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初步评定与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患者的多发病,临床又将其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患者股骨头出现损伤或供血中断,致使骨髓脂肪细胞、造血细胞和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改变股骨头原有结构,引起关节障碍[1]。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方法,其对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47例,患者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3.6±4.3)岁。
原发损伤诊断结果:外伤性髋关节脱粒22例,无菌性坏死45例,股骨颈骨折43例。
手术类型:左髋手术40例,右髋手术62例,双髋同次手术8例。
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 =55)和观察组(n =55)。
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录入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包,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病情特征进行常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髋关节、正股骨、股骨侧位X 线等,对患者股骨骨折基本情况进行正确掌握。
与此同时,要对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疗,针对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规组给予传统置换手术治疗:协助患者选择侧卧位,使其股骨颈完全暴露出来,将股骨颈残端切除,将患处股骨头取出,采用髓腔锉将骨髓腔扩大,对所切除的股骨头具体大小等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以此为依据对人工股骨进行选择和置换。
完成置换后对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现象进行观察,常规放置引流管,最后逐次关闭创口。
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确定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
选择侧卧位,标志点以大转子后缘为准,于其外侧作11cm 的切口,将其作为置换操作孔,并将股骨颈等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将股骨头切除,并将股骨颈一并切断。
扩大髓腔后将合适假体放入其中,复位后对创口予以缝合。
术后予以抗生素常规抗感染。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初步评定与体会
李玉梅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化工院区创伤外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文章编号:1006-6586(2017)08-0025-02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提要: 目的:评定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 =55,给予传统置换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 =55,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显著低于常规组(27.3%),两组间统计比较,常规组高于观察组(p <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的价值。
关 键 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临床效果
25
.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
评定项目为关节活动、急性、功能、疼痛等方面,共计100分,其中优:总得分在90分以上;良:总得分在80~89分之间;可:总得分在70~79分之间;差:总得分在70分以下。
优率+良率=优良率[2]。
1.4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以(%)描述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组间予以x 2检验,如果p <0.05,则证明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常规组中优25例,良21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3.6%;观察组中优33例,良2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
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 <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其中出血、褥疮各1例,感染2例;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3%,其中出血、感染各5例,深静脉血栓2例,褥疮3例,经统计比较,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骨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疑难杂症,该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3]。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若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极有可能永久性丧失活动和劳动能力。
传统置换术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和复杂,且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创伤大,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
为提高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有必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等骨科常见病的主要方法,其具有效果确切,安全可行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与肯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
中出血量。
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可对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实际情况正确掌握,手术所作切口并不大,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5]。
本次实验得到如下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 <0.05)。
由此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确切,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的价值。
.
26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