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三门峡市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测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三门峡市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工作时灯L1、L2两端电压均未超过其额定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1,灯L1亮、L2不亮
B. 只闭合开关S2,灯L1、L2都亮
C. 闭合开关S1、S2,灯L1亮、L2不亮
D. 闭合开关S1、S2,灯L1、L2都亮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只闭合开关S1,两灯串联,均亮,故A错误; B、只闭合开关S2,电路断路,两灯均不亮,故B错误;
C和D、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灯泡L2短路,电流不再通过灯泡L2;故灯泡L1亮,灯泡L2不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
2.轿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后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当轿车启动,即电键闭合,日间行车灯发光,若电键再闭合,近灯光可同时发光。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1不亮,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车前大灯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车前大灯L2亮,D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知,S1闭合,L1发光,再闭合S2,L2也发光,说明L1与L2可以独立工作即为并联,且S1位于干路,S2位于L2支路.
3.利用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电动机、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探究:⑴物质导电性;⑵电动机转向;⑶电磁感应;⑷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能够完成的实验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D
【解析】【解答】由干电池、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可完成实验(1);由干电池、导线和电动机可完成实验(2);由导线、小灯泡和电动机可完成实验(3);由干电池、导线、小灯泡和铅笔芯可完成实验(4);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可以完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可以探究电动机的转向和电磁感应的特点.
4.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

如果手刹处在拉爆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用电器的工作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所以电路是串联电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5.交通法规定,不但司机要系安全带,副驾驶也应该系安全带.假设驾驶员和副驾驶的安全带分别对应开关S1和S2,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且只有当两人都系好安全带
时,才会指示灯熄灭,提示音消失.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电路图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要求,当开关闭合时,灯泡不亮,电铃不响,则开关和用电器并联,为了电路不出现电源短路,则电路中要有电阻保护电路,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开关闭合用电器不工作时,则开关和用电器并联。

6.某款玩具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电动机和小灯泡,它们既可以各自独立工作,又可以同时工作。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玩具车上的电动机和灯泡可以分别工作,则电路是并联电路,每个支路有单独的开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用电器可以互不影响的工作。

7.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观察,画出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人行红、绿灯工作时,要分别发光,所以是并联电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每个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

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下列电路中,符合电表示数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BC、由图知,定值电阻R0与压敏电阻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压力变化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因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
大而减小,所以,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I=可知,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增大;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增大,C选项中电流表位于干路,B选项中电流表位于压敏电阻的支路,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BC不符合题意;
AD、定值电阻R0与压敏电阻串联,因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
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D选项中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其示数增大;A选项中电压表并联在压敏电阻两端其示数减小,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定值电阻R0与压敏电阻串联时,根据压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得出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
(2)定值电阻R0与压敏电阻并联时,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压力变化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根据压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得出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压敏电阻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9.在图(a)、(b)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 . 只闭合电键S1,三个电流表中仍有两个示数相同 . 同时闭合电路S1、S2,三个电流表中仍有两个示数相同 . 正确的判断是()
A. 只闭合电键S1,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
B. 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2和A3
C. R1的阻值最大
D. R3的阻值最小
【答案】D
【解析】【解答】A、a图中电流表A2在支路上,A1在干路上,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A1示数大于A2示数;
B、b图中S2断开时R1R2串联,当S2闭合时R1短路电路中只有R2 ,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S2闭合时的电流大于S2断开时的电流,综上所述只闭合电键S1,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2和A3故A错误;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 B不合题意;
D、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相同说明R1R2并联以后的总电阻等于R3的阻值,根据电阻并联以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可知,R3比R1、R2都小,D符合题意;
C、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无法判断1、R2的大小关系,C .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电阻的并联和电阻的串联,以及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 .
10.关于下面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金属箔张开说明绝缘棒带正电
B. 乙图弹簧秤示数等于左边钩码重力的一

C. 丙图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
D. 丁图中人手不应该接触测电笔笔尾金属体
【答案】C
【解析】【解答】A、甲图金属箔张开只能说明绝缘棒带电,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还是负电,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由于弹簧秤拉力方向并非竖直、故其力臂并非左边钩码重力力臂的一半,所以弹簧示数并非左边钩码重力的一半,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可以看出,橡皮膜所在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一样,说明液体压强与水和盐水的密度有关,C符合题意;
D、丁图中用电笔测量时要使其与地面接触形成回路,故需要人手接触电笔笔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验电器是检查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2)力臂是支点支力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由图分析动力和阻力力臂的大小关系,从而解答;
(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根据图示分析解答;
(4)使用试电笔时人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而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1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L2都不发光
B. L1不发光、L2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1发光、L2不发光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则闭合开关后L1不发光,L2发光,电池没有被短路,不会烧坏电池.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开关与L1并联,此时电流只过开关,而不经过灯泡L1,所以灯泡L1被短路.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是()
A. S1、S2断开,S3闭合
B. S1、S3闭合,S2断开
C. S1、S2、S3都闭合
D. S2、S3闭合,S1断开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要使两个电灯并联,就应使每个电灯并列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故S1、S3闭合,S2断开,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根据定义判断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13.小融在某酒店住宿时发现,酒店洗手间有一个镜前灯,一个吸顶灯和一个排气扇(电动机),洗手间门口的开关S1和床头开关S2都可以控制两盏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或不工作,下列设计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A.图中的灯泡和电动机串联,接通电路后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开关必须同时闭合用电器才可以工作,不能实现分别控制用电器,B不符合题意;
C.图中闭合或断开开关都可以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符合实际工作状况,C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不闭合,各用电器工作,闭合后会造成电源短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要并列连接,开关要串联在干路上才可以控制用电器。

14.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为1 kW
B. 把1个鸡蛋匀速举高1米做功1J
C. LED台灯正常工作电流约50 mA
D.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是每秒72次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较小,在70W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2个鸡蛋的重约为1N,把两个鸡蛋匀速举高1m做功约为W=Gh=1N×1m=1J,故B不符合实际;
C、家用LED台灯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为I= = =0.05A=50mA,故C符合实际;
D、正常人的脉搏跳动是每分钟72次,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骑自行车的功率、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台灯工作的电流、人的脉搏等,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 发电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高大建筑物顶端的针状金属物用来防雷【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电功)的仪表,故A错;
B、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B错;
C、发电机工作时把转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
D、在高大建筑物顶端的针状金属物是避雷针,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就能及时把电流倒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被雷电击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电能表的作用、试电笔的使用方法、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避雷针的作用分析判断,特别注意:
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就能及时把电流倒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被雷电击坏.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的原因是失去了正电荷
B. 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 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受电磁波
D. 微波炉工作就是电流的热效应表现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橡胶棒在于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带来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在摩擦的过程中得电子,带了负电,而毛皮失电子带来正电,故A错误;
B、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手机既能接受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故C正确;
D、微波炉是利用微波,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2)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3)手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4)微波炉是利用微波.
1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
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e和f
D. g和h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导线连接c、d两接线柱,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导线连接e、f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导线连接g、h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
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18.用丝线悬挂三个泡沫塑料球,任意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那么()
A. 三个小球都带电
B. 三个小球只有一个带电
C. 三个小球中只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一定带同种电荷
D. 三个小球中只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D
【解析】【解答】A、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至少有两个是带同种电荷,当它们两个靠近,会互相排斥,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其他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它们不会吸引,B不符合题意;
C、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会互相排斥,C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一个不带电,当带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而带电小球分别与不带电小球靠近时,也能吸引不带电的小球,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由此分析解答.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和灯L消耗的电功率P为()
A. 6V 1.5W
B. 6V 0.75W
C. 3V 1.5W
D. 3V 0.75W
【答案】B
【解析】【解答】解:(1)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灯泡和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为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电压U=U变=U L额=6V,
通过灯泡的电流I L额= = =0.5A,
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变=I﹣I L额=1A﹣0.5A=0.5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变= = =12Ω.(2)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灯泡的电阻R L= = =12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25A,
∴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I′2R L=(0.25A)2×12Ω=0.75W.
故选B.
【分析】(1)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灯泡和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根据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得出电源的电压,根据I= 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P=I2R求出灯L消耗的电功率.
20.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杯
B. 钢勺
C. 塑料桶
D. 瓷碗【答案】 B
【解析】【解答】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如:玻璃、橡胶、陶瓷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1.以下是小明对几种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其中合理的是()
①淋湿了的小狗用力抖动身体,利用惯性抖落身上的水;
②长期阴湿天气中柴草起火,是老天爷点的“天火”;
③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利用了鸟爪绝缘性好的特点;
④松树的叶子演变成针状,采取减小蒸发面积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散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①小狗抖动时,小狗身上的水分随着小狗一起运动,小狗停止抖动,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甩出去,故合理;
②长期阴湿天气中柴草会发生氧化反应,这一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柴草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可能起火,不是老天爷点的“天火”,故不合理;
③鸟爪是导体,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是因为小鸟接触的是同一根高压线,而且两只爪子之间距离很近,两只爪子间几乎没有电压,所以小鸟不会触电,故不合理;④松树的叶子演变成针状,表面积减小了,是通过减小蒸发面积的方法来减少水分的散失,故合理.
综上所述,只有①和④的解释是合理的.
故选D.
【分析】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根据惯性知识来解释;②阴湿天气中柴草起火是由于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的;③触电是有一定的电流流过人或动物的身体,据此分析;④根据蒸发的快慢和物体的表面积的关系来分析.
2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解答】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采用的是类比法;
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比较可知:②和④都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故选:C
23.如图所示为定时爆炸装置示意图,a、b为暴露在外的两导线。

定时装置(图中未画出)相当于一开关,正常处于闭合状态,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起爆器引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时装置应接在CD之间
B. 定时装置应接在EF之间
C. 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b线
D. 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使a线短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定时装置正常处于闭合状态,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起爆器与电源连接,有电流通过起爆器,由此可知:定时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是对起爆器被短路,则定时装置应接在并联的导线EF上,即在EF之间接入定时装置。

若定时装置接在CD之间,则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整个电路断开,起爆器不会引爆,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当b导线断开时,起爆器有电流通过会引爆炸弹;所以,为了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应将起爆器与电源断开,故应剪断a线,此时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当S闭合时起爆器被短路,则起爆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S断开起爆器将接在电源两端,则起爆器中产生电流从而引爆炸弹.
24.关于家庭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B. 台灯的开关和灯泡是串联连接的
C.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D. 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当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空气开关都会发生跳闸现象,故A错误;
B、开关应与被控制的台灯串联,故B正确;
C、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仪表,故C错误;
D、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由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家庭电路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开关的正确连接、电能表作用以及并联电路电阻特点的知识分析解答.
25.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小明对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的是()
A. 台灯的灯罩内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利用光的漫反射
B. 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的
C. 鱼缸中的水温总是比室温略低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D. 客厅中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台灯的目的是让光线射向同一地方,因此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由于光滑面会可以让光线射向同一个方向,所以台灯灯罩做成光滑,为了能发生镜面反射.
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汽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水蒸发吸热降温,因此鱼缸中的水温总是比室温略低,故C正确;
D、因为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干路的开关也控制整个电路,所以两盏灯的连接方式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故选C.
【分析】A、要解答本选项需掌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于生活中的不同的地方.
B、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C、水蒸发吸热降温;
D、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