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
胞肺癌效果观察
朱殷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术后实验室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杜冷丁使用量、72h引流量、住院费用、72h 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两组患者GLU、WBC显著提高,PA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GLU、WBC升高幅度、PA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相比,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8(031)013
【总页数】3页(P1950-1952)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开胸手术;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朱殷
【作者单位】贺州广济医院胸外科,广西贺州市 542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肺癌(Lung cancer)临床上又称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在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死亡率占首位,而肺癌治疗的关键仍旧是早期
发现、诊断与治疗[1]。
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技术(VATS)逐渐被应用在胸部手术中,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
电视胸腔镜技术辅助小切口(VAMT)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但是淋巴结的清扫效果在医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2]。
本文主要对比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肿瘤外科2013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病理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CT或MRI检查依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标准,均在Ⅰ~Ⅲa期,无远处转移,预计能存活90d以上。
排除标准:明确的手术禁忌证,小细胞癌,预计存活90d以下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见表1,两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分组和治疗方案告知
患者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患者入室后给予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插管进入患者的胸膜后使用健康一侧的单肺进行通气,将患者胸部垫高,依据术前的MRI或CT确定病灶的部位以确定套管的放置位置,第7、8肋间与腋中线的交汇位置切开2cm,放置Trocar并将其妥善固定,放置胸腔镜观察肿瘤部
位、大小、浸润程度、纵隔淋巴结、心包膜等胸腔内部情况,再取腋中线4、5肋间切开8cm后置入胸腔镜手术器械,首先将胸腔粘连和肺裂游离开,再解剖肺动、静脉血管,选择性结扎和缝扎血管,支气管完全切割闭合,防止漏气的发生,在电视胸腔镜的指导下将肿瘤所在的肺叶切除,并清扫淋巴结,右肺(2R/4R/7 /8 /9 组)、左肺(4L /5 /6 /7 /9 组)纵隔淋巴结和肺叶间淋巴结,生理盐水冲洗胸腔后确认支气管无漏气,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于第5、6肋间切开15cm,将前锯肌保留,切除病灶肺叶并常规清扫
纵隔淋巴结,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项目观察组(n=39)对照组(n=39)t/χ2P性别男女
24(61.54)15(38.46)27(69.23)12(30.77)0.5100.475年龄
(岁)60.37±8.4259.98±9.130.2940.706病灶部位左肺上叶
8(20.51)10(25.64)左肺下叶6(15.38)6(15.38)右肺上叶
17(43.59)15(38.46)0.7570.944右肺中叶1(2.56)2(5.13)右肺下叶
7(17.95)6(15.38)组织学类型腺癌13(33.33)12(30.77)鳞状细胞癌
25(64.10)23(58.97)1.9230.382其他1(2.56)4(10.26)病理分期
Ⅰa8(20.51)9(23.08)Ⅰb7(17.95)10(25.64)Ⅱa11(28.21)11(28.21)1.3160.725Ⅱb13(33.33)9(23.08)肿瘤直径
(mm)28.47±9.2428.51±8.360.1090891肺功能
FEV1(L)2.41±0.252.61±0.300.1420.858FEV1/FVC(%)85.92±11.2 286.01±12.280.3560.644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杜冷
丁使用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72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2h VAS评分、住院费用;术前、术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GLU(血糖)、WBC(白细胞计数)、
PA(血清前白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t或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2。
2.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杜冷丁使用量、72h引流量、住院费用、72h 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个)观察组39161.39±28.41210.69±42.7315.20±1.07对照组39145.22±30.07308.43±39.2015.39±1.11t3.4723.5970.295P0.0160.0010.7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项目观察组(n=39)对照组(n=39)tP术后杜冷丁用量(mg)128.96±86.31294.70±94.2712.785<0.001术后置管时间(d)2.69±0.514.54±0.363.0090.034术后72h引流量
(ml)450.78±80.95670.93±79.6112.331<0.001术后住院时间
(d)10.61±2.2114.01±3.163.2400.021术后72hVAS评分
2.19±0.455.21±0.343.1320.028住院费用
(元)46370.24±3642.3335691.62±2800.6620.493<0.001
2.3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GLU、WBC、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术后GLU、WBC显著提高,PA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GLU、WBC升高幅度、PA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实验室指标比较组别nGLU(mmol/L)术前术后
WBC(×109)术前术后PA(g/L)术前术后观察组
395.49±0.637.31±1.226.68±0.9112.42±2.21235.25±15.8620 1.33±16.45对照组
395.51±0.588.95±1.366.54±0.9516.93±2.08251.78±18.2513 7.26±19.26t0.2152.8460.3243.3100.4103.592P0.7850.0430.6760.0210.5900.001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
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组别n心律失常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肺不张
合计观察组391(2.56)1(2.56)0(0)0(0)2(5.13)对照组
391(2.56)4(10.26)2(5.13)1(2.56)8(20.51)χ20.0001.9232.0531.0 134.129P1.0000.1650.1520.3140.042
3 讨论
近年来肺恶性肿瘤因污染加重以及吸烟率增长等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死亡率高居中国恶性肿瘤中的第3位,肺癌在早期阶段诊断率不高,患者确诊时
往往已经处于晚期。
以往手术外科治疗肺癌主要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术,该术式可以将肿瘤及病变的组织切除,并且清扫淋巴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缺点是该术式创面及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恢复,极易给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损伤,缩短生存时间,降低生活质量。
Kirby博士最早提出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切除肺叶,后来逐渐被更多的外科专家使用,且治疗效果显著,其在早期非小细胞癌治疗的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4]。
以往学者认为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淋巴
结不能完全清扫干净,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并且若是大范围切除肺叶则增
加了手术的难度,但是张宁[5]等学者研究显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如术者的操作
技术熟练、手术指征确切,对手术和术后的恢复不会产生影响。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肺叶无需通过开胸器对胸廓进行牵引,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且辅助小切口的微创方式可减小对胸部组织造成的损伤,辅助小切口置入胸腔镜和器械,患者的伤口在外暴露的时间缩短,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电视胸腔镜的操作范围小,电凝止血能够完全进行止血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量。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是能否完全切除病变的肺叶组织以及清扫淋巴结,淋巴结的清扫情况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若术中清扫不干净,术后极易导致淋巴结扩散,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本文显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视胸腔镜手术
淋巴结清扫效果与开胸手术相当。
胸腔镜下手术的患者术后杜冷丁使用量、72h
引流量、住院费用、72h VAS评分显著减少,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有
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但是手术时间延长,这可能与操作熟练度有关,另一方面电视胸腔镜成本高,因此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要合理选择。
机体血清WBC、GLU可以反映早期炎症水平,本文显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WBC、GLU升高幅度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小,说明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较低,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减少脏器损伤,促进机体的恢复。
PA是由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本文显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PA水
平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提示:胸腔镜下手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急性反应。
综上所述,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相比,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陈海兵,朱全,陈亮.连续231例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19(6):673-678.
[2] 夏发明,文石兵,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89-91.
[3] 黄涛.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93-3694.
[4] 徐宝宁,宋成洋,邹孔军,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口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山东医药,2015,55(37):4-6.
[5] 张宁,马丽斌,魏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