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8高一下·长春开学考) 西周初年,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共同辅政;西周中期出现了卿事寮和太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
这说明()
A . 王权权威提高
B . 官僚政治萌发
C . 宗族等级严格
D . 周王权威削弱
2. (2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月考) 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在讲学和执礼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
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育也。
“这反映出,孔子()
A .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 .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 .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 .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3. (2分) (2017高三上·淮阴月考)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D .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4. (2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汉唐以后的法律大多规定,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
谋叛以上的大罪不在此列。
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罚。
这反映出当时法律()
A .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 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C . 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 . 受到伦理思想影响
5. (2分) (2016高二上·郏县期中)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6. (2分) (2019高一下·慈溪期中)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①③
7. (2分)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8.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9.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丘逢甲《往事》)使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事件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10.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末)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含义是()
A .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1. (2分) (2016高一上·肇庆期末) 如图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
A . 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
C . 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D . 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12. (2分)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④运动具有
坚决的斗争性
A . ①②
B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3. (2分) (2018高三下·三明开学考) 1941年,在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
这表明民盟()
A . 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
B . 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
C . 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
D . 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
14. (2分)(2020·赣县模拟) 1953年我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模式制度化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04
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提及运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两年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
上述政策发生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A .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B . 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
C . 优先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D . 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15.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为1946年的时政漫画,图中英文为“Made in usa”。
该漫画作者意在()
A . 嘲讽美国帮国民党打内战必将失败
B . 揭露中美不平等贸易关系的危害性
C . 抨击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危及民族工业
D . 说明美货涌入打击了日货的垄断地位
16. (2分)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 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 .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 .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17. (2分)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 . 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 . 荷兰、法国、葡萄牙
C . 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 . 西班牙、荷兰、法国
18. (2分)(2018·浙江模拟) 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存在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这一领域内,平等的基础,即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因为总体资源的稀缺,而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
上述材料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A . 伏尔泰
B . 卢梭
C . 孟德斯鸠
D . 西塞罗
19. (2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 . 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 . 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 . 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 . 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0. (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 .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 . 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21.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中) 学习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单元,我们不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 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B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应采取固定的模式
C .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相创新的前提
D . 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22.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 二战中的某一时期,盟军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战略进攻。
这一战略态势的出现,直接受益于()
A . 意大利投降
B . 阿拉曼战役
C . 诺曼底登陆
D . 敦刻尔克大撤退
23. (2分)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
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 .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 .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24.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开学考) 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如图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20世纪50年代鱼雷快艇
20世纪70年代火炮护卫舰
21世纪初大型导弹驱逐舰
21世纪初新型战略核潜艇
A .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 .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 .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
D .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0分,26题20分,27 (共3题;共52分)
25. (20.0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清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崎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1949~2013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引自《1949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6. (20.0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疲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联盟的威胁加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三: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促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27. (12分) (2018高二上·广南月考) 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材料二:金有余了解周进痛哭的原因。
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
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
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材料三: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
”……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概括材料一小说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共24题;共48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0分,26题20分,27 (共3题;共52分)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答案:26-3、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