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总复习解析
总复习一§3 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
![总复习一§3 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35ff3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5.png)
I1 I2
R2 R1
即: I1
R2 R1
I2
R2 R1
(I
I1)
I1 12(3AI1)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 : 由: I = I 1+ I 2 得: I 2 = I -I 1
= 3A-1A
=2A
得: I1 1A
电学公式表
表一:
名称
电流强度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内容 (规律,定义, 定律)
故: U 1∶U 2 = R 1∶R 2
(正比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这就是
串联电路分压作。用
等 电于阻之比。
有一只额定电压是2.5伏 的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 灯丝的电阻是8.3欧, 如 果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 要思考什么方法? 试写出 该方法的思考与计算过程。 解:
电功率分配
P1∶P2 = R2∶R1
(反比)
3、并联电阻公式的推导法
I总
由欧姆定律:
IU R
R1
A
各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
I1
U1 R1
I2
U2 R2
干路中的电流为:
I总
U总 R总
∵并联 ∴ I总= I 1 + I 2
I1 R2
I2 U
U总 得: R 总
U1 U 2 R1 R 2
又∵ U =U 1=U 2
得:R 2
U2 I2
U 1 =U 额 U 2= U - U 1
I 2= I 1 U 1 R1
U 1 =U 额 = 2.5V
R1
R2
U1
U2
U = 6V
S (已知)
电路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要点1
![电路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要点1](https://img.taocdn.com/s3/m/a6ed2fc5bb4cf7ec4afed0e5.png)
电路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要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熟悉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发出与吸收等概念;熟悉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线性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熟练掌握利用两类约束求解电路的基本方法。
线性电阻电路掌握两个串联电阻的分压公式和两个并联电阻的分流公式,并用于电路计算。
掌握电阻串、并、混联和独立电压源串联、独立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变换。
掌握两种电源电路模型的相互等效变换,并用于含源单口网络的化简。
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网络定理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并用于电路计算。
会进行简单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正弦稳态分析掌握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有效值电压(电流)与其幅值的关系。
掌握两同频正弦量相位差及相位超前与滞后的概念。
掌握基尔霍夫定理和R、L、C元件VCR关系式的相量形式及阻抗的概念。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模型的画法。
掌握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会用网孔分析法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稳态的功率理解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与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掌握平均功率与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会算简单电路的平均功率与功率因数。
了解对称三相电源,Y联结和∆联结时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理解耦合电感元件的表征参数和同名端的概念。
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式的列写方法。
理解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和表征参数,掌握理想变压器两侧端口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变换方程。
会分析计算含理想变压器的简单电路。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和频率特性。
掌握一阶RC低通、高通滤波电路的转移电压比、转折频率及通频带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频率、Q值和谐振时电路中R、L、C上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和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故障分析(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电路故障分析(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c480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3.png)
专题29电路故障分析【核心考点精讲】1、断路(1)故障判断:如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例如灯泡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那么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2)位置判断①将电压表与各处并联,如果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与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②将电流表与各处并联,如果电路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电流表有示数,则与电流表并联部分断路。
2、短路(1)故障判断:串联电路中某个用电器不工作,而其他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则不工作的用电器短路。
(2)位置判断:将电压表与各处并联,如果电压表示数为0,则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
3、常见电路故障(1)用电器不工作①串联电路:观察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某处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接。
②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干路发生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支路断路。
(2)电压表示数为零①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断路。
②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之间被短接。
(3)电流表示数为零①电流表所在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回路中存在断路。
②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例如电压表串联接在电路。
【必刷题型精练】1.(2022•淮安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电灯L1、L2都能发光。
再闭合开关S2,观察到灯泡的发光情况是()A.L1、L2都变亮B.L1变亮、L2不亮C.L1、L2都变暗D.L1不亮、L2变亮解:闭合开关S1,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灯L1、L2都能发光;再闭合开关S2,灯泡L1的两端被导线相连,则灯泡L1被短路,L1不发光;通过灯泡L2电流变大,L2更亮。
答案:D。
2.(2022•自贡中考)小谢在做实验时,先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并观察灯泡亮暗情况后,再闭合开关S2,小谢看到的现象是()A.两只灯泡一直都不亮B.两只灯泡一直亮C.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2不亮D.两只灯泡开始都亮,后来L1不亮解:读图可知,当只闭合S1时,两灯泡串联,所以两灯开始都发光,当再闭合S2时,灯L1被短路,只有灯L2工作,所以后来L1不亮,L2亮。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电学主题整合3动态电路分析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电学主题整合3动态电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cac1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6.png)
若测试到酒精气体浓度变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R1的阻值变大
B.V的示数变小
C.V与A的示数比值变大
D.R2的功率增大
2025版
【思路点拨】(1)敏感电阻是 R1
物理
甘肃专版
。(2)R1与R2 串 联。(3)由图乙可电学主题整合3
甘肃专版
动态电路分析
2025版
类型1:滑动变阻器类
物理
甘肃专版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考向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动态电路
(2024•江西改编)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
阻器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命题点1:滑动变阻器类
1.★(2021•兰州10题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为定
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灯泡L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L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灯泡L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2)确定变化后的电路连接情况以及物理量的大小(断开S1,同时闭合S2,
S3):①R1与R2 并联 。②A表测量 R1 的电流。V表测量R1或R2两端的电压,
也是电源的电压。③A表的示数:I1=
示数与A表的示数乘积为
U
1
1
;V表的示数:U=U电源;V表
电路分析期末总复习I
![电路分析期末总复习I](https://img.taocdn.com/s3/m/74554787e53a580216fcfe4a.png)
C
1、电容C吸收的无功功率=? 2、电容C=?
最大功率传输
NS
ZL
有源网络NS 负载阻抗ZL ZL=? 它可获得最大功率 ZL= Zeq*时,
Zeq . + UOC -
ZL
最佳匹配
NS戴维宁等效电路
负载ZL获得最大功率PLmax
PL max U OC 4 Re[ z eq ]
2
电路的谐振
谐振定义 + . 输入阻抗Z(j)或Y(j) U 若Im[Z(j)]=0或Im[Y(j)]=0时, _ 电路发生谐振。 . I N0
1、如何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2、谐振时端口u、i的相位如何?
第七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耦合电感的同名端、电压电流关系、 互感电压 i1 i2 M +
u1 L1 * * L2 u2
替代定理
戴维南定理 a Req 含源 + + 网络 uOC uOC N b 用戴维南定理求响应 诺顿定理 a 含源 iSC iSC 网络 N b
a
N中电源为0 a N0 Req b
b
a Req
b
等效电阻Req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运用串并联公式 适用于不含受控源的电路 方法二:外加电源法
NR
图(b)
i2 i s1
u1 ' us2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理想运放的特点 id iout + ud + + 求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 利用虚断、虚短特点,并结合结点电压法 注意:由于运放输出端电流iout不能确定,因而 不能列运放输出点的结点方程
id=0(虚断)
ud=0 (虚短)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仅供参考)
![(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aaca79ff12d2af90242e6e1.png)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点概要请同学们注意:复习时不需要做很多题,但是在做题时,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理复习,参看以下内容:1、书上的例题2、课件上的例题3、各章布置的作业题4、测试题第1、2、3章电阻电路分析1、功率P的计算、功率守恒:一个完整电路,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相等关联参考方向:ui=P-P=;非关联参考方向:ui<P吸收功率0P提供(产生)功率>注意:若计算出功率P=-20W,则可以说,吸收-20W功率,或提供20W功率2、网孔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VL和支路的VCR关系1)标出网孔电流的变量符号和参考方向,且参考方向一致;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阻为正,互电阻为负;等式右边是顺着网孔方向电压(包括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提供的电压)升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有电流源支路:电流源处于网孔边界:设网孔电流=±电流源值电流源处于网孔之间:增设电流源的端电压u并增补方程②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3、节点分析法的应用:理论依据---KCL和支路的伏安关系1)选择参考节点,对其余的独立节点编号;2)按标准形式列写方程:自电导为正,互电导为负;等式右边是流入节点的电流(包括电流源、电压源、受控源提供的电流)的代数和。
3)特殊情况:①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参与电导的组成;②有电压源支路:位于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设节点电压=±电压源值位于两个独立节点之间:增设流过电压源的电流i 并增补方程③有受控源支路:受控源暂时当独立电源对待,要添加控制量的辅助方程4、求取无源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i R (注:含受控源,外施电源法,端口处电压与电流关联参考方向时,iu R i =) 5、叠加原理的应用当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独立电源应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开路代替;但受控源要保留。
注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计算功率时用叠加后的电压或电流变量求取。
电路分析基础总结
![电路分析基础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4efd0943323968011c92f5.png)
0
c1
(c)
c2
3.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谐振定义:在正弦激励下,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的工作状态。 发生谐振时的电源频率为电路的谐振频率。
谐振角频率
0
1 LC
串联谐振的Q值和谐振时的特点。
Q 0 L / R 1/(R0C)
并联谐振的Q和谐振时的特点。
Q
R0C
R
0 L
1 C
t
0
i
d
(uc记忆性)
贮能:
wt 1 Cu 2
2
u(t) L di dt
(通直和iL连续性)
iL (t)
1 L
t
uL ( )d
iL
0
1 L
t
uL
0
d
(iL的记忆性)
wt 1 Li2
2
从C和L的VAR看出
(1)当在直流稳态时( t = 0-, t = ∞),C相于开路,L相当 于短路;
i1
N2
n
或
i2
1 n
i1
电压、电流的变换极性与同名端位置有关
U2
U2
Zi
U1
n
I1 n I2
I2 ZL
n2
n2
阻抗变换性与同 名端的位置无关
利用变压,变流和阻抗变换性质分析含理想变压器的 电路(建立初级等效电路或次级等效电路)。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1.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关系
(f 1) T
同相、超前、滞后、正交、反相
2.正弦量的相量
电路分析复习
![电路分析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7d026e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9.png)
直流电路、动态电路、交流电路(含耦合电感、变压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一、复习内容1.电压、电位、电流及参考方向、电功率:UI P =P.5(1)U 、I 参考方向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欧姆定律:(1)U 、I 参考方向关联:RI U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RI U -=3.电压源、电流源及各自特性4.无源和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最简等效电路)5.基尔霍夫定律:⎪⎩⎪⎨⎧==∑∑0ii U KVLI KCL6.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P.49(1)有伴电压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流源;(2)有伴电流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压源。
注意: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压源并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压源;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流源串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流源;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P.487.支路电流法:1-n 个节点电流(KCL )方程,1+-n b 个回路电压(KVL )方程。
8.网孔电流法:P.98(1)当支路有电流源时的处理,P.99例3-6;(2)当支路有受控源时的处理,P.99例3-7,要列补充方程。
9.节点电压法:P.105(1)只含一个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弥尔曼定理。
P.107图3-21;(2)含独立无伴电压源的处理:P.107例3-13;(3)含受控源的处理:P.108例3-14;(4)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运算放大电路:P.111例3-17。
10.叠加定理:P.115。
(1)电压源s U 不作用,短路之;(2)电流源s I 不作用,开路之;(3)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响应可以表为激励的线性组合。
11.戴维南定理:oc U ,开路电压;i R,除源后等效电阻。
I12.最大功率传递定理:当L i R R =时,max 4ociP R =13.运算放大器:利用虚短路、虚断路(虚开路),KCL ;利用节点电压法,注意不得对输出点列写方程。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电学主题整合2电路故障分析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电学主题整合2电路故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c2cc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b.png)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类型2:并联电路的故障分析 (一题多角度)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 V,电流表和电
压表、导线及其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L1不发光,L2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L1断路 。 (2)L1发光,L2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L2断路 。 (3)只有一盏灯发光且只有一个电表有示数,其故障可能是 L1断路。 (4)L1、L2均正常发光,一会儿后,有一个小灯泡熄灭,且电流表的示数 为零,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L1断路 。 (5)L1、L2均正常发光,一会儿后,一灯突然熄灭,另一灯仍正常发光, 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L2断路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类型3:实验异常分析 (一题多角度)小明在实验室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遇到以下问题,
请帮他一起分析、解决。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向0刻度线左侧,原因是 电流表未调零 。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小灯泡 断路 。 (3)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明显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 若故障只出现在小灯泡和变阻器中的一处,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小灯泡 短路 。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不亮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则关于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灯泡L1和电流表A断路 B.电流表A和灯泡L2断路 C.只有灯泡L1断路 D.只有灯泡L2断路
《电路》邱关源 第三版 学生电路分析总复习
![《电路》邱关源 第三版 学生电路分析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9423c7da417866fb84a8e72.png)
解
U AB (30 I )2 (40 I )2 50 I
30 I
2
I 1A, U R 30V, U L 40V
U AC 78 (30) (40 U BC )
2 2 2
U BC (78) (30) 40 32V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正误判断
0
U _ I
+
I
1
-j10 15 j20
I2
返 回
I3
上 页 下 页
例4 已知 i(t ) 5 2 cos(10 t 15 ), 求 : uS (t ) i I
6 0
+ 5 uS 0.2F _
相量模型
+ 5 U -j5 _
解
I 5150
U U 5150 5 j5 US R C 515 5 2 45 25 2 30 V
仅与电路参数有关
谐振频率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RLC并联谐振电路
(1). G、C、L 并联电路
IS
+
Y G j(ωC 1 ) ωL
谐振角频率 谐振频率 谐振特点:
U
_
G
C
L
ω0
f0
1 LC
|Y| G
o
1 2 LC
0
输入端导纳为纯电导,导纳 值|Y|最小,端电压达最大。
0 0 0
1 jX C j 6 j5Ω 6 10 0.2 10
I ,U R
UC
US
上 页 下 页
返 回
例5
已知 U AB 50V, U AC 78V, 问:U BC ? 30 j40 U BC B A U AC j40 I I jXL U AB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章动态电路的分析]课程复习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章动态电路的分析]课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ad8aed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a.png)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章动态电路的分析]课程复习第五章动态电路的分析5.2.1 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初始条件动态电路中,⼀般将换路时刻记为t=0,换路前的⼀瞬间记为t=0_,换路后的⼀瞬间记为t=0+,则电路变量在t=0+的值,称为初始值,也称初始条件。
⼆、换路定则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或电感电压为有限值,则换路时刻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不跃变,即uC (0_)=uC(0+),iL(0_)=iL(0+)。
三、初始条件的计算(1)由换路前最终时刻即t=0_时的电路,求出电路的独⽴状态变量uC(0_)和iL (0_)。
从⽽根据换路定则得到uC(0+)和iL(0+);(2)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
在这⼀等效电路中,将电容⽤电压为uC(0+)的直流电压源代替,将电感⽤电流为iL(0+)的直流电流源代替;(3)由上述等效电路,⽤直流电路分析⽅法,求其他⾮状态变量的各初始值。
5.2.2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5.2.2.1⼀阶电路的响应⼀阶电路是指只含有⼀个独⽴储能元件的动态电路。
⼀、⼀阶电路的零输⼊响应零输⼊响应是指动态电路⽆输⼊激励情况下,仅由动态元件初始储能所产⽣的响应,它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和电路的特性。
因此在求解这⼀响应时,⾸先必须掌握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的初始值,⾄于电路的特性,对⼀阶电路来说,则是通过时间常数τ来体现的。
零输⼊响应都是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这是因为在没有外施激励的条件下,原有的储能总是要衰减到零的。
在RC电路中,电容电压总是从uC (0+)单调地衰减到零的,其时间常数τ=RC,即uC(t)=uC(0+)e-t/τ;在RL电路中电感电流总是从iL,(0+)单调地衰减到零的,其时间常数τ=L/R,即iL (t)=iL(0+)e-t/τ,掌握了uC(t)和iL(t)后,就可以⽤置换定理将电容⽤电压值为uC (t)的电压源置换,将电感⽤电流值为iL(t)的电流源置换,再求电路中其他⽀路的电压或电流即可。
电路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
![电路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31442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e.png)
电路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1. 电路基础知识1.1 电路的基本概念1.2 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1.3 电路分析方法1.4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2. 电路分析方法2.1 基尔霍夫定律2.2 节点分析法2.3 网络分析法2.4 电路等效变换3. 直流电路分析3.1 电阻并联、电阻串联3.2 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3.3 电流互换定律3.4 电阻网络的戴维宾定理4. 交流电路分析4.1 交流电路中的频率与周期4.2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4.3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的等效电路4.4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沿程关系5. 三相电路分析5.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5.2 三相平衡电路分析5.3 三相不平衡电路分析5.4 三相电路中的功率计算6. 电路中的功率问题6.1 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功率计算6.2 功率因素和功率的优化6.3 电路功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6.4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7. 电路的稳态和稳定性分析7.1 电路的瞬态和稳态响应7.2 电路的稳定性分析7.3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相位裕度7.4 电路的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关系8. 电子管电路分析8.1 二极管的特性和应用8.2 晶体管的特性和应用8.3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8.4 集成电路的特性和应用9. 电路中的峰值与均值9.1 电路中的波形峰值和均值的计算方法 9.2 电路中的均方根值和有效值的计算方法9.3 电路中的均值定理和峰值定理10. 电路的滤波与调节10.1 电路中的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 10.2 电路中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 10.3 电路中的调节电路与稳压电路10.4 电路中的滤波电路和调节电路的应用11. 电路中的混合信号处理1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11.2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数字信号的模拟化处理11.3 电路中的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的混合应用11.4 电路中的混合信号处理的设计与应用12. 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12.1 电路中的噪声源和噪声特性12.2 电路中的干扰源和干扰特性12.3 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的抑制和消除12.4 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分析与测量13. 电路的设计与仿真13.1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3.2 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与特性13.3 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案例分析13.4 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进展与发展趋势以上就是电路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电路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电路复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6f9b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4.png)
电路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欧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是什么?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I * R答案:A解析: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其基本表达式为 V = IR,其中 V 是电压,I 是电流,R 是电阻。
2. 一个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100 欧姆,如果并联一个 50 欧姆的电阻,新的总电阻是多少?A. 25 欧姆B. 50 欧姆C. 75 欧姆D. 100 欧姆答案:B解析:并联电阻的总电阻计算公式为 1/R_total = 1/R1 + 1/R2,其中 R1 和 R2 是并联的电阻。
代入数值得 1/R_total = 1/100 +1/50 = 3/100,所以R_total = 100/3 ≈ 33.33 欧姆,但选项中没有这个数值,考虑到题目可能存在简化,正确答案应该是并联后电阻减小,所以选择 B。
二、简答题1. 什么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解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一个电路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则指出,在任何闭合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压升之和。
2. 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它们的基本特性是什么?解析:串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首尾相连,形成单一的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的基本特性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且所有元件中的电流相同。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接,形成多个电流路径。
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且各个元件两端的电压相同。
三、计算题1.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 R1 = 200 欧姆和 R2 = 300 欧姆串联组成,求电路的总电阻。
解析: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因此,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200 + 300 = 500 欧姆。
2. 如果上述电路两端加上 12V 的电压,求通过 R1 的电流。
电路分析BI期末重点整理
![电路分析BI期末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0548ae5901020206409c57.png)
《电路分析BI》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二章这两章考1~2个大题
内容涵盖KCL、KVL、电阻等效变换(Y-只考对称)、电源等效变换。
第三章这章1~2个大题(第一二三章一共3个大题)
内容涵盖节点法、网孔法、回路法(树支、连枝、合理选择连枝);会限方法计算
割集法不考,支路法不单独考方法。
第四章这章2个大题
内容涵盖戴维南(含受控源)、叠加(含受控源)、特勒根、互易,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会限方法计算
替代、对偶不考,诺顿考的几率小。
第六章这章3个大题
内容涵盖正弦计算、相量图、各种功率计算(P、Q、S注意单位)、功率因素、功率因素提高(很重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谐振;
没有只能用相量图才能求解的题,相量图不难,对谐振带宽、品质因素的计算不考。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d93be669eae009591bec72.png)
总复习题及解总复习题及解一、问答第一章答题1.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什么?答:电流参考方向(箭头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到“-”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二章答题1.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开路。
2、求含有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屏蔽掉电源后须用外施电压、电流法求得。
第三章答题1、对于电容C和电感L,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为:,2、换路定律是指:3、全响应解的两种表达式:(1)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三要素法:第四章答题1、直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u U U θ∠=•。
3、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 相当于该相量逆时针旋转90o 。
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1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对称电源△接线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关系为线电流等于3倍相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5、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满足 :U=IR ,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第五章答题无第六章答题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P 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小于空穴浓度。
2、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5、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增加,发射结压降U BE减小。
第七章答题1、共模抑制比K CMR是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之比。
2、抑制温漂(零漂)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差放电路。
3、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信号,放大差模信号。
总复习一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
![总复习一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f5cea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8.png)
多个电阻的并联电路计算
对于多个电阻的并联电路,需要分别计算每个支路的电流,然后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得总电 流。
支路电流(I_branch)= V/R_branch
总电流(I_total)= Σ(I_branch)
电容器的并联电路计算
01
电容器的并联电路计算 与电阻的并联电路计算 类似,但需要考虑电容 的特性。
电压表测量
将电压表并联在并联电路两端,测量电路的总电压或各支路 电压。
电流表测量
将电流表串联在并联电路的任意一条支路中,测量通过该支 路的电流。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 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选择适当的量程,可以方便地测量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各支路的电阻。
使用功率表进行测量
功率表可以测量电路的功率,通过测 量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出电路的总 功率和各支路的功率。
总复习一串并联电路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与计算
• 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 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 并联电路的计算实例 • 并联电路的测量方法 • 并联电路的故障排查
目录
CONTENTS
01
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短路故障的排查
总结词
短路故障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可 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详细描述
短路故障通常由线路绝缘层破损、元 件损坏、接线错误等原因引起。排查 时,使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电阻值, 检查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接线是 否正确。
电阻值异常故障的排查
总结词
中考总复习:电流和电路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电流和电路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75d7296f242336c1fb95e5f.png)
总复习:电流和电路(基础)【考纲要求】1.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认识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3.知道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4.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根据要求连接、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5.知道电流形成及方向;6.会使用电流表;7.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简单的电现象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要点诠释: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摩擦起电使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作为元电荷。
考点二、电路【中考复习——电流和电路主要考点梳理二、电路】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
3、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要点诠释: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知识点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0766525022aaea988f0f40.png)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1.参考电压和参考电流的表示方法。
(1)电流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A)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图中标出箭头)B)用双下标表示:如i 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指向B。
(图中标出A、B)(2) 参考电压方向: 即电压假定的正方向,通常用一个箭头、“+”、”-”极性或“双下标”表示。
(3)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降就等于这两点的电位差,即U ab = V a- V b2.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若二端元件上的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即参考电流从参考电压的正极流向负极),则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
否则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的计算公式:(1)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p = u i (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 =- ui 按此方法,如果计算结果p>0,表示元件吸收功率或消耗功率;p<0,表示发出功率或产生功率。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1)电压与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u Ri(2)电压与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u –Ri 。
4.电容元件(1)伏安特性(2)两端的电压与与电路对电容的充电过去状况有关(3)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元件吸收的功率(4)电容元件的功率与储能5.电感元件(1)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伏安特性(2)电感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而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3)电感元件的功率与储能6.实际电压源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大,端电压将下降,可以用理想电压源U S和一个内阻R0串联来等效。
7.实际电流源可以用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来等效. 电流源两端电压愈大,流过内阻的电流越大,输出的电流就愈小。
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的内容及表达式。
KCL: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进)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即例:对图示电路有:KCL的推广:KCL不仅适用于电路的节点,也适用于电路中任意假设的封闭面。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串讲
![电路分析基础总复习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dc5b24cdc1c708a1284a4452.png)
W1
Ul U
Ia
I ab
Za
Il
3I
Ic
电动机接线端子 Y
W2
Δ
W2
Ib
U2
I ca
c
Zc Zb
I bc
b
U2
V2
V2
W1
U1
V1
U1
V1
关于零线的结论
负载不对称而又没有中线时,负载上可能得到大
小不等的电压,有的超过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有的
达不到额定电压,都不能正常工作。比如,照明电路 中各相负载不能保证完全对称,所以绝对不能采用三 相三相制供电,而且必须保证零线可靠接通。 中线的作用:使星形连接的不对称负载得到相等 的相电压。为了确保零线在运行中不断开,零线上不
PL max U S 4 RS
2
2.负载ZL的模均可变,幅角不变 当|ZL | = |Zs* | (模匹配)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一、耦合电感
a L1 b
第10章
c L2 d b a L1 M L2 d c
M
di1 di2 u1 L1 M dt dt di2 di1 u 2 L2 M dt dt
复功率 (V.A):
S U I UIe
功率守恒 :
j ( u i )
= UIcosφ+jUIsinφ=P+jQ
上式表明: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 率和复功率分别守恒,但电路中的视在功 率不守恒。
七.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1.负载ZL的实部和虚部均可变, 当ZL =Zs*=Rs - jXs (共轭匹配)时, 可获得最大功率为:
电路分析知识点整理复习总结
![电路分析知识点整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d95323a21614791611281d.png)
a. 图中的结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 b. 移去图中的支路,与它所联接的结点依然存在, 因此允许有孤立结点存在。
c. 如把结点移去,则应把与它联接的全部支路同时移去。
(2) 路径
从图G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 移动到达另一节点所经过的支路构成路经。 图G的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路经 时称为连通图,非连通图至少存在两 个分离部分。
5
6 7 2
5 8 6 7
4 8 3 6
4 8 3 2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1.KCL的独立方程数
2 1 1 2 2 3 5 4 3 1
i1 i4 i6 0 i1 i2 i3 0 i2 i5 i6 0 i3 i4 i5 0
3
4
4
6
(3)连通图
(3) 子图
若图G1中所有支路和结点都是图G中 的支路和结点,则称G1是G的子图。
树 (Tree)
T是连通图的一个子图满足下列条件: (1)连通 (2)包含所有节点 (3)不含闭合路径
树
不 是 树
树支:构成树的支路
连支:属于G而不属于T的支路
特点
1)对应一个图有很多的树 2)树支的数目是一定的: 连支数:
1
+ 2 + 3 + 4 =0
结论 n个结点的电路, 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
2.KVL的独立方程数
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数=b-(n-1)
结 论
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 KCL和KVL方程数为:
(n 1) b (n 1) b
3.3 支路电流法 (branch current method )
2. 方程的列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变量
独立变量有两类:独立电流变量、独立电压 变量
独立电流变量
1、网孔电流为独立的完备的电流变量 2、连支电流为独立的完备的电流变量
独立电流变量数= b- n+1
网孔分析法 回路分析法
独立电压变量
1、节点电压为独立的完备的电压变量 2、树支电压为独立的完备的电压变量
1)、会列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
对基本割集或对n-1个且为任意的n-1个节点所列的 KCL方程是独立的。独立的KCL方程数为n-1个。
对基本回路或对网孔所列的KVL方程是独立的,独 立的KVL方程数为b-n+1个。 2)、会选择电路的独立变量
独立电流变量:网孔电流、连支电流
独立电压变量:节点电压、树支电压
观察法
只含一个理想电 压源支路
将电压源的一端 作为参考点
节 电路含独立 点 电压源 分 析 法
含两个以上理想电 压源支路,且这些 电压源有公共点
将这些电压源的 公共点作为参考 点
电压源支路无 公共端点
假定流过电压源的电 流
列补充方程
电路含受 控电源
含受控电流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
源
制量
含受控电压源
按照只含一个独立电压源支路 电路只含一个受 的方法列节点方程 控电压源支路
2、掌握初始状态的概念 iL (t0 ) uc (t0 )
3、熟练掌握电容电压的连续性定理和电感电流的连
续性定理。
电容电流有界,则电容电压不能跃变 电感电压有界,则电感电流不能跃变
4、熟练掌握电容电感的储能公式。表5-1
第六章 一阶电路
1、理解换路的含义,掌握换路定理 2、熟练掌握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3、零输入响应: t t 0时仅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二)、节点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选定参考节点,用接地符号表示。标定n-1
个独立节点; (2)对n-1个独立节点,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用
观察法列写其KCL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n-1个节点电压;
(4)选定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求各支路 电压和支路电流;
只含电阻元件和独立 电流源元件的电路
用网孔电流表 示控制量
假定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为两个网孔公有 列补充方程
用网孔电流表示控制量
节点分析法
以节点电压作为求解量,将节点的KCL与支路 VCR相结合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说明:节点法不受平面非平面网络的限制, 且便于编程用计算机求解。(重点)
一)用观察法列写节点方程的规则:
本节点的节点电压乘以本节点的自电导,加上 相邻节点电压乘以相邻节点与本节点之间的互电导( 负值)的各项,等于流入本节点所有电源(所有电 压源和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3)、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4)、用两类约束分析含受控源的电路
两种模型间的us -Rsi i
is
Rs u
i
is
-
u Rs
i
us
Rs
Rs u
i
is -
u Rs
i
us Rs
-
u Rs
Rsis
u
Rs
u Rsis Rsi us Rsi
第三章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说明:
网孔方程中互电阻可正可负,如果各网孔电流 的参考方向一律设为顺时针方向或一律设为逆时针 方向,则各互电阻均为有关网孔公有电阻的负值。
二)、网孔电流法的步骤如下:
①、在电路图上标明网孔电流及其参考方向。若全 部网孔电流均选为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则 网孔方程的全部互电阻项均取负号。
②、用观察法直接列出各网孔方程。 ③、求解网孔方程,得到各网孔电流。 ④、假设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根据支路电
1)换路:电路工作状态的改变,包括突然接入或 切除电源、改变电路结构或元件参数等。 通常用t0=0来表示换路时刻
2)初始值:电路换路后各元件上最初时刻的值。 分别用u b(0+ ), i b(0+ )表示。
3)初始状态:电路换路前最终时刻的电容电压 值uc(0- )和电感电流值i L(0- )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与分析
1)、 理解并掌握等效电路的概念及其应用。
a)端钮上的VCR完全相同,说明只对端钮等效(即对外电 路等效)。 b)内部结构完全不同,则说明内部不等效。
2)、简单含源电路的等效规律
电压源与其它元件(或支路)并联,等效为电压源本身
电流源与其它元件(或支路)串联,等效为电流源本身
电路分析基础
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熟练掌握电流、电压、功率基本变量的定义 功率的计算公式
a)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 p(t)= u• i b)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p(t)= – u• i
2、理解并重点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3、掌握元件的VCR(电阻、独立电源、受控源)。 4、两类约束 拓扑约束、元件特性的约束(VCR)
零状态响应:t t 0时仅由外加激励引起的响应。 完全响应: t t 0时由初始状态和外加激励共 同作用引起的响应。
4)掌握稳态响应、暂态响应的含义。
5、掌握直流动态电路达到稳态时电路的特点 6、熟练掌握直流动态电路稳态值的计算方法。
7)熟练应用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动态电路 8)、掌握阶跃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受
控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
电
压
假定流过受控电压源的电流
源
含多个受控电压 源支路
列补充方程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掌握叠加定理和替代定理 2)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重点) 含受控源的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外加电压法 3)熟练掌握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熟练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VCR的两种形式
独立电压变量数= n-1
节点分析法 割集分析法
网孔分析法
以网孔电流作为求解量,将网孔的KVL与支 路VCR相结合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
说明:网孔法只适用于平面网络
一)用观察法列写网孔方程的规则:
本网孔的自电阻乘以本网孔电流,加上所有和本网 孔相关互电阻(符号)乘以相关网孔电流的各项,等于 本网孔包含的所有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升的代 数和。
流与网孔电流的线性组合关系,求得各支路电流。 ⑤、用VCR方程,求得各支路电压。
只含电阻元件和独立电 压源元件的电路
观察法
电流源位于边沿支路
网 孔
电路含电流源
假定电流源 电流源为两 两端的电压
分
个网孔公有
析
列补充方程
法
含受控电 用网孔电流表示
压源
控制量
电路含受
控电源
含受控电流源
位于边沿支路
受 控 电 流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