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四个 部 分 。虞 、夏王朝 至今 尚无考 古文献 依据 ,属 于历史 传说 时代 ,具有 考古 文献依 据的 中国最早 王朝
是商朝。因此 ,研究 《 尚书》不能按照虞 、夏、商、周的顺序,而应该先从 《 尚书 ’ 商书》讲起 ,然后 再讲 《 周书 》 ,至于 《 虞书 》和 《 夏书》 ,可能是周朝史官根据上古传说材料 ,按照 《 尚书 ’ 商书 》文体
绕营建 洛 邑与还政成 王而展 开的对话 ,开 头是周公 劝说年 轻 的成王 到洛 邑主持祭典 和政务 ,成王盛 赞周
公功德 ,恳请 周公继 续 留在 洛 邑主政 ,周公 表示接 受王命 ,同意 留洛治事 。篇 中成 王与周公 展开几 轮对
话 ,时问与地点都有所变换。 《 虞书 》和 《 夏书》部分篇章 中也有对话 的成份。如 《 尧典》记载帝尧就 帝位继承人问题与 四岳的对话 ,以及帝舜就百官任命问题与四岳、夔等人展开的对话。不过 《 尧典》以
作者简介
陈桐生 ,广东外语外贸 大学 中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广 东 广州,5 1 0 4 2 0 ) 。
1 5 9 —
一
于风雨 飘摇 之 中的殷 纣王 内心想法 以及统 治集 团内部清醒 人士 的认 识 。虽 然殷纣 王 、祖伊 君 臣之 间只有
寥 寥几句 对话 ,但两 者对 殷末 政治 局势 的判 断及其应 对态 度 已跃然 纸上 。《 微子 》是 《 商书 》中另一篇 对话 体散 文 ,篇 中记载微 子 向父 师 、少师 陈述殷 商末年政 治乱象 ,并 向父 师 、少 师咨询在 殷商王 朝大厦 将倾 的情 况之下 自身去 留策略 。父师分析 了 “ 商 其沦丧 ”这一 不可避免 的结局 ,劝告微 子毅然 出逃 。篇
[ 中图分类号 ]1 2 0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 - 7 3 2 6( 2 0 1 7) 0 8 0 1 5 9 ・ 0 6
先秦对话体散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它是 中国最早的文体之一 ;其次 ,它以记
叙 的形式 说理 ,体现 了中 国早期 说理散 文 的文体 特色 ;第三 ,从先秦 对话体 散文 中孕育 出一种 全新 的文
与 弟子 时人 。二是对话体散文 内容 由务 实变务虚 ,三是在对话体散文 中增添 了论辩 色彩 。战国后期 南楚作 家 宋玉等人创造性地将此前据 实记载 的对话体散文 改变为虚构 的主客 问答 ,由此创造 出一种 全新 的文体——散
文赋 ,在 中国文学史上形成 了文体速成的奇观 。
【 关键词 】 对话体散 文 《 尚书》 《 国语 》 战国诸子 宋玉
样式进行 追记 的。
《 尚书 ・ 商 书 》之 中已有对话 体 散文萌 芽 。《 西伯 戡黎 》记 载殷 商末 年大 臣祖 伊劝谏 殷 纣王 的言 论 , 祖伊 在 向纣 王汇 报殷朝 失去 天意 民心之 后 ,向纣王 提 出一个尖 锐 的问题 :“ 大命 不挚 ( 至) ,今 王其 如 台 ( 何) ? ”殷 纣王 的 回答是 :“ 呜呼 !我生 不有命 在天 ? ” 祖伊 对纣 王面 临灭 顶之 灾 尚迷 信天命 保佑 的幻想 予 以严 厉反驳 。史官截 取殷商 末年 王朝政治 生活 的一个片 断画面 ,作为 王朝文诰 加 以发布 ,以此展 示处
写 成的对话 散文应该 有一定 启示 。
《尚书 》记 载人 物对话 的文 章虽然 只有 上述六 篇 ,但它们 文体 意义重 大 ,中 国对 话体 说理散 文就 是 由此发端 。这种对话 体散文 的创作模 式是 :王侯 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夫就某 一政治 问题展开对话 ,史官将 其载之 简 帛。 王侯卿 士大夫 出思想 ,史官 出人力 。但 是切 不可认 为史官仅 仅是像 录音机一 样被动 地履行记 载职能 ,实 际上 ,记 什么 ,不记什 么 ,史 官完全有 选择 、剪裁 、取舍 的权 利 ,可 以说对话 体散 文是王侯 卿士大 夫与
记 述尧舜 政 治举措 为 主 ,君 臣对话 文字 只是其 中较 少部 分 。《 皋 陶谟 》记 载 了皋陶 与禹 、舜 与 禹 、舜 与 夔及 皋 陶 的三段对 话 。与 《 商书 》 、《 周 书 》对 话体散 文 据实记 载不 同,《 尧典 》和 《 皋 陶谟 》中人物 对 话并 非史 官实 录 ,而是根 据历史传 说写成 ,具有 某些虚 构的成份 ,这对 后来 《 国语 》中根据推测 、想象
莩 东 ’ 拜右 2 0 1 7 年 第8 期
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
陈桐 生
【 摘 要1 先秦 对话体散 文从 《 尚书 ・ 商书 》发轫 ,在 《 国语 》中大体定型 ,形成了主客 问答这一稳 定的
结构形 式。对话体散 文在战 国诸子手 中有三 大进展 :一是对话主体 由王侯卿 士大夫变为战 国诸 子百家的宗师
体——散文赋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因此 , 有必要清理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 ,完整地勾勒先秦
对 话体散 文发生 、发展 、演 变 的轨迹 。
《 尚书 》 . 先秦对话体散文之源 先秦对话体散文 的源头 ,可以上溯 到 《 尚书 》 。传世今文 《 尚书 》2 8 篇 ,分为虞 、夏、商 、周
中一问一答 ,对话特色明显。 《 周书》中 《 洪范》是一篇典型的对话体散文。文章开头记载周武王向箕
子咨询 “ 彝伦攸 叙”—— 治理天 下 的常规大法 。箕子详 细地 阐述 了 “ 洪范九 畴” 即治 国九条 大法 。文 章 由问答构 篇 ,重点落在 箕子答 语之上 。从 文体形式来 看 , 这是 《 尚书 》中最为 规范 的对话 体散文 。 《 召诰 》 开头有 “ 太保 乃 以庶 邦冢君 出取 币 ,乃复 入 ,锡周 公 ,日”【 2 的记载 ,古今 学者都 据此将 《 召诰 》视为
召公所诰。于省吾在 《 双剑 尚书新证 》中,根据金文重文通例 , 将此句读为 “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
币 ,乃 复人 ,锡 周公 ,( 周公 )曰” ,这样 《 召诰 》主体 文字就 变成周公所 作诰辞 。篇末一段 为 召公 所答 。 经过 于省吾重新 解释 ,《 召诰 》就成 为周公 、召公两位 周初 重 臣的对话 文字 。《 洛诰 》记载周 公与成 王 围
、
四个 部 分 。虞 、夏王朝 至今 尚无考 古文献 依据 ,属 于历史 传说 时代 ,具有 考古 文献依 据的 中国最早 王朝
是商朝。因此 ,研究 《 尚书》不能按照虞 、夏、商、周的顺序,而应该先从 《 尚书 ’ 商书》讲起 ,然后 再讲 《 周书 》 ,至于 《 虞书 》和 《 夏书》 ,可能是周朝史官根据上古传说材料 ,按照 《 尚书 ’ 商书 》文体
绕营建 洛 邑与还政成 王而展 开的对话 ,开 头是周公 劝说年 轻 的成王 到洛 邑主持祭典 和政务 ,成王盛 赞周
公功德 ,恳请 周公继 续 留在 洛 邑主政 ,周公 表示接 受王命 ,同意 留洛治事 。篇 中成 王与周公 展开几 轮对
话 ,时问与地点都有所变换。 《 虞书 》和 《 夏书》部分篇章 中也有对话 的成份。如 《 尧典》记载帝尧就 帝位继承人问题与 四岳的对话 ,以及帝舜就百官任命问题与四岳、夔等人展开的对话。不过 《 尧典》以
作者简介
陈桐生 ,广东外语外贸 大学 中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广 东 广州,5 1 0 4 2 0 ) 。
1 5 9 —
一
于风雨 飘摇 之 中的殷 纣王 内心想法 以及统 治集 团内部清醒 人士 的认 识 。虽 然殷纣 王 、祖伊 君 臣之 间只有
寥 寥几句 对话 ,但两 者对 殷末 政治 局势 的判 断及其应 对态 度 已跃然 纸上 。《 微子 》是 《 商书 》中另一篇 对话 体散 文 ,篇 中记载微 子 向父 师 、少师 陈述殷 商末年政 治乱象 ,并 向父 师 、少 师咨询在 殷商王 朝大厦 将倾 的情 况之下 自身去 留策略 。父师分析 了 “ 商 其沦丧 ”这一 不可避免 的结局 ,劝告微 子毅然 出逃 。篇
[ 中图分类号 ]1 2 0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 - 7 3 2 6( 2 0 1 7) 0 8 0 1 5 9 ・ 0 6
先秦对话体散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它是 中国最早的文体之一 ;其次 ,它以记
叙 的形式 说理 ,体现 了中 国早期 说理散 文 的文体 特色 ;第三 ,从先秦 对话体 散文 中孕育 出一种 全新 的文
与 弟子 时人 。二是对话体散文 内容 由务 实变务虚 ,三是在对话体散文 中增添 了论辩 色彩 。战国后期 南楚作 家 宋玉等人创造性地将此前据 实记载 的对话体散文 改变为虚构 的主客 问答 ,由此创造 出一种 全新 的文体——散
文赋 ,在 中国文学史上形成 了文体速成的奇观 。
【 关键词 】 对话体散 文 《 尚书》 《 国语 》 战国诸子 宋玉
样式进行 追记 的。
《 尚书 ・ 商 书 》之 中已有对话 体 散文萌 芽 。《 西伯 戡黎 》记 载殷 商末 年大 臣祖 伊劝谏 殷 纣王 的言 论 , 祖伊 在 向纣 王汇 报殷朝 失去 天意 民心之 后 ,向纣王 提 出一个尖 锐 的问题 :“ 大命 不挚 ( 至) ,今 王其 如 台 ( 何) ? ”殷 纣王 的 回答是 :“ 呜呼 !我生 不有命 在天 ? ” 祖伊 对纣 王面 临灭 顶之 灾 尚迷 信天命 保佑 的幻想 予 以严 厉反驳 。史官截 取殷商 末年 王朝政治 生活 的一个片 断画面 ,作为 王朝文诰 加 以发布 ,以此展 示处
写 成的对话 散文应该 有一定 启示 。
《尚书 》记 载人 物对话 的文 章虽然 只有 上述六 篇 ,但它们 文体 意义重 大 ,中 国对 话体 说理散 文就 是 由此发端 。这种对话 体散文 的创作模 式是 :王侯 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夫就某 一政治 问题展开对话 ,史官将 其载之 简 帛。 王侯卿 士大夫 出思想 ,史官 出人力 。但 是切 不可认 为史官仅 仅是像 录音机一 样被动 地履行记 载职能 ,实 际上 ,记 什么 ,不记什 么 ,史 官完全有 选择 、剪裁 、取舍 的权 利 ,可 以说对话 体散 文是王侯 卿士大 夫与
记 述尧舜 政 治举措 为 主 ,君 臣对话 文字 只是其 中较 少部 分 。《 皋 陶谟 》记 载 了皋陶 与禹 、舜 与 禹 、舜 与 夔及 皋 陶 的三段对 话 。与 《 商书 》 、《 周 书 》对 话体散 文 据实记 载不 同,《 尧典 》和 《 皋 陶谟 》中人物 对 话并 非史 官实 录 ,而是根 据历史传 说写成 ,具有 某些虚 构的成份 ,这对 后来 《 国语 》中根据推测 、想象
莩 东 ’ 拜右 2 0 1 7 年 第8 期
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
陈桐 生
【 摘 要1 先秦 对话体散 文从 《 尚书 ・ 商书 》发轫 ,在 《 国语 》中大体定型 ,形成了主客 问答这一稳 定的
结构形 式。对话体散 文在战 国诸子手 中有三 大进展 :一是对话主体 由王侯卿 士大夫变为战 国诸 子百家的宗师
体——散文赋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因此 , 有必要清理先秦对话体散文源流 ,完整地勾勒先秦
对 话体散 文发生 、发展 、演 变 的轨迹 。
《 尚书 》 . 先秦对话体散文之源 先秦对话体散文 的源头 ,可以上溯 到 《 尚书 》 。传世今文 《 尚书 》2 8 篇 ,分为虞 、夏、商 、周
中一问一答 ,对话特色明显。 《 周书》中 《 洪范》是一篇典型的对话体散文。文章开头记载周武王向箕
子咨询 “ 彝伦攸 叙”—— 治理天 下 的常规大法 。箕子详 细地 阐述 了 “ 洪范九 畴” 即治 国九条 大法 。文 章 由问答构 篇 ,重点落在 箕子答 语之上 。从 文体形式来 看 , 这是 《 尚书 》中最为 规范 的对话 体散文 。 《 召诰 》 开头有 “ 太保 乃 以庶 邦冢君 出取 币 ,乃复 入 ,锡周 公 ,日”【 2 的记载 ,古今 学者都 据此将 《 召诰 》视为
召公所诰。于省吾在 《 双剑 尚书新证 》中,根据金文重文通例 , 将此句读为 “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
币 ,乃 复人 ,锡 周公 ,( 周公 )曰” ,这样 《 召诰 》主体 文字就 变成周公所 作诰辞 。篇末一段 为 召公 所答 。 经过 于省吾重新 解释 ,《 召诰 》就成 为周公 、召公两位 周初 重 臣的对话 文字 。《 洛诰 》记载周 公与成 王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