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2016届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
1.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会使癌变细胞失去转移能力,能避免癌细胞扩散.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A.RHOGD12基因可缩短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B.RHOGD12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C.RHOGD12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DNA复制受阻分裂停止
D.RHOGD12基因表达产物可能促进癌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的合成
2.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若在植物细胞中表示细胞壁,是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B.抗体、呼吸酶的合成与结构②有关
C.③表示的物质运输作用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胞吐
D.某些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结构④的功能有关
3.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分子是蛋白质,由浆细胞分泌
B.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膜表面不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免疫应答中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在土壤中呈随机分布
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存活年龄分布状况
C.根据年龄金字塔可以知道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
D.不同种类动物的出生率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5.科研人员研究植物生长不同阶段体内的各种激素的作用,所得部分结果如表:
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种子发芽+ + ﹣+
花芽形成+ + + + +
果实生长+ + + +
器官脱落﹣﹣﹣+ +
衰老﹣﹣﹣+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据表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B.种子发芽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只有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在器官脱落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起抑制作用
D.在植物生长的各阶段均起促进作用的是乙烯
6.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某植物(二倍体)幼苗尖端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B.正常情况下该植物性成熟后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D.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4分)
7.图甲表示茶树细胞中的某一结构,图乙是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请回答:
(1)图甲所示生理过程是,磷脂分子参与了图中结构的合成(用字母回答),该结构产生的NADPH、ATP在碳反应的过程中被消耗;若要制备图甲悬浮液使用蔗糖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2)据图乙分析可知:当CO2浓度为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度较敏感,一般温带植物在0℃下光合作用可能十分微弱,也可能.
(3)对茶树修剪整形可提高产量,这主要调整了(填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8.药物A能促进干细胞增殖,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活细胞中的某种物质能将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并沉淀在细胞中,死细胞无此功能;可通过仪器检测到蓝紫色物质的光吸收值,活细胞数与光吸收值成正相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药物A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鼠胚胎干细胞悬液(含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全部营养物质)、3。

0mg/ml药物
A、适宜浓度的MTT溶液、培养瓶等所需材料和用具.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MTT溶液对细胞生存的影响,通过仪器检测蓝紫色物质光吸收值的具体过程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浓度为1.5mg/ml药物A;
②取三组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悬液,编号甲、乙、丙,;
③用移液管分别吸取适量且等量培养瓶中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摇匀,测定各组的光吸收值,再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活细胞计数,并记录;
④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⑤,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请以柱形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3)该实验的目的是.
9.图为某家族甲(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乙(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两种遗传病家系图,其中Ⅱ3不含有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Ⅲ9的基因型为,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
(2)若Ⅲ8与一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患有乙病的女性婚配,请用遗传图解分析他们子女的可能情况.
(3)若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病因可能是LDL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转录产生的
改变,翻译出了异常蛋白;也可能是基因不能导致LDL受体减少.高胆固醇血症(“属于"或“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医学发展,该病患者得以生存和生育后代,此现象称为.
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会使癌变细胞失去转移能力,能避免癌细胞扩散.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
A.RHOGD12基因可缩短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B.RHOGD12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C.RHOGD12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DNA复制受阻分裂停止
D.RHOGD12基因表达产物可能促进癌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的合成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恶性肿瘤的防治.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解答】解:细胞癌变后,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使癌细胞易于扩散转移.根据题干信息可知,RHOGD12的基因会使癌变细胞失去转移能力,由此可推知RHOGD12基因表达产物可能促进癌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的合成.
故选;D.
2.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若在植物细胞中表示细胞壁,是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
B.抗体、呼吸酶的合成与结构②有关
C.③表示的物质运输作用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吞、胞吐
D.某些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结构④的功能有关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其中①表示细胞膜,②表示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各种细胞器,③表示载体蛋白,④表示受体.
【解答】解:A、若题图中的①是将植物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则该结构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A错误;
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过程中与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多种细胞有关,呼吸酶属于胞内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过程中与内质网无关,B错误;
C、题图中的③表示载体蛋白,其运输方式有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而胞吞、胞吐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胞吞和胞吐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题图中的④是受体,能识别相应的激素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控,D正确.
故选:D.
3.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体分子是蛋白质,由浆细胞分泌
B.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膜表面不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免疫应答中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当相同再次侵染机体时,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的过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物质;当相同再次侵染机体时,记忆T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T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应答.
【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A正确;
B、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因此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检测的是病毒侵染的靶细胞,B错误;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膜表面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被效应T细胞识别,C错误;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只具有产生抗体的作用,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D错误.故选:A.
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在土壤中呈随机分布
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的存活年龄分布状况
C.根据年龄金字塔可以知道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
D.不同种类动物的出生率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概念的理解:
①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即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形式.
②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解答】解:A、蚯蚓包括许多种,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
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该种群内的存活年龄分布状况,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B错误;
C、根据年龄金字塔可以知道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C正确;
D、不同种类动物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种群,D错误.
故选:C.
5.科研人员研究植物生长不同阶段体内的各种激素的作用,所得部分结果如表:
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种子发芽+ + ﹣+
花芽形成+ + + + +
果实生长+ + + +
器官脱落﹣﹣﹣+ +
衰老﹣﹣﹣+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据表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B.种子发芽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只有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在器官脱落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起抑制作用
D.在植物生长的各阶段均起促进作用的是乙烯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分析表格:在种子发芽时,起作用的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在花芽形成时,起作用的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在果实生长时,其作用的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在器官衰老和脱落时,其作用的是脱落酸和乙烯.
【解答】解:A、在种子发芽时,起作用的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在花芽形成时,起作用的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在果实生长时,其作用的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在器官衰老和脱落时,其作用的是脱落酸和乙烯.由此可见,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A正确;
B、在种子发芽时,起作用的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B错误;
C、在器官衰老和脱落时,起作用的是脱落酸和乙烯,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起抑制作用,C正确;
D、根据表格显示,乙烯在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和衰老过程中都起了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B.
6.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某植物(二倍体)幼苗尖端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B.正常情况下该植物性成熟后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D.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

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长短,因变量是染色体加倍率,从曲线走势可以看出,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的延长,染色体的加倍率上升.
【解答】解:A、根尖处只有分生区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能够加倍,其它部位染色体不能加倍,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该植物性成熟后能产生2n种配子,n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B错误;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C正确;
D、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3%时,处理时间2d和6d的加倍率相等,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4分)
7.图甲表示茶树细胞中的某一结构,图乙是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请回答:
(1)图甲所示生理过程是光反应,磷脂分子参与了图中ABC 结构的合成(用字母回答),该结构产生的NADPH、ATP在碳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中被消耗;若要制备图甲悬浮液使用蔗糖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
(2)据图乙分析可知:当CO2浓度为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呼吸速率较高.植物光合作用对温度较敏感,一般温带植物在0℃下光合作用可能十分微弱,也可能完全停止.
(3)对茶树修剪整形可提高产量,这主要调整了生长素(填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所示生理过程是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反应阶段,其间有水的光解、还原氢和ATP的生成,其中A是叶绿体外膜、B是叶绿体内膜、C是类囊体薄膜、D是叶绿体基质.
据图乙分析,温度为15℃时,温度低,酶活性低,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题干所述三个温度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都不高,而28℃条件的呼吸逮率明显大于20℃和15℃,所以28℃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条件下的.
【解答】解:(1)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水的光解、还原氢和ATP的生成,为光反应阶段,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磷脂分子参与了图中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 类囊体薄膜结构的合成,NADPH、ATP在碳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中被消耗;若要制备图甲悬浮液使用蔗糖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避免叶绿体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
(2)当CO2浓度为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28℃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物光合作用对温度较敏感,一般温带植物在0℃下光合作用可能十分微弱,也可能完全停止.
(3)对茶树修剪整形可提高产量,如摘除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发育成侧枝,这主要调整了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
(1)光反应 ABC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
(2)呼吸速率较高完全停止
(3)生长素
8.药物A能促进干细胞增殖,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活细胞中的某种物质能将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并沉淀在细胞中,死细胞无此功能;可通过仪器检测到蓝紫色物质的光吸收值,活细胞数与光吸收值成正相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药物A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鼠胚胎干细胞悬液(含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全部营养物质)、3.0mg/ml药物
A、适宜浓度的MTT溶液、培养瓶等所需材料和用具.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MTT溶液对细胞生存的影响,通过仪器检测蓝紫色物质光吸收值的具体过程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浓度为1。

5mg/ml药物A;
②取三组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悬液,编号甲、乙、丙,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

5mg/ml、3mg/ml药物A,甲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用移液管分别吸取适量且等量培养瓶中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MTT 溶液,摇匀,测定各组的光吸收值,再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活细胞计数,并记录;
④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⑤重复步骤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请以柱形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3)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浓度药物A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1、分析题目可知,药物A能促进干细胞增殖,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活细胞中的某种物质能将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并沉淀在细胞中,死细胞无此功能;可通过仪器检测到蓝紫色物质的光吸收值,活细胞数与光吸收值成正相关.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浓度药物A 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干细胞增殖的情况可以通过蓝紫色结晶光吸收值多少来衡量.
2、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另外为了避免实验的误差,和减少实验误差,所以重复实验,多测几次数据,求平均值.
【解答】解:(1)②实验设置应遵循对照原则,所以取三组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悬液,编号甲、乙、丙,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

5mg/ml、3mg/ml药物A,甲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前2组进行对照.
③活细胞中的某种物质能将MTT还原成蓝紫色结晶并沉淀在细胞中,死细胞无此功能;可通过仪器检测到蓝紫色物质的光吸收值,活细胞数与光吸收值成正相关.因此,用移液管分别吸取适量且等量培养瓶中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MTT溶液,摇匀,测定各组的光吸收值,再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活细胞计数,并记录.
⑤为了避免实验的误差,和减少实验误差,所以重复步骤③,多测几次数据,求平均值.
(2)由于活细胞数与光吸收值成正相关,可预测实验结果如图:
(3)药物A能促进干细胞增殖,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本实验自变量为两种浓度药物A,因变量为干细胞数目,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浓度药物A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故答案为:
(1)②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5mg/ml、3mg/ml药物A,甲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适量适宜浓度的MTT溶液
⑤重复步骤③
(3)
(3)验证不同浓度药物A对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9.图为某家族甲 (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乙(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两种遗传病家系图,其中Ⅱ3不含有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Ⅲ9的基因型为bbX D X D或bbX D X d,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0 .
(2)若Ⅲ8与一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患有乙病的女性婚配,请用遗传图解分析他们子女的可能情况.
(3)若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病因可能是LDL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转录产生的mRNA 改变,翻译出了异常蛋白;也可能是基因不能表达(或转录、或翻译)导致LDL
受体减少.高胆固醇血症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医学发展,该病患者得以生存和生育后代,此现象称为选择放松.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题图:3号、4号都患甲病,生有正常女儿9号,则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4号都不患乙病,生有患乙病的儿子8号,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Ⅱ﹣3不含有乙病的致病基因,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解:(1)根据试题分析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9号不患甲病,有患乙病的哥哥,9号基因型及概率为bbX D X D、bbX D X d.Ⅱ3不含有乙病的致病基因,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女儿,不可能患乙病,故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0 (2)Ⅲ8患乙病,不患甲病,其基因型为bbX d Y,一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患有乙病的女性的基因型为bbX D X d,二人结婚子女患病概率为,遗传图解如下:
(3)若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病因可能是LDL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转录产生的mRNA 改变,翻译出了异常蛋白;也可能是基因不能表达(或转录、或翻译)导致LDL受体减少.高胆固醇血症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医学发展,该病患者得以生存和生育后代,此现象称为选择放松.
故答案为:
(1)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bbX D X D或bbX D X d 0
(2)
(3)mRNA 表达(或转录、或翻译) 不属于选择放松
2016年6月2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