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df13eb81910ef12d2bf9e714.png)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一、重难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1.遗传的基本规律2.伴性遗传实例实例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四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
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 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74cc2ac8d376eeafaa311d.png)
【技巧点拨】遗传分析题的解决需要两步:第一步,明确性状的显隐性关 系;第二步,写遗传图解。其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在有些试题中只是概 述,没有具体性状的描述,如本题;写遗传图解是考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位于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的遗 传病的遗传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分析应用能力。难度适 中。据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 的发病率一般无区别、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 的父亲必患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 者通常多于男性患者,C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出隔 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
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 比例 相等 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 一 种配子;(2)当F1与隐性类型 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 相等 。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
【答案】不能。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 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 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2)祖母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不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 用能力。(1)如果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AA,2个 显性基因A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的显性基因A可能来自女孩 的祖父,也可能来自女孩的祖母,故无法确定女孩的其中一个显性基因A来 自祖父还是祖母;母亲的显性基因A可能来自女孩的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女 孩的外祖母,所以无法确定女孩的另一个显性基因A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综上所述,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 性基因A来自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2)如果等位基因A和a位于X染色体 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XAXA,两个显性基因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 母亲;父亲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女孩的祖母,因此,能确定女孩的其中一个 XA来自祖母;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女孩的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女孩的外 祖母,故无法确定女孩的另一个XA来自外祖还物的不同表现类型。(×)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4 遗传、变异和进化 2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4 遗传、变异和进化 2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1b65b7031ed9ad51f01df2bc.png)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Ⅰ.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品系2黑体 的基因型为d1d1。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1,表现型为黑体。
Ⅱ.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 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F1个体相 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9D_E_)∶黑体(3ddE_+3D_ee+1ddee)=9∶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1)由表格可知, 雌性和雄性果蝇中都有长翅和残翅且比例均为3∶1,所以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长翅是显性性状。而两组实验中,刚毛和截毛在雌雄中的表现型不一样,与性别 有关,刚毛为显性性状,可知该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能在X染色体或X和Y染 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Ⅲ.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 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因d和E连 锁,D和e连锁,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 为1∶1,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1)常 X X 和 Y(注:两空可颠倒)
(2)AAXBYB、aaXbXb(注:顺序可颠倒)
1 3
(3)0
1 2
(4)Ⅰ.品系 1 和品系 2(或:两个品系) 黑体
Ⅱ.灰体∶黑体=9∶7
Ⅲ.灰体∶黑体=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4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4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b67b27a58da0116d174992.png)
考点透视
考点3 判断基因位置的方法
1.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1)已知性状显隐性: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①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未知性状显隐性:正交、反交实验。 ①结果相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结果不同,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判断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雌性隐性纯合子(XaXa)和雄性显性纯合子(XAY或XAYA)杂交,若子代雌性全为显性, 雄性全为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都为显性,则基因位 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例3.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 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 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 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 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 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下图,Ⅱ3 和 Ⅱ5 均为AB 血型,Ⅱ4 和Ⅱ6 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Ⅱ2 基因型为Tt 的概率为________。 (2)Ⅰ5 个体有________种可能的血型。Ⅲ1 为Tt 且表现A 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Ⅲ1 与Ⅲ2 婚配,则后代为O 血型、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4)若Ⅲ1 与Ⅲ2 生育一个正常女孩,可推测女孩为B 血型 的概率为________。若该女孩真为B 血型,则携带致病基因的 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2)3 3/10 (3)1/4 1/8 (4)5/16 13/27
F2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符合12∶3∶1,应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让F1番茄与果皮透明果肉浅绿色的番茄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果 皮黄色∶透明)(果肉红色∶浅红色∶浅绿色)=(1∶1)(2∶1∶1),则可初步得出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4_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4_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8b6f06c1c708a1294a44bb.png)
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 其表现型之比接近 3∶1
B.提出的问题是:F2 中为什么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 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 答案: C
(2)基因型的确定技巧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__隐__性___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 aa,其中一个 a 来自父本,另一个 a 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__3_∶__1__,则亲本基因型为 Aa 和 Aa,即: Aa×Aa→3A_∶1aa。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 __1_∶__1__,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Aa×aa→1Aa∶1aa。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_显__性__性__状___,即:AA×Aa 或 AA×AA 或 AA×aa。
3.辨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四种数量关系(n 为等位基因对数,在完全显性条件 下)
①配子种类数:_2_n_; ②基因型种类:_3_n_; ③表现型种类:_2_n_; ④纯合子Fra bibliotek类:_2_n_。
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完全连锁),如下图
图 1 产生两种配子_A__B_、__a_b_,图 2 产生两种配子_A_b_、__a_B__。 图 1 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3_∶__1___,图 2 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__1_∶__2_∶__1__。
题组二 考查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3.(2015·湖北荆州部分县市统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 6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合理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与进化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与进化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7e469b5af1ffc4fff47acbe.png)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与进化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2
2021/4/17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与进化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
1
类遗传参件2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考情分析
网络构建
答案 ①假说 ②演绎推理 ③测交 ④减Ⅰ后期 ⑤减Ⅰ后期 ⑥等位基因分离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⑧有性 ⑨核基因遗传 ⑩萨顿 ⑪摩尔根 ⑫伴 X 显性遗传 ⑬伴 Y 遗传 色体异常遗传病 ⑮产前诊断
有 Y 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C 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故其母本只 提供了 XB 配子,由于母本的 Xb 是可育的,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 正确。故选 C。
答案:C
2.(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 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1 3∶0
1∶1
[针对训练] 1.(2019 年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某异花传粉作物,具有花的颜色(红、白)、果的形状(扁、 圆)等相对性状。利用纯合子对该作物进行杂交实验从而获得了足量的后代。F2 中红花∶ 白花=452∶348;扁果∶圆果=591∶209。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 因突变)( ) A. 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果的形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花色、果的形状的遗传基因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 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 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灰体 EeXWXw,EeXWY。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F1 中雌 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 中红眼灰体 E_XW_:红眼黑檀体 ee XW_:白眼灰体 E_XwY: 白眼黑檀体 eeXwY=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故验证 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 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XWXw, XWY,F2 中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复习讲义目录-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dd856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2.png)
第一篇专题突破主题一细胞生物学1专题(一)细胞的结构/1专题(二)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4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2.细胞增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8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11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13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42.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6专题(四)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9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202.CO2固定方式的比较及光呼吸/233.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29高考热点(一)提高农作物产量/33语言表达(一)细胞代谢中相关现象的原因分析/35主题二遗传与进化40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401.遗传物质的发现/41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481.辨清遗传规律“实质”与相关“比例”/48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523.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推理/55高考热点(二)遗传前沿科技/59专题(七)变异与进化/621.变异及其育种应用/632.生物的进化/67语言表达(二)变异类型的确定/70主题三稳态与调节73专题(八)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31.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742.神经调节/773.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794.免疫调节/82高考热点(三)免疫与健康/85语言表达(三)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87 专题(九) 植物的激素调节/901.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902.其他植物激素及作用/92主题四生态学96专题(十)种群和群落/96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97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99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02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105高考热点(四)生态文明建设/108语言表达(四)群体稳态中相关概念、措施及意义分析/110主题五生物技术与工程112专题(十二)发酵工程/1121.传统发酵技术/1132.微生物培养/114专题(十三)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1161.细胞工程/1172.胚胎工程/1213.基因工程/122高考热点(五)PCR的应用/127语言表达(五)生物工程中相关原理、过程分析/130主题六实验与探究132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1321.教材基础实验/1332.生物科学史及生物科学发展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1383.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141第二篇考前必备第一部分核心知识回顾145一、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运输/145二、细胞代谢/148三、细胞的生命历程/151四、基因的传递规律/153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56六、变异、育种和进化/158七、个体稳态与调节/161八、群体稳态与调节/167九、生物技术与工程/171第二部分长难句规范表达176考前特训(另成册)专项一解题模型练242(一)概念原理类/242(二)坐标图解类/244(三)表格分析类/248(四)图示图解类/251(五)情景信息类/254(六)数据计算类/258(七)实验设计类/260专项二选择题提速练265(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265(二)细胞代谢/266(三)细胞的生命历程/269(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70(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与进化/272(六)个体稳态与调节/274(七)生物与环境/276(八)生物技术与工程/278(九)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280专项三简答题规范练283(一)细胞代谢/283(二)遗传变异/285(三)个体稳态/288(四)群体稳态/290(五)生物技术与工程/292二轮专题强化练+考前特训(另成册191~294),答案精析(另成册295~364)。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1b2cc776eeaeaad1f330fe.png)
(2)测交法 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__________ 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 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1∶1∶1∶1(或1∶1∶1∶1的变式比例) ,则符合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 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 断。 1∶1 ,则符合基因的 ①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 分离定律。 1∶1∶1 ∶1 ②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 ,则符合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
①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 1∶,则符合基因的分 1 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 离定律。 ②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 1∶1∶1,则符合基因的自 ∶1 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 由组合定律。
1.命题趋势:以遗传学实验 或遗传系谱图为背景,结合 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 定律和伴性遗传等知识进行 考查。 2.备考指南:(1)比较辨析 法区别遗传的相关概念。(2) 规律总结法突破分离定律解 题技巧,以一个题总结出一 类题的解决方案。(3)以基因 型、表现型的推断及概率计 算为核心,结合遗传实验的 设计和特定条件下自由组合 定律变式应用进行复习。(4) 结合对应的遗传图谱或遗传 病实例,突破伴性遗传。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 的子代情况,对 b1、b2、b3、b4 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作出相应 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 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4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4989672a5ef7ba0d4a733bda.png)
2.[2015·福建高考]绿色荧光标记的 X 染色体 DNA 探针(X 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 X 染色体 DNA 的一段特定序 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 Y 染色体 DNA 探针(Y 探针)可使 Y 染色体呈现一个红 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 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Ⅱ—2 基因型为 XA1XA2 的概率是 1/4 B.Ⅲ—1 基因型为 XA1Y 的概率是 1/4 C.Ⅲ—2 基因型为 XA1XA2 的概率是 1/8 D.Ⅳ—1 基因型为 XA1XA1 概率是 1/8
解析 父亲的 X 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 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母亲的两条 X 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 等。Ⅱ—2 和Ⅱ—3 基因型分别为 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 1/2XA1、1/4XA2、1/4XA3,因此Ⅲ—1 基因型为 1/2XA1Y、 1/4XA2Y、1/4XA3Y,产生含 X 的配子为 1/2XA1、1/4XA2、1/4XA3。Ⅲ—2 基因型为 1/2XA1XA2、1/4XA2XA2、1/4XA2XA3, 产生配子为 1/4XA1、5/8XA2、1/8XA3。故Ⅳ—1 为 XA1XA1 的概率是 1/8。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析 据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一般无区别,A 错误。红 绿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患病,B 正确。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 性患者通常多于男性患者,C 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D 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3c373d0d233d4b04e6937.png)
第 2 讲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大纲求 ]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Ⅱ) 。
2. 基因的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Ⅱ) 。
3.伴性遗传 ( Ⅱ) 。
4. 人类遗传病的种类 ( Ⅰ) 。
5.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 Ⅰ) 。
6.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 Ⅰ) 。
1.等位基因(1)地点:等位基因≠同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地点必定同样,但同源染色体上同样地点上的基因不必定是等位基因,如AA、 aa。
(2) 表示方法: 2 个等位基因,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A、a,B、b;ABO血型系统中的等位基因用I A、I B、i 表示;高考题中出现的A+、A、 a 或 a1、a2 a n表示复等位基因。
(3)实质差别: A 与 a 是脱氧核苷酸的摆列次序不一样。
(4)根源:基因突变产生的。
(5)分别:正常状况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发生过交错交换,则分别既能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等位基因与基因组、染色体组、配子、单倍体、多倍体关系:染色体组中必定无等位基因;配子、单倍体可能含等位基因,如四倍体的配子、单倍体可含等位基因;秋水仙素办理后得到的多倍体也可能为杂合子,如Aa 的单倍体加倍后基因型为AAaa,故可存在等位基因。
3.伴性遗传(1)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伴性遗传,如无性别决定的绝大部分植物——玉米、豌豆等。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老是和性别有关系,不论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仍是非同源区段,且遗传时切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都控制性别,如控制色盲的基因。
(4)对伴 X 染色体遗传病而言,携带者只好是女性且表现型正常,致病基因为隐性,如基因型为X B X b,显性遗传病此基因型不叫携带者,而叫患者。
(5)抗维生素 D佝偻病,如 X D X D和 X D X d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生病轻。
(6) “牝鸡司晨”表现了表现型是遗传物质控制并与环境要素有关。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讲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讲](https://img.taocdn.com/s3/m/95d096fe7cd184254a3535bd.png)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4.伴性遗传(Ⅱ)。
5.人类遗传病类型(Ⅰ)。
6.人类遗传病类型监测和预防(Ⅰ)。
7.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1.(2015·新课标卷Ⅰ)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解析: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A错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具有世代连续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C错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会表现出来,且具有隔代遗传的现象,D错误。
2.(2015·福建卷)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解析:X探针能与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这段区域中有一条链与其碱基序列相同,A正确;妻子染色体组成为XXX,为染色体异常疾病,B错误;妻子的父母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错误,会引起该病,C错误;该夫妇应该通过产前检查,避免孩子患病可能,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
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解析:实验3中,红果×红果→黄果,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实验1中后代红果∶黄果=1∶1,故亲本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实验2中后代全为红果,故亲本为AA×aa,后代红果番茄基因型均为Aa。
答案:C2.某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
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致死。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D.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2/3解析: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出现A1、A2、A3三个等位基因,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由于黄色基因纯合致死,故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基因型为A1A3和A2A3的个体杂交,其后代就可能有三种毛色。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其基因型为A1_和A1_,但无论亲本基因型中的等位基因是A2还是A3,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均为2/3,原因是基因型A1A1会致死。
答案:C3.纯种果蝇中,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设相关基因为A、a)。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位置B.正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预期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解析:正反交实验后代表现一致则为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或性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正反交实验后代表现与母本性状一致,则为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正反交实验后代表现性状与性别有关,则为伴性遗传。
据此分析题中杂交实验,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暗红眼♀×朱红眼♂为正交,则F1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则F1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2∶1∶1。
答案:D4.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B.16,9C.27,9 D.16,7解析:AaBbEe与AaBbEe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有7种表现型。
答案:A5.(2016·广东佛山质检)如图为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某遗传病系谱图,已知Ⅱ6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若Ⅱ2个体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2的基因型可能为X B X B或X B X bB.后代中男孩得病的概率是1/4C.后代中女孩都正常D.后代中女孩的基因型为Bb解析:由Ⅱ5、Ⅱ6正常,Ⅲ2患病,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Ⅰ1的基因型为X b Y,则Ⅱ2(正常)的基因型为X B X b。
Ⅱ2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的基因型为X B Y、X b Y,因此后代中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后代中女孩的基因型为X B X B或X B X b,都表现正常。
答案:C6.如图为某家族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其中Ⅲ3只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变异)( )A.两种致病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B.Ⅱ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C.Ⅲ5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9D.Ⅲ2和Ⅲ3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5/6解析: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或a、控制乙病的基因为B或b。
由Ⅰ1和Ⅰ2生出患甲病的女孩Ⅱ5,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和Ⅱ2生出患乙病的女孩Ⅲ2,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
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AaBb,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B项错误。
Ⅲ5为Aa的概率为2/3,为Bb的概率为2/3,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为(2/3)×(2/3)=4/9,C项正确。
Ⅲ2的基因型为AAbb(1/3)、Aabb(2/3),Ⅲ3的基因型为AaBB,Ⅲ2和Ⅲ3再生一个男孩,正常(A_B_)的概率为1-(2/3)×(1/4)=5/6,D项正确。
答案:B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 )A.Ⅲ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Ⅰ片段上的基因只存在于女性体内B.Ⅱ片段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C.Ⅰ片段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D.同胞姐妹体内至少有一条X染色体相同解析:男性体内也有X染色体,因此Ⅰ片段上的基因也存在于男性体内,A错误;Ⅱ片段上的基因,其遗传也与性别相关,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完全相同,B错误;在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Ⅰ片段上的基因可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同胞姐妹体内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是相同的,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确。
答案:D8.(2015·山东枣庄期中)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方某城市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该城市的68 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 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A.B.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C.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的关系D.患者经基因治疗,不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解析:根据表中信息无法得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A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所以产前诊断筛选性别,不会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B错误,C正确;基因治疗是指利用正常基因置换和弥补缺陷基因的治疗方法,若是体细胞基因治疗,患者仍能将致病基因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子代,D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5·山东枣庄测试)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
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表。
基因型A_bb A_Bb A_BB和aa_ 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取(2)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__。
解析:(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
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比例为淡紫色∶白色=1∶1;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 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③淡紫色∶白色=1∶1(3)5 3/710.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
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域,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