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 力戒刻意回 避引用最重要的相关文献(甚至是对作者研究具有 某种“启示”性意义的文献);
避免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 以帮助编辑、审稿
人和读者阅读与理解; 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 应
慎重且留有余地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不要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 篇“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 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
抄一篇为剽窃,抄多篇为创新; 避免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编辑课件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一稿多投(repetitive publication):同一作者或同一研 究群体不同作者, 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 下, 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 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指出存在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阐述研究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 (Write
for a range of interested scientists)
“引言”要与“讨论”形成“呼应”关系 (Use your Discussion as a guideline)
编辑课件
Introduction:注意事项
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 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 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 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 D. Kennedy
编辑课件
个人能力培养 取得学位的要求 导师(课题组)投入回报 有利于今后的就业或再深造 经济利益的需要
二次发表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 已经征得首次和二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并向二 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的文章; — 二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 — 二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 二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采用脚注形式说明首 次发表的信息
编辑课件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期刊论文 书或专著:专著、会议论文集、科技报告、学
位论文、专利
其他出版印刷资料:报纸文章、法律文件 未发表资料:印刷中 (in press)、个人通信 电子版本资料:期刊电子版本论文、音像制品、
不属于一稿多投的情况:
—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
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
—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以上数据的论文;
—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简单的内容
描述)
编辑课件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二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使用同一种语言或 另外一种语言再次发表, 尤其是使用另外一种语言在另 外一个国家再次发表
编辑课件
Results:注意事项
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就尽量不用图表再复述; 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
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统 计处理后的数据;
照片图必须具备高清晰度,显微照片的放大倍数应
使用图示法(标尺刻度)表示,照片中的符号、字母、
表注: 解释说明获得数据的实验、统计方法、缩写或 简写等;
如果相关的缩写在多个表格中出现, 可在第一个有缩 写的表注中注明全部或大部分缩写的含义, 其后表注 中简单注释为“Abbreviations as in Table 1”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插图的制作
图形是表格的直观化,对于可以用较短的文字 清楚表述的数据, 就不要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
不要因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形做得过于花哨 (如增加不必要的阴影或立体效果等);
坐标图的标值应尽量取0.1–1000之间的数值; 表头内容或坐标轴的说明应清楚, 量和单位缺
一不可
编辑课件
Continue with Discussion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 的解释和推断, 并说明作者的结 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 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
数字等,必须在图注中详细说明;如果使用人像,
要使其不能为他人所辨认,否则,必须征得研究对
象本人的书面同意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The choice between a Figure or a Table
表格: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形: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 表格和图形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中各项资料应
编辑课件
Who are the authors?
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 贡献相同作者的表达:
— 共同第一作者, — 通讯作者, —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
避免随意“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 不可擅自将知名人士署为作者之一以提高论文声誉 和影响
编辑课件
对于不够署名条件, 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 可以 “致谢”的形式列出, 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
系、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对研究结果的 解释(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重要研究结果的意义 (推论); 研究展望;
结 论: 主要认识或论点; 概述研究成果可能的应用
前景及局限性; 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方向
编辑课件
Now the 实验装置及结果
应清楚、准确描述是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的; 对实验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编辑课件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 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 或者一些已知 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一点之见即成文; 不要发表毫无独创性的论文, 即便是综述性
论文, 其独创性也应体现在作者对所综述材 料的有眼光的选择, 以及对相关主题研究现 状的评述与展望
清楚、完整, 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能够理 解图表所表达的内容; 图表题名:准确而清楚地表达出数据或资料的含 义, 切忌简单地描述数据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表格的编排
列举数据时应尽量确保同组数据纵向排列(由上向下 阅读), 以方便读者对比阅读. 只保留数字中小数点后 面有效位数; 数值的个位数和小数点应分别对齐;
讨 论 的 最 后 最 好 是 论 文 的 最 重 要 的 结 论 (“take-
home-message”)
编辑课件
Conclusion - 结 论
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通常情况下, 有 关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讨论” 或“结果与讨论” 中);
“结论”中的基本内容:
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包括最重要的 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认识等);
刊物的宗旨和范围; 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 等; 投稿要求: 投稿的份数、形式(可否以电子版形式投
稿)、图表如何准备, 等; 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 多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 采取何种体例格式? 如: 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
文献的体例, 等
编辑课件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References:基本原则
所选用文献的主题必须与论文密切相关; 必须是亲自阅读过, 若为间接引用(即转引某篇论文
的引文), 需要提及该中间论文; 优先引用最新发表的同等重要的论文; 一般不引用专利和普通书籍(如大学教材等); 避免过多地, 特别是非必要地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 确保文献各著录项(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或专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 并指出其是否与先前的假设或其 他学者的结果一致; 如果不一致的话, 为什么?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 根据这些结果, 能得 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 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 尽量做 到直接、明确, 以便审稿人和读 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 (Place your results in a wider context)
“Selling” my data!
编辑课件
Discussion:基本内容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 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 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 为什么?
如果稿件中涉及对人或动物所作的实验, 则需弄清 楚拟投稿期刊在伦理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制(SI); 其他: 对于语言的要求(如: 采用英国英语拼写还是
美国英语拼写);有关缩写和术语方面的规定, 等等;
编辑课件
Who are the authors?
(1) 课题的构思与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 (2) 文稿的写作或对其中重要学术内容作重大 修改; (3) 参与最后定稿,并同意投稿和出版 — 以上3项条件应全部具备方可成为作者; 作 者的排列顺序应由所有作者共同决定; 每位作 者都应该能够就论文的全部内容向公众负责
编辑课件
Discussion:注意事项
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 简洁、清楚:着重讨论本 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 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料;
推论要符合逻辑, 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 结论;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
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表达要实事求是, 适 当留有余地;
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 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结论中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 也不能
在结论中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
节中的句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课件
结果、讨论与结论的侧重
结 果: 介绍研究结果(必要时应使用图表);对重要
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说明;
讨 论: 探讨所得到的结果与研究目的或假设的关
— 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 — 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 对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仪器、检查等) 的机构或人员; — 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经费的数量);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建议、给予审阅和提供其他
帮助的人员(但不宜发表对审稿人和编辑的过分热 情的感谢)
编辑课件
导师在作者中的排序
导师必为通信作者,可能的位置有:
著名, 等)正确无误; 遵循拟投稿期刊的体例要求
编辑课件
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
有250种以上的参考文献列举形式 (著录项的 取舍、著录项的编排顺序、字体变化、标点 符号等方面);
同一出版公司或遵循同一出版体例的不同期刊, 其参考文献在列举形式上也存在差别;
参考拟投刊物!
编辑课件
References:出版物类型
第一作者(会议或经典论文) 第二位置 最末位置
编辑课件
Begin with the Results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文字?
图? 表? 顺序?); 为帮助读者的理解,可适当评论原始数据(对结
果的说明、解释、与理论模型或他人结果的比 较等)
— 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曾存在; — 科研人员: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
编辑课件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 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 M. Faraday
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 的基本原则
研究生论文写作系列讲座 (第一讲)
王云才
根据《自然科学进展》编辑部任胜利所著改写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 写作前的准备
2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 3 文法与表达 4 投稿及与编辑的联系
编辑课件
论文写作的目的
学术论文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研成 果及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
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
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实验); 不能遗漏重要文献; 描述要准确(“room temperature” is not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参考拟投稿期刊的表达方式
编辑课件
The Introduction is next
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 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 相关文献;
避免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 以帮助编辑、审稿
人和读者阅读与理解; 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 应
慎重且留有余地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不要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 篇“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 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
抄一篇为剽窃,抄多篇为创新; 避免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编辑课件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一稿多投(repetitive publication):同一作者或同一研 究群体不同作者, 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 下, 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 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指出存在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阐述研究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 (Write
for a range of interested scientists)
“引言”要与“讨论”形成“呼应”关系 (Use your Discussion as a guideline)
编辑课件
Introduction:注意事项
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 在撰 写论文之前, 就什么也不算. 在学术领域, 我们的成果 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 出版物就像硬通货币, 是 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 如果结果没有公开发表, 就等于没有做实验,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 D. Kennedy
编辑课件
个人能力培养 取得学位的要求 导师(课题组)投入回报 有利于今后的就业或再深造 经济利益的需要
二次发表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 已经征得首次和二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并向二 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的文章; — 二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 — 二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 二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采用脚注形式说明首 次发表的信息
编辑课件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期刊论文 书或专著:专著、会议论文集、科技报告、学
位论文、专利
其他出版印刷资料:报纸文章、法律文件 未发表资料:印刷中 (in press)、个人通信 电子版本资料:期刊电子版本论文、音像制品、
不属于一稿多投的情况:
—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
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
—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以上数据的论文;
—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简单的内容
描述)
编辑课件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二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使用同一种语言或 另外一种语言再次发表, 尤其是使用另外一种语言在另 外一个国家再次发表
编辑课件
Results:注意事项
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就尽量不用图表再复述; 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
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统 计处理后的数据;
照片图必须具备高清晰度,显微照片的放大倍数应
使用图示法(标尺刻度)表示,照片中的符号、字母、
表注: 解释说明获得数据的实验、统计方法、缩写或 简写等;
如果相关的缩写在多个表格中出现, 可在第一个有缩 写的表注中注明全部或大部分缩写的含义, 其后表注 中简单注释为“Abbreviations as in Table 1”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插图的制作
图形是表格的直观化,对于可以用较短的文字 清楚表述的数据, 就不要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
不要因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形做得过于花哨 (如增加不必要的阴影或立体效果等);
坐标图的标值应尽量取0.1–1000之间的数值; 表头内容或坐标轴的说明应清楚, 量和单位缺
一不可
编辑课件
Continue with Discussion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 的解释和推断, 并说明作者的结 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 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
数字等,必须在图注中详细说明;如果使用人像,
要使其不能为他人所辨认,否则,必须征得研究对
象本人的书面同意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The choice between a Figure or a Table
表格: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形: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 表格和图形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中各项资料应
编辑课件
Who are the authors?
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 贡献相同作者的表达:
— 共同第一作者, — 通讯作者, —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
避免随意“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 不可擅自将知名人士署为作者之一以提高论文声誉 和影响
编辑课件
对于不够署名条件, 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 可以 “致谢”的形式列出, 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
系、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对研究结果的 解释(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重要研究结果的意义 (推论); 研究展望;
结 论: 主要认识或论点; 概述研究成果可能的应用
前景及局限性; 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方向
编辑课件
Now the 实验装置及结果
应清楚、准确描述是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的; 对实验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编辑课件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 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 或者一些已知 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
一点之见即成文; 不要发表毫无独创性的论文, 即便是综述性
论文, 其独创性也应体现在作者对所综述材 料的有眼光的选择, 以及对相关主题研究现 状的评述与展望
清楚、完整, 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能够理 解图表所表达的内容; 图表题名:准确而清楚地表达出数据或资料的含 义, 切忌简单地描述数据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表格的编排
列举数据时应尽量确保同组数据纵向排列(由上向下 阅读), 以方便读者对比阅读. 只保留数字中小数点后 面有效位数; 数值的个位数和小数点应分别对齐;
讨 论 的 最 后 最 好 是 论 文 的 最 重 要 的 结 论 (“take-
home-message”)
编辑课件
Conclusion - 结 论
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通常情况下, 有 关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讨论” 或“结果与讨论” 中);
“结论”中的基本内容:
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包括最重要的 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认识等);
刊物的宗旨和范围; 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 等; 投稿要求: 投稿的份数、形式(可否以电子版形式投
稿)、图表如何准备, 等; 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 多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 采取何种体例格式? 如: 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
文献的体例, 等
编辑课件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References:基本原则
所选用文献的主题必须与论文密切相关; 必须是亲自阅读过, 若为间接引用(即转引某篇论文
的引文), 需要提及该中间论文; 优先引用最新发表的同等重要的论文; 一般不引用专利和普通书籍(如大学教材等); 避免过多地, 特别是非必要地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 确保文献各著录项(作者姓名, 论文题目, 期刊或专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 并指出其是否与先前的假设或其 他学者的结果一致; 如果不一致的话, 为什么?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 根据这些结果, 能得 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 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 尽量做 到直接、明确, 以便审稿人和读 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 (Place your results in a wider context)
“Selling” my data!
编辑课件
Discussion:基本内容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 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 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 为什么?
如果稿件中涉及对人或动物所作的实验, 则需弄清 楚拟投稿期刊在伦理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采用国际计量单位制(SI); 其他: 对于语言的要求(如: 采用英国英语拼写还是
美国英语拼写);有关缩写和术语方面的规定, 等等;
编辑课件
Who are the authors?
(1) 课题的构思与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 (2) 文稿的写作或对其中重要学术内容作重大 修改; (3) 参与最后定稿,并同意投稿和出版 — 以上3项条件应全部具备方可成为作者; 作 者的排列顺序应由所有作者共同决定; 每位作 者都应该能够就论文的全部内容向公众负责
编辑课件
Discussion:注意事项
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 简洁、清楚:着重讨论本 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 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料;
推论要符合逻辑, 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 结论;
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
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表达要实事求是, 适 当留有余地;
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 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结论中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 也不能
在结论中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
节中的句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课件
结果、讨论与结论的侧重
结 果: 介绍研究结果(必要时应使用图表);对重要
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说明;
讨 论: 探讨所得到的结果与研究目的或假设的关
— 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 — 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 对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仪器、检查等) 的机构或人员; — 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经费的数量);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建议、给予审阅和提供其他
帮助的人员(但不宜发表对审稿人和编辑的过分热 情的感谢)
编辑课件
导师在作者中的排序
导师必为通信作者,可能的位置有:
著名, 等)正确无误; 遵循拟投稿期刊的体例要求
编辑课件
参考文献的体例类型
有250种以上的参考文献列举形式 (著录项的 取舍、著录项的编排顺序、字体变化、标点 符号等方面);
同一出版公司或遵循同一出版体例的不同期刊, 其参考文献在列举形式上也存在差别;
参考拟投刊物!
编辑课件
References:出版物类型
第一作者(会议或经典论文) 第二位置 最末位置
编辑课件
Begin with the Results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文字?
图? 表? 顺序?); 为帮助读者的理解,可适当评论原始数据(对结
果的说明、解释、与理论模型或他人结果的比 较等)
— 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曾存在; — 科研人员: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
编辑课件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 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 M. Faraday
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 的基本原则
研究生论文写作系列讲座 (第一讲)
王云才
根据《自然科学进展》编辑部任胜利所著改写
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1 写作前的准备
2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 3 文法与表达 4 投稿及与编辑的联系
编辑课件
论文写作的目的
学术论文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研成 果及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
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
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实验); 不能遗漏重要文献; 描述要准确(“room temperature” is not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参考拟投稿期刊的表达方式
编辑课件
The Introduction is next
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 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