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原则,主要培养实用型、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具有系统的文学、语言学及文化理论知识,有良好的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用外语教学及交流的能力,并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毕业生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或在国内外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等相关的工作,同时能够报考对外汉语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
1.掌握汉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具备教师基本的语言专业素养。
2.具有良好的汉语写作能力和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够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3.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英语达到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水平;日语达到二级水平;朝鲜语达到中级水平。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熟悉中西文学、历史、文化风俗和礼仪,能用英语就中西文化问题能与国外人士进行较好的交流,能够顺利有效地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
5.学习对外汉语教育心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巧,具备初步的专业科研能力,能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相关工作。
三、主干学科:语言学文学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计算机基础、大学(综合)英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习得原理(双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双语)、汉语写作等。
2.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习得原理(双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
3.特色课程:语言习得原理(双语)、跨文化交际(双语)、对外汉语实用教学语法以及气象类相关课程和日语朝鲜语等相关方向课程。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专业主要实验:无
七、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要求
表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汉英方向)
十、专业教学计划运行表(附后)
十一、其他说明
1.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数量应符合中文系的指导意见,避免过多或过少。
2.学生不仅应修满规定的理论学分,还必须修满规定的实践学分。
3.为了保证周课时量相对平衡,建议学生第二学期选1门通修课,第三学期选2门通修课。
十二、课程体系关联图
主干课程的课程衔接关系为:
文学课程
↘
→
↗
语言课程
→↘
→↗
专业课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