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乐在养心,的名人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爷爷闹市读书,心静自然凉。

2、书巢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他晚年时体弱多病,仍勤读不辍。

他将自己的住室命名为“书巢”,题写了“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联句以明夙志。

朋友问他为什么取巢为名,他回答说;“我的房子里到处是书,或者放于籍内,或者置于桌上,床上铺的是书,枕的也是书,信仰四顾,没有无书之处。

”朋友进屋一看,果然到处都堆着书,一不小心还碰倒了一摞书。

朋友不由得笑着说:“真是个书巢啊!”
3、读书如攻坚
在学习中,许多人视难题为敌人,视读书为攻坚。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提出“八面受敌”法,将学习对象当作敌人从八面分割包围。

此法曾受到毛泽东赞扬。

毛泽东在30年代也说过,学习中要“攻书”,把书本上艰深的问题看作敌人的堡垒,坚决攻下来。

董必武在诗中曾写道:“学习当如卒过河。

”也是提倡用进攻精神读书。

集中表达了这一观点的还有叶剑英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4、乐此不疲
东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临朝处理政务,从早忙到晚,还经常将文武大臣们召来讲论经书义理,直到半夜才休息。

皇太子劝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精神,优游自宁。

”光武帝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