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期末考试高
频考点版(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开始的。
A.孔子
B.老子
C.朱熹
D.王夫之
参考答案:C
2.
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3.
荀子把仁义礼法作为人道的基本内容。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4.
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参考答案:ABD
儒家学派直接指明了“德治”是最根本的治国之道,其理由包括()。
A.道德是国家的根本
B.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
C.道德能成人之美
D.道德不值一文
参考答案:ABC
6.
在严复看来,认识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7.
孔子是最早提出义利命题的思想家。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子罕言利”意思是子罕十分重视“利”。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9.
“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不愿单纯、抽象地谈论生死,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态度。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把改朝换代称为亡天下。
A.苏轼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颜元
参考答案:B
11.
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移风易俗”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2.
近代以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受西方理性主义影响,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特别强调贵知。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3.
在先秦诸子中,()对生死的态度,是最为达观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庄子
参考答案:D
14.
“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里的“教”指道德教育。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6.
仁爱不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17.
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A.善事父母
B.赡养父母
C.敬爱父母
D.善待父母
参考答案:ABCD
18.
苏轼把风俗比作国家的元气。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9.
“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1.
秦汉之际,()成书,标志着作为日后中国伦理精神生长的元典和本体的《四书》伦理体系事实上已经形成。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孟子》
参考答案:B
22.
()把老子的道德说引向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非伦理主义。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参考答案:D
23.
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24.
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
A.正确
参考答案:A
25.
张载把人性视为(),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A.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参考答案:B
26.
君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不是物质、名位的高贵通达,而是德崇节高。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7.
中庸把()并称为天下之达德。
A.智
B.仁
C.勇
D.义
参考答案:ABC
28.
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
A.智商
B.年龄
C.才能
D.品德
参考答案:D
中国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总是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勉励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志于求道,奋发有为。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30.
公忠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31.
儒学的独尊,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孔子
参考答案:B
32.
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3.
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董仲舒
C.荀悦
D.韩愈
34.
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5.
“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36.
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A.恻隐之心
B.辞让之心
C.是非之心
D.仁义之心
参考答案:ABC
37.
告子强调人性无善恶之分。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8.
荀子第一次提出“无为”或“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
()
A.正确
B.错误
39.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了()思想。
A.知行相资以为用
B.知难行易
C.知易行难
D.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B
40.
()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
A.善恶之分
B.远近之分
C.义利之分
D.是非之分
参考答案:C
41.
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42.
孝”产生于处理家庭人伦关系的需要,()是孝道的奠基者。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参考答案:C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44.
儒家学派认为人道、天道的本质是()。
A.仁
B.义
C.礼
D.诚
参考答案:D
45.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参考答案:B
46.
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参考答案:C
47.
荀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合于礼者为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参考答案:ABCD
48.
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君臣关系,其中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49.
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50.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著名观点。
A.管仲
B.韩非子
C.孔子
D.王安石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