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年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穴市第三实验中学2024年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抽噎.(yī)阔绰.(chuò)相得益彰.(zhāng)
B.嶙峋.(xún)锃.亮(chéng)自出心裁.(cái)
C.旁骛.(wù)怅.然(chàng)哄.堂大笑(hōng)
D.愧怍.(zuò)亘.古(gèn)气冲斗.牛(dòu)
2.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

②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③“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

④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

⑤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⑥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A.①④⑥③②⑤B.③②⑥⑤④①C.③①⑥⑤④②D.③①⑥⑤②④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媲.(pì)美箴.言(zhēn)浑身懈数言简意赅
B.惬.(qiè)意酷肖.(xiāo)相形见绌中流抵柱
C.倒塌.(tā)讪.(shàn)笑杳无音信人才辈出
D.附和.(hè)悄.(qiǎo)然重蹈覆辙顾明思义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在,核辐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在生活中,许多食品利用辐射照射来进行保鲜,即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杀死寄生在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达到保鲜目的。

③例如,在医疗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用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

④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确保食品安全重点推广计划中,辐射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己被列入其中。

⑤由于辐射照射食品时,食品仅仅受到放射源发生的X射线的照射,不直接接触放射源,所以食品不会受到污染。

A.②①⑤③④B.②①③⑤④C.①②⑤③④D.①③②⑤④
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收紧肌肉万水千山夜幕笼罩竹木青翠(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我很想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C.一个搞人口普查的青年问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 “您今年贵庚?您的配偶还在吗?”(解说:这句话表述不得体。

)D.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

(解说:“‘偏见’是思考”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6.学校就汉语学习现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汉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深入搜集材料,探究汉语学习的现状。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其中一则材料,此则材料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否吻合?请简单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

针对这种情况,初三(4)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方主辩以“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为论点展开论述。

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是什么?请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④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壮志未酬而人已老的抑郁、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

我母亲完全不识字。

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

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

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

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

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

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

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

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

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1)选段出自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

(2)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读书?请联系少年毛泽东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诗中人物所处环境的特点。

(2)结合全诗,试概括“边将心”蕴含的具体感情。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

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

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立客静听。

久之,无声。

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

”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

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

”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

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
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比.晚酒酣(_____)一友挟.猫儿同至寓(_____)四座俱.寂(_____)3.翻译句子。

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撤屏视之.
B.争闻不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C.其.子遂缚一猪/其.真无马邪
D.父又谓.子/太守谓.谁
5.本文写了口技表演者表演一家父子___________的场景,真是___________(用四字成语表达)。

本文和《口技》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1.文学类文本阅读
皮囊
蔡崇达
①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

②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

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

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

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

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

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

“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众人皆喑哑。

③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

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④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

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⑤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

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

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

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⑥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

”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⑦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

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

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

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⑧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

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⑨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

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

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

”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⑩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

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

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

”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

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我的身影。

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⑪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

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

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⑫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

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

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

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

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

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⑬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阿太,我记住了。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请一定来看望我。

(选自蔡崇达《皮囊》)
链接材料:蔡崇达的《皮囊》,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

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

(百度百科图书简介)1.阅读全文,完成鱼骨图。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相关句子,完成下列问题。

(1)小文要朗读此段,请你给予指导,并简要说明理由。

黑狗达不准哭。

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

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朗读时要注意重音、语气、情感等)
(2)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

(从来不哭的阿太这次为什么会哭?)
3.选词填空,并说明理由。

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______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A甚至 B或者 C也)
4.读完全文,小东不赞同百度百科说这是一个“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你赞同谁的理解?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实际,阐述理由。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

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

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

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

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

确实,从小满
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

“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

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

但最重要的,是“水”。

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

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

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

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

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

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

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介绍。

1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诸君要尝学问的趣味吗?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第一,无所为。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

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件事为手段。

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

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

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面,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

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第二,不息。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

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

诸君倘若从事教育事业,自然没有问题,很多机会来培养你学问胃口。

若是做别的职业呢?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第三,深入的研究。

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

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

我方才说:“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嗜好两个字很要紧。

一个人受过相当的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

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

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第四,找朋友。

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出。

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

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

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研究。

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

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

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会这样做。

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

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1.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如何获得学问之趣味,请根据文意填空。

无所为:意思是做学问需无功利;不息:意思是______________;深入的研究:意思是________;找朋友:意思是做学问需有共事共学的朋友。

2.下列不适合做第五节论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研讨政治经济等问题,在谈笑风生间完成了著作。

B.居里夫妇在一起研究放射性元素,他们兴致盎然,后来共同发现了镭。

C.明代的宋濂常去百里之外请教老师,他不辞辛劳,最终成为一代名儒。

D.季羡林与张中行相遇,常会交流学术问题,乐在其中,成为校园一景。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结尾句的理解。

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4.中考临近,秦怀越发感到学习辛苦、无趣,作为同学,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话对他进行鼓励。

三、语言表述
14.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诚信是为人之道。

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要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①______。

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承诺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②______,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③______!
四、写作
15.作文。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时间从未止步;殷勤期待,谆谆教诲,爱从未止步;文化积淀,红色血脉,传承从未止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奋斗从未止步……
请以“从未止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 抽噎.(yī)-(yē);B.锃.亮(chéng)-(zèng);C.正确;D.气冲斗.牛(dòu)-(dǒu)。

故答案为C。

2、C
【解题分析】
首先从所给选项入手,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

比较分析第①句和第③向哪一句居于段首。

第③句引用李大钊的话提出“觉醒”,第①句指出“觉醒”的重要性,第①句紧承第③句。

故排除选项AB。

然后,比较分析第②句和第④句的顺序,根据句意,显然第②句应在第④句之后。

排除选项D。

C项正确。

3、C
【解题分析】
A.浑身懈数——浑身解数;
B.酷肖.(xiāo)——(xiào)、中流抵柱——中流砥柱;
D.顾明思义——顾名思义;
故选C。

4、D
【解题分析】
①句总写核幅射技术的广泛应用;③句的“例如,在医疗上”可知,③句应紧跟在①后面;②句紧跟③句后;剩余的④⑤均是说明核幅射在生活上的应用,⑤句紧接②句,④句是总结性句子,所以④在⑤后面。

这五句的排列顺序是
①③②⑤④。

故选D。

5、A
【解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包含了短语结构、标点符号、语言表达、句子主干等多个知识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归纳总结。

A项不正确,“收紧肌肉”是动宾关系的短语,“万水千山”是并列关系的短语,“夜幕笼罩”和“竹木青翠”的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关系的短语。

6、 (1)示例:不少中国人重视外语学习,却忽视了汉语学习。

(2)示例:与主题吻合。

该则材料说明人们不重视传统语言文化的学习,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语言水平在下降,表明了汉语学习的现状。

(3)无“文”(语文历史等文科)寸步难行。

(意思对且简洁即可)/第一、语文是工具,学好语文,才能增强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学好文史,通晓古今,有助于理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意思相近突出语文重要性即可)
【解题分析】
(1)解答此题,要弄清两则材料的内容,第一则材料主要讲人们重视英语学习,汉语水平下降了;第二则材料主要讲中学生汉语水平不容乐观,把这两则材料联系在一起即可。

如,不少中国人重视外语学习,却忽视了汉语学习。

(2)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根据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即可。

解答此题,先要弄清这则材料的内容,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吻合或者不吻合,理由要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这则材料主要讲人们不会用词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属于汉语学习的范畴,所以与主题相符。

(3)观点意思对且简洁;理由只要合理,意思突出语文重要性即可。

反方的观点要与正方观点相反,正方观点是:“有‘理’(数理化)走遍天下”,那么反方观点就得是:“无‘文’(语历政)寸步难行”。

理由如,当今社会,人心复杂,人与人的交谈时需要艺术的。

语言的艺术,不是靠学习数理化能得到的,也不是靠仅有的浅显的知识去表达的,他是靠其积月累的学习的得到的。

而语文,等一系列的文科学习,恰恰就为我们提供这样的一种学习机会和环境。

所以,语文、历史等学科比数理化有用的多。

7、(1)①寤寐思服②清荣峻茂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夜吟应觉月光寒⑤会挽雕与如满月⑥化作春泥更护花(2)①醉能同其乐②可怜白发生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

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注意“寤寐、峻、茂、雕”字的书写。

8、(1)斯诺《红星照耀中国》(2)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读书对个人成长,对国家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去谈,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解题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