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
摘要: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完成各项科研、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保障。
本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0引言。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完成各项科研、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保障。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用于科研、行政管理;其价值大到几万元、上百万元的仪器、设备设施,小到几百元的办公用品。
其主要特点为:①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
即从社会范围来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布在非生产领域,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②使用目的的服务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作用在于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效益;③补偿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后形成的消耗只能来源于财政的事业经费预算支出。
1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1“重投资,轻管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不同程度吃“大锅饭”的问题,平时只关心固定资产物质形态的使用,没有把固定资产同时作为价值形态来进行管理。
1.2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由于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不能及时作相应的调整或收回资产,使固定资产不知去向,固定资产在财务账上反映也不及时、全面,有的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多年财务账上尚没有反映,有的早已报废却仍挂在财务账上。
不少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有多少心中无数,虽经多次清查仍摸不清家底,前清后乱,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1.3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往往带有人为因素,要么符合领导的意思,要么符合部门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
一方面事业经费紧张,另一方面却有许多闲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
1.4对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作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到位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产权不清,经营活动无偿使用国有固定资产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事业单位依托自身的行政职能,办起了各种经济实体,把事业性质的土地、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长期无偿地供经营单位使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固定资产转移手续;有的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后,实体单位不提或少提折旧,使得经济实体成本费用核算不实,造成国有资产受益的流失。
2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共同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固。
定资产管理必须确立以“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开展清产核资,对所有家底进行全面彻底清理。
并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思想指导下,统一思想认识,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