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6.07.31
•【文号】国质检量函[2006]581号
•【施行日期】2006.07.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
正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
(2006年7月31日国质检量函[2006]5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现将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抽查地区: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甘肃等15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
(二)抽查商品:15个城市内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包装现场或成品仓库内的方便面(挂面)、奶粉、茶叶、葡萄酒、茶饮料、速冻食品、洗涤剂、化妆品、油漆、涂料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
每个城市每种商品至少抽查3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少于3家的全部检查)、5个批次。
(三)抽查结果:共抽查企业387家,抽查产品1229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869批次,净含量标注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0.7%,净含量合格967批次,净含量
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8.7%(见附件1)。
其中:抽查方便面(挂面)250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188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75.2%,净含量合格 198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79.2%;抽查奶粉41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31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75.6%,净含量合格37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90.2%;抽查茶叶152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 105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69.1%,净含量合格142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93.4%;抽查葡萄酒25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22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88%,净含量合格18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72%;抽查茶饮料39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38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97.4%,净含量合格38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97.4%;抽查速冻食品222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174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78.4%,净含量合格211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95%;抽查洗涤剂50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37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74%,净含量合格38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76%;抽查化妆品68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52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76.5%,净含量合格 60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88.2%;抽查油漆172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85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49.4%,净含量合格92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53.5%;抽查涂料210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 137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65.2%,净含量合格133批次,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为63.3%(见附件2)。
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净含量标注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低于净含量的平均抽样合格率。
此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包括净含量标注和净含量2项指标,净含量标注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0.7%,低于净含量的平均抽样合格率8个百分点。
各省净含量标注平均抽样合格率和净含量平均抽样合格率比较见下图。
(图略)
此次国家监督专项抽查首次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的抽样合格率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看,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标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标注字符高度不符合规定;二是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和标注方式不符合规定;三是违规使用“≥、不小于、±”等符号。
(二)部分定量包装商品之间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仍存在较大差异。
(图略)
此次抽查的10种定量包装商品,其中部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差距较大,如茶饮料抽样合格率最高,达到97,4%,油漆抽样合格率最低,为53.5%,抽样合格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43.9个百分点。
此外,抽样合格率在90%以上的商品有4种,在80%至90%之间的商品有1种,在70%至80%之间的商品有3种,在70%以下的商品有2种。
究其原因:一是此次在这15个城市内第一次安排抽查这10种定量包装商品,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控制重视不够;二是油漆、涂料类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 (家庭作坊式)所占的比例高,计量管理意识薄弱,对国家有关定量包装商品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知之甚少;三是这些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准确度较低,灌装设备准确度达不到要求,包装人员流动性大,多数人员未经过计量基本知识培训,生产出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波动较大,有的甚至就没有计量手段。
(三)抽查基本反映了相关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
此次抽查的大型企业35家,占抽查总数的9%,净含量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6.9%;中型企业104家,占抽查总数的26.9%,净含量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1.1%;小型企业248家,占抽查总数的 64.1%,净含量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4.5%(见附件3)。
大、中型企业抽查合格率仍明显好于小型企业抽查合格率,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仍较多,因此,加强对小型企业的计量监督检查仍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修正因子的引入使抽样方案的置信度达到
99.5%。
新修订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75号)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1070-2005),参照国际建议引入了净含量检验修正因子。
实践证明修正因子的引入提高了抽样方案的置信度,降低了误判的概率。
修正因子修正前后净含量平均抽样合格率的比较如下图(见附件4)。
(五)部分企业抽样合格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1.计量意识及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意识薄弱。
从抽查中发现抽样不合格的商品多数来自于小型企业,这些小型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知之甚少、甚至不知。
2.计量手段落后,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
从抽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不合理,未达到准确度要求或未执行周期检定,有的甚至没有计量手段,这些也是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超差的重要原因。
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必需的监督措施或包装现场抽检制度不到位,一旦发生计量超差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整批商品不合格。
三、后处理情况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针对此次抽查反映出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据计量法和《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给予了相应的处罚,限期整改,并到期进行了复查。
其中3家企业的4个批次的定量包装商品整改后仍不合格, 8家企业拒绝整改(见附件5)。
对整改后仍不合格和拒绝整改的企业,有关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二是召集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召开分析会。
帮助各生产企业逐家分析原因,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帮助企业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器具,建立和完善计量保
证体系。
四、有关要求
(一)各地要加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宣贯力度,不留死角,使各类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企业了解相关的计量规定。
帮助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进一步树立计量法制意识。
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创诚信计量的生产、消费环境。
(二)各地要认真组织研究此次抽查结果通报,针对各自所辖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尤其对抽样合格率偏低的油漆、涂料等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要进行重点跟踪监督检查;对整改后仍不合格和拒绝整改的企业,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按照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真正做到通过抽查发现问题,通过抽查解决问题,切实帮助生产企业提高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合格率。
(三)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工作是我国计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法制计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计量监督管理力度。
附件:1.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统计表(一)(略)
2.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统计表(二)(略) 3.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统计表(三)(略) 4.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抽查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前后合格率比较表(略)
5.2006年第二季度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整改后仍不合格和拒绝整改企业名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