际。

班主任需要在课上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对于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学
生进行筛选,最大限度地保证班级学生都能够在健康教育上获取益处,实现小学
阶段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玲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慢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
施[J].成功(教育版),2011,(4),269。

[2]王征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
施[J].教师,2016,(9),16。

[3]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