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榜样示范作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预防干预等。
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意象极为关注。当个体不能接受自己的身体意象时,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
在未婚大学生中,性行为大多为两性之间的一些边缘性性行为,如爱抚、接吻、拥抱等,也有部分学生有性交行为,很容易给当事人造成诸多心理压力,严重的也会导致心理问题。
与性有关的不适应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网络成瘾
攀比心理
由于大学生不规律的作息和不科学的用网习惯,大学校园已然成为网瘾的重灾区,大学生在遭遇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就业危机等时,往往把网络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导致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如今大学生受到当今社会的影响,私人消费中的品质、形象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不仅好奇心强、追求个性独立,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模仿和从众心理,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存在虚荣攀比消费的念头,容易冲动,为满足一时的消费欲望而进行网络贷款。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01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和疾病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彼此交叉重叠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
也有学者把这 个连续体分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因素不仅是健康和疾病的可能后果,也可能是导致健康和疾病的原因。
焦虑症
神经症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
抑郁症
恐怖症
疑病症
神经衰弱
强迫症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
偏执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三、心理异常的类别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已基本成型。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人格特质。
人际关系及人格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性意识的困扰
对自己身体意象不适应
性行为困扰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意识困扰。
延缓偿付期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二、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学校环境的变迁
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生活习惯的变化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
一是当地的学习尖子入学后不再是优等生;二是学习方法不当等造成的学习困难。
南、北方学生的换位就学等带来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并非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二、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围墙效应
大学校园压力包括学习压力、个人压力和消极生活事件,校园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
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
发展性目标: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补救性目标:对少数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是治疗性的和矫正性的。
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
当前目标:针对大学生个体当前存在的问题,开展及时的心理疏导,以解除当事人即时的心理困扰;长远目标:往往涉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障碍,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多样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防重于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4
3
2
5
1
6
7
平等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自我教育的基本构成分为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控自我三个部分,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大学生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自我,促进人格的完善。
自我定向是青年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某种社会职业的选择,个人终生目标及其展望的形成以及人生观的建立,通常需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的自我定向会陷入混乱。
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Biblioteka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人格中的不完满
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并对此做出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
其他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为此,从教育者的角度说,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又可以分为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当然,这两种区分本身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分类
环境应激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不适应
自我发展的不适应
自我定向混乱
作为同辈中的佼佼者,步入大学后很自然地会设计出完美的自我和美好的未来。然而现实的种种障碍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
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自我意识增强,并有着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同学顾此失彼。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人格完整独立
智力正常,认知完整
积极的自我观念
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4
3
2
5
1
6
7
面对并接受现实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
不健康
既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化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