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 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参考答案:
(1)混合后溶液中的质量为:20.0g+30.0g=50.0g
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20.0g×14%+30.0g×24%=10.0g
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0%
(2)混合溶液的体积为:=43.48mL=0.04348L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99mol
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8mol/L
(3)设需要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mol,硝酸钾的质量为101x,根据(1)可知,硝酸钾
的质量分数为20%,则ω=20%==×100%,解得:x≈2.48mol。

2.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便可制得乙酸乙酯
B.盐酸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CO2,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
C.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再移至内焰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
D.在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基态碳原子最外能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4. 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 ()
A.b、a、d、c、e B.e、b、a、d、c C.b、a、e、d、
c D.c、d、e、a、b
参考答案:
C
5.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含有N A个二氯甲烷分子
B、1L 0.1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3.2 N A个
D.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参考答案:
C

6. .1 mol?L-1 NaCl溶液的含义是
A.1 L水中含有1 mol NaCl B.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C.1 L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D.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所得的溶液
参考答案:
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 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 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发生自身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参考答案:
B

8. 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参考答案:
9.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 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量筒量取时能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12.36ml盐酸,故A错误;B、天平可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氯化钠,故B错误;C、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
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45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500mL的容量瓶,配置同浓度的溶液500ml,再量取450ml即可,故C正确;D、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 值应是整数,故D错误;故选C。

10.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ΔH>0,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降
到0.06mol/L需20s,那么由0.06mol/L降到0.024mol/L,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碘升华
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 酒精溶于水
D. HCl气体溶于水
参考答案:
D
碘升华即I2由固态变为气态,破坏的是I2分子间的作用力;同理,B、C中溴分子、乙醇分子均未被破坏,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HCl气体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H+、Cl-,故破坏了氢、氯原子间的共价键
12. CO2的摩尔质量为
A.44g B.44g/mol C.44 D.22.4L/mol
参考答案: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摩尔质量是44g/mol.故选B。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主要原因是:2Na+O2 = Na2O2
B.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的主要原因是:2Na2O2+2CO2 = 2Na2CO3+O2
C.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细沙土覆盖灭火
参考答案:
D
14. 在120℃的条件下,总质量为2.1 g的CO与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然后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A. 7.2 g B.4.2 g C.2.1 g D. 3.6 g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H3CHO B.CH3COONH4 C.SiO2
D.CaCl2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18.4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0.92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取浓硫酸___________ 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
A 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 将已冷却的硫酸注入容量瓶中
D 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 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装瓶
G 用胶头滴管继续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 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3)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A 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 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 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
D 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刻度线,没有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
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Y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可生成M,写出M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中,能证明元素Z与元素T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T、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ⅣA族C
(2) NH+OH-NH3↑+H2O
(3)b
(4)H2CO3H2CO3是弱酸或非氧化性酸
(5)Al(OH)3+3H+=Al3+3H2O
18. (8分)有下列八种物质:①氯化钙、②金刚石、③硫、④钛、⑤氢氧化钠、
⑥钠、⑦二氧化硅、⑧干冰,回答有关这八种物质的问题。

(用编号回答) (1)将这八种物质按不同晶体类型分成四组,并填写下表: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3)其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1)
(2)⑦⑧,⑤(3)②;⑧。

19. 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实验室保存C溶液时需加少量固体A,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C溶液中阳离子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浊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F,对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向C中加入Na2O2也可实现C向D和F的转化,Na2O2完全被还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Fe (2)防止Fe2+被氧化Fe3O4+8H+=Fe2++2Fe3++4H2O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出现血红

(4)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形成红褐色的沉淀。

(5)3Na2O2+6H2O+6Fe2+=4Fe(OH)3+6Na++2Fe3+
解析: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Fe(OH)3,A为Fe,Fe与氧气反应生成的B为Fe3O4,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亚铁与氯化铁,故Fe与盐酸反应得到X为氢气、C为FeCl2,可推知E为Fe(OH)2、D为FeCl3,G为
Fe2O3。

(1)A的化学式为Fe;FeCl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存FeCl2溶液时加固体Fe,防止Fe2+被氧气氧化;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3)D为FeCl2,含有阳离子为Fe2+,检验Fe2+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出现血红色;(4)E转化为F是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形成红褐色的沉淀。

(5)向FeCl2中加入Na2O2也可实现FeCl2向FeCl3和Fe(OH)3的转化,Na2O2完全被还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a2O2+6H2O+6Fe2+=4Fe(OH)3+6Na++2Fe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