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每日新闻20120912
中国平安历年体育公益大事件

平安体育公益事业大事记1997年1月,中国平安全资收购了深圳市足球俱乐部,并更名为深圳平安足球俱乐部。
深圳平安也成为了全国首家由金融机构经营的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参加了1997年甲B联赛,并在当年成功冲上甲A联赛。
2002年平安足球队开始在甲A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联赛半程冠军,并最终获得联赛亚军。
2006年,中国平安聘请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王励勤为品牌代言人,并在全国开始推出了“和谐社区,健康家园”主题系列体育健康活动,该活动通过平安在全国的分公司网点,邀请当地客户以及大众参加健康跑、健康讲座等多种丰富形式,持续六年共吸引近百万人参与。
2007年,中国平安聘任“飞人”刘翔出任公益大使,同平安一起继续投身到平安希望小学、低碳100等公益项目的社会推广中。
后续的“中国平安全民健康万人健步跑”活动陆续在全国50个城市展开。
每有一名参加者跑完全程,中国平安就以参加者的名义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20元人民币,总共捐出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支援希望小学建设与发展,使平安希望小学数量从原先的50所增加到100所。
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体育公益事业的完美融合。
2011年,平安产险成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保险领域唯一全球合作伙伴,为大会提供全方位专业的保险保障服务。
2013年,中国平安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在全国18个城市开展“第27 届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号召全民体育健身,将公益体育项目提升至新的高度。
2014年2月21日举行的中超联赛冠名签约仪式上,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宣布,经中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新的冠名合作伙伴,将获得2014年至2017年中超联赛四年独家冠名权。
这也是中超冠名史上时间最长的赞助企业,同时中国平安也成为中超历史上第一个金融类冠名品牌。
灾难无情-保险有爱

打给妻子的电话,竟成永别……
经公司紧急核实,丁先生为平安客 户。2003年投保公司平安鸿利险种, 保额1万元。7月21日晚,事隔2小时 后,公司即完成丁先生的身故赔付。
2012年7月21日晚,北京医院急诊科传 来丁先生家属尖锐的哭泣声。年仅34岁的 丁先生,开车至北京广渠门桥下,因暴雨积 水过深,车辆在水中搁浅,丁先生自救不及, 溺水身故。 丁先生妻子哭诉道:丈夫在车中被困, 车门无法打开,曾打电话向自己求救。没想 到丈夫的求救电话,竟成为永别……
客户正当盛年 1万元的保额 遗留的家庭责任
客户因公殉职,公司快赔36万
客户田先生,为北京某区的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北京7.21特大暴雨事 件中,不顾个人安危,疏散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因公殉职。 公司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事件后,迅速展开客户信息核查,经查田先生, 40岁,为公司客户,先后于2002年和2006 年投保公司世纪理财、智富 人生、附加意外等险种,保额共计35万余元。 经查符合保险责任后,公司迅速向田先生保单受益人支付保险金35.9 万元。
田先生虽已牺牲,依然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将自己的爱留给父母、妻儿
பைடு நூலகம்
同一个城市 同一场意外 不同的选择 巨大的差异
他遗留的,只有悲痛
他遗留的,除却悲痛 还有自己的责任和爱
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与保险行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与保险行业发展的案例研究保险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之一,保险行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以中国平安公司为例,深入探讨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的案例,以及其对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平安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在中国保险业具有重要影响力。
作为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提供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车险等多种保险产品和服务。
中国平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保险服务。
二、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平安好医生在金融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平安积极探索并推动着保险行业的发展。
其中,平安好医生是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的经典案例之一。
平安好医生是一款集健康资讯、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程序。
平安好医生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医疗与健康服务生态圈。
用户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
平安好医生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智能辅助诊断,使用户在面对一般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三、中国平安金融科技创新对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平安金融科技的创新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运用科技提升服务体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中国平安能够更加高效地提供保险服务并满足客户需求。
金融科技创新使得保险行业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务体验。
2.降低保险风险:保险行业一直面临着风险管理的挑战,而金融科技的创新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好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具。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中国平安能够精准评估风险,并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确的保险政策。
3.拓展保险市场:金融科技的创新为保险行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与移动支付、电商等领域的合作,中国平安能够将保险产品更好地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保险行业的市场渗透率。
平安投资富通事件

浮亏230亿急躁平安的方向之困作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典范,平安亏损为后继效仿者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事实上,平安三驾马车—保险、银行、投资仍快速行进在混业经营的监管真空带上,马明哲一路扬鞭疾进,能平稳停靠吗?投资240亿亏损230亿,迄今为止中国最大一单“抄底华尔街”的金融交易宣告触礁,中国平安(行情股吧)如今正处在一场漩涡之中。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因而被网民诟病为“最不合格的投资家”。
急躁冒进的中国平安为何出师未捷?平安200多亿巨亏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谁将对此负责?作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典范,平安亏损为后继效仿者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事实上,平安三驾马车—保险、银行、投资仍快速行进在混业经营的监管真空带上,马明哲一路扬鞭疾进,能平稳停靠吗?富通门始末9月底,当华尔街还在激烈辩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时,次贷危机(聚焦美国金融漩涡)引发的“海啸”已横跨大西洋(行情股吧)蔓延至欧洲大陆。
第一个被“海啸”淹没的是业务纵横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金融巨头—富通集团—同时波及到投资富通的更多金融集团,其中中国平安首先触礁并宣布终止投资富通。
不过,这时平安的已经付出惨重代价。
时间推回到2007年11月,中国平安以196亿购入了荷兰与比利时的合资公司—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
不久,中国平安继续增持富通集团4.99%股份。
投资总计花去240亿元。
此举被众多投行机构评为战略性抄底,甚至认为平安“捡了大便宜”。
2008年3月,双方签署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平安拟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元人民币)收购富通旗下资产管理公司50%的股权。
4月2日,双方达成合资协议。
富通集团是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
中国平安是一家以保险、银行、投资三位一体的综合金融集团,分别在中国香港和内地上市。
平安方面称,购入富通就是看中了富通“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
自平安2006年收购深圳商业银行以来,银行业在平安集团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已达10%,对富通银保交叉销售的混业优势,平安早已心生羡慕。
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为“中国平安”,A股证券代码为“601318”,成为A股第二保险股,申购平安IPO所冻结的资金达到1.1万亿人民币。
其A股发行价为33.8元,最终发行规模为11.5亿股,募集资金388.7亿元,不仅成为A股市场发行价格最高的金融股,还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网上申购中签率仅为2.3%。
2006年2006年8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股权,取得一张全国性的中资银行牌照。
尽管此前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
由于深商行拥有银监会授予信用卡业务许可,故收购深圳商业银行将为平安集团提供涉足信用卡业务的理想机会。
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2004年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
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目前市值已逾100亿美元。
随后,中国平安相继入选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成份股,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
11月,公司又因上市运作的上佳表现,荣获全球著名的《投资者关系》杂志(Investor Relations Magazine)颁发的2004年亚洲区“新上市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奖。
2004年2月1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平安与汇丰联合收购的福建亚洲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
同年,平安银行获准将总行迁至上海,并设立福州分行。
2004年12月1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中国保监会的验收,核准开业。
同年9月,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备。
2004年9月17日,中国平安全国客户服务及后援技术中心项目工程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区开工奠基。
2004年11月10日,平安人寿行销支援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结合公司业务流程和IT业务系统,通过事件提醒、新闻公告、查询中心、行销支持、早会经营、互动园地六大模块,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紧密结合的网上专业服务平台,为营销队伍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援。
(保险知识百科)2012年保费收入1.55万亿

(保险知识百科)2012年保费收入1.55万亿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2012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数据。
数据显示,2012年保险业资产总额为7.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29%。
此外,2012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5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2年,财险实现保费收入5330亿元,同比增长15.4%;人身险原保费收入1.0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人身险保费收入中,寿险保费收入为8908亿元,同比增长2.44%;健康险保费收入为862.8亿元,同比增长24.7%;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5.58%。
银行系险企去年高速增长/从2012年全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看,寿险第一梯队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陷入“滞涨期”。
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等7大寿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分别为3227亿元、934.6亿元、1287.7亿元、977亿元、615.8亿元、640亿元、36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28%、8.24%、3.1%、-9.4%、-9%、15.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传统保险大户集体滞涨的同时,寿险业的新秀们开始粉墨登场。
其中,“银行系”和“地方实力派”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银行系”保险公司在2012年保费收入增速“飞快”。
其中,银行系保险公司中的佼佼者建信人寿全年保费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358%;农银人寿(原嘉禾人寿)保费收入为41.5亿元,同比增长31%。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年11月以来,工银安盛人寿保费收入增速较快。
其中,去年11月单月保费收入8.2亿元,相当于该公司2011年半年的保费收入;2012年12月单月,实现保费收入14.56亿元,几乎相当于该公司2011年全年的保费收入。
按此增速看,其2013年实现保费收入进入寿险保费排名前十有较大可能。
不过,从2012年的经营情况来看,寿险排名第十的中邮人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81%,依旧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
平安投资富通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6收购目的的选择不适当或不实际
平安集团向海外开展并没有错,但这次投资 收购富通的目的定得太高,想借富通投资这一 平台迅速成长为国际资产管理的集团公司,是 很不实际的目的。事实上,平安与富通之间并 不存在互补优势,富通集团本身的定位就混乱, 它不会也更不可能成为平安的走向海外的平台 或者“垫脚石〞。由于收购目的不实在际,失 败也是迟早的事。
2. 对风险的预测和可行性研究不够。
决策根据可靠和内容真实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根底。尤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量信息 中难免鱼龙混杂,假如不认真地去伪存真,就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中国平安以 亿元收购富 通,短短数月就深度缩水,这是盲目投资得到的惩罚。和中国平安一样,我国金融企业投资 决策失误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例子并不鲜见。中国平安投资富通失利 ,就是因为调查研究不 够,没有真正弄清投资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富通是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可在知名 的背后 ,掩盖着因投资美国债券带来的宏大亏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比利时?晚报? 就曾发表过“富通的弥天大谎〞的文章,鞭挞富通弄虚作假,但这些并没有引起中国平安的 重视。凭虚假信息决策,岂能不受骗。
主要原因剖析
1. 指导层心态急躁,急于对外扩张,缺乏海 外并购经历。
2. 对风险的预测和可行性研究不够。 3. 受国际严重金融危机的影响。 4. 政治风险失控。 5.收购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不真实 6.收购目的的选择不适当或不实际 7.收购决策的判断不正确或不合时
1. 指导层心态急躁,急于对对称或不真实
尽管平安在收购之前进展了差不多一年的 考察,还聘请摩根大通作为独家财务投资参谋 进展评估,但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称,正面的信 息多,负面的信息少,有些重要的信息甚至向 投资者隐瞒了。比方,富通集团本来有大量资 产涉及美国次级债务,包括12300万欧元的债 务抵押债券(CDO)和贷款抵押债券(CLO),但 富通却向所有人隐瞒了其垃圾债券的危害,直 到东窗事发,其40亿欧元的亏空才公诸于世。
傅育宁带着两个秘密退休了

傅育宁带着两个秘密退休了2003年,平安保险积极准备上市,作为招商局孵化企业,招商局持有平安约14%的股份,谁都知道,上市意味着价值倍增。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招商局这个时候做出股份转让的决定。
更让人意外的是,接盘方是两家籍籍无名的私人公司,整体股权交易对价不到20亿元。
这注定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商业行为,按照同一时间汇丰入股平安的价格,招商局的持股价值高达70多亿元。
彼时,傅育宁担任招商局总裁,曾是荣毅仁助手的经济学家秦晓,担任招商局董事长。
七年之后,秦晓退休,傅育宁接任董事长一职。
更加无法想象的是,经过十多年发展,平安保险已成长为一个金融怪兽,市值超过1.4万亿元,招商局如果持股至今,价值将超过:1000亿元。
秦晓退休之后,长期蛰居香港和海外,面对外界质疑从未发声。
到了2014年,华润原董事长宋林案发,傅育宁充当“救火队长”,前往华润集团担任董事长至今。
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规定,央企领导退休年龄是60周岁,特殊情况可以放宽至63周岁,傅育宁在今年3月到了最高限年龄。
他在华润集团的接班人是总经理王祥明,后者去年从中建空降至华润。
傅育宁和王祥明的交接,也符合人事惯例:“扶上马、送一程。
”傅育宁罕见的先后掌舵了两家涉港央企,两个商业秘密中,一个是招商局出售平安的股份,而另外一个就是华润出售万科。
从2015年开始的“宝万之争”中,面对宝能、恒大、安邦对万科的争夺,华润集团摆出了与万科管理层对立的姿态。
不增持,不支援。
最终在深圳市政府斡旋下,华润卖出所持万科股份,每股交易价格是22元。
站在傅育宁退休的节点,万科股价要高出不少。
宝万之争中,华润置地真正的秘密,在于是否与宝能联手,这又牵扯出目前已加盟平安保险的吴向东,他曾是宝万之争期间,华润置地实质上的负责人。
傅育宁和吴向东似乎也不在一条心上。
吴向东去年离开时,曾给傅育宁和华润置地的同事们,发出了一份告别信:“今天我要奉劝大家绝不要轻易离开华润!除非优秀的人实在太多,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因故变成受气包、工作不开心了,这时候才可以考虑离开。
人险保险公司收购成功案例

人险保险公司收购成功案例导读:“深发展”证券简称于2012年8月2日改为“平安银行”,距今刚好4年。
这场轰轰烈烈的“平深恋”,是险企并购案例的另一个版本,最终以中国平安牵手深发展平稳过渡为结局。
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认购股份这场当时A股市场金额最大的金融并购案源起2008年7月23日。
当时有报道称,深发展控股股东新桥已经启动退出计划。
业内猜测中国平安可能接手部分深发展股份,但中国平安拒绝表态。
2009年6月8日,中国平安A、H股早盘临时停牌,深发展股票也同时停牌。
2009年6月12日,中国平安公告将最多认购深发展5.85亿股股份,并受让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持有的深发展股份5.2亿股,耗资不超221.27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成深发展最大股东。
据悉,中国平安的收购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
其中,平安人寿认购的资金全部来自自有资金和负债期限超过20年的责任准备金等保险资金。
中国平安最终获准以持有的平安银行约78.25亿股股份(约占平安银行总股本的90.75%)及现金约26.9亿元全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约16.38亿股股份。
本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公司共计持有26.84亿股深发展,占其总股本的52.38%。
至此,深发展成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同时,深发展将持有平安银行约90.75%的股份,平安银行成为深发展的控股子公司。
人事整合先行在合并的法律程序结束之前,平安银行整合了SDB的高层人员。
2010年5月26日,SDB董事会决定任命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为该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曾任平安银行行长。
2011年初,SDB和平安银行成立了工作小组,为两家银行的合并做了大量的策划工作,以便在监管部门批准后全方位推进整合。
合并的法律程序基本结束后,高层管理人员大换血。
2012年11月21日,平安银行公告称,银监会核准孙建一任平安银行董事长、邵平任平安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中国平安 感人故事

中国平安感人故事
中国平安是一个寿险、财险和银行业务为主的保险集团,而关于中国平安的感人故事是指那些与该集团有关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位感人的故事是关于中国平安员工为了救助一名听障贫困学生而展开的义务教育活动。
这个学生家境贫困,父母都是农民,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协助自己学习语言的先进设备。
中国平安员工得知后,毫不犹豫地自愿发起了捐款行动,并且为这位学生购买了特殊的听力辅助设备。
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展现了中国平安员工的关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个感人的故事是关于中国平安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贡献。
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企业,中国平安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捐赠了大量的医疗设备、物资和资金,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中国平安还设立了特殊的保险政策,为受到疫情影响的医护人员提供额外的保障。
这些举措展现了中国平安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关注,让人们为之动容和感激。
这些感人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平安作为一个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精神,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有爱的社会。
平安投连保险危机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最近十年中国保险市场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人寿保险市场,作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先锋一平安保险公司在这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营业收入达到618亿元,其中2000年lO月率先在国内推出的投资连结保险在这几年的平安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基于对中国大陆寿险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及公司的自身发展状况,2002年初平安提出了3—5年内进军世界500强、全球400优的一个目标。
然而随着2001年资本市场的收益大幅下滑,公司曾经热销的令竞争对手“胆战心惊”的拳头产品: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遭遇收益的滑铁卢,引发了消费者甚至与部分营销员对于产品、公司的信任危机,同时也暴露出公司在业务快速发展时掩盖的一些问题。
由投连产品所引发的危机加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平安的发展速度在进入2002年以来大幅减慢,“投连危机”是每一个平安人不得不面对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亲历这场危机的平安人中的一员深感有必要思索、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选择这个课题的初衷。
本人试图通过对于投连危机整个事件的回顾分析和总结出投连危机的原因进而结合与公司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
首先通过对于投资连接保险产品本身的特点分析、推出背景及危机所表现出的现象引出它的原因分析。
然后着眼于整个危机事件的外部环境影响发现出它的外部原因: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竞争对手恶意竞争、商业社会诫信危机、不成熟的投资风险意识。
接下来结合公司的内部管理分析危机管理、营销管理、执行能力三方面的因素。
进而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围绕危机管理能力、调整营销策略、建立执行文化三个层面提出危机的应对对策。
如果平安能够很好解决投连危机对于其他国内的企业应该说是一个良好借鉴,并为企业将来更大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投资连结保险:危机管理;服务营销:执行文化AbstractInrecentyears,Chineseinsuranceindustrieshavebeengrowingrapidly.especiallyinlireinsurances.AsthepioneerofChineseinsuranceindustries,PingAn.hasachievedmuchprogressinyearswiththetotalrevenueOf61.8billionRM瞎.Itmustascribeintheimportantroleoftheinvestment—linkedinsurancewhichWasfirstlyintroducedintothemarketbyPingAninOctoberof2002.Intheconsiderationofgoodexpectationsforthedomesticdemandandtheself-development,PingAnraisedagoalinthestartof2002withGlobal500whichmustbeaccomplishediIl3-5years.However,asthegreatdeclinationindomesticcapitalmarket.theinvestment.1inkedinsurance,thebest.selling,whichevershockedPingAn’Srivals,metwithitsWaterloo.ItarousedagrcattrustcrisisamongmanyconsumersandsomesalesagentstowardsPingAn,meanwhile,uncoveredsomeproblemswhichhadbeenalwayshiddeninPingAn’Sfastgrowing.ThiscrisisandmoreintensecompetitionhavesloweddownthepaceofPingAnsincetheyearof2002.Investment-linkedinsurancecrisishasturnedouttobeaPublicfoCUSwhichallthePingAnagentsdohavetofaceuDto.SoitiSnecessaryandurgenttoponderthisproblemandseekproperresolutionforevermemberofPingAn.Theauthorretrospectedinvest.1inkedinvestmentcrisisanddigsoutthereasonsforit.Furthermore,heattemptedtocomeupwithsomeresolutionsandmeasurestosolvethisproblemthrou曲combiningindividualknowledgeofmanagementandthepracticalconditionsofPingAn.Firstly,heraisedsomePhenomenathatthebackgroundandreasonsarousedtoleadtoanalyzethisreasonthroughanalyzingitsdistinctfeatures.Secondly,focusingtheexteriorimpacts.findouttheexteriorfactors.Theyare-theconsecutivedepressincapitalmarket,untruthfulremarksfromthepress.illcompetitionfromtherivals,businessreliabilitycrisisandundergrowingconsCienceofrisks.Thirdly,heanalyzedthemanagementofcrisis,marketingmanagement,andexecution.Further,heraisedsomemethodstoconfrontwi也thecrisisonthebaseofabovethreefactors.ItwillbeexampleforotherlifecompaniesifPingAnsolvethisriskcrisis.Astheresult,agoodtoensureagoodandstablecircleongrouchofPingAninsurancecompany.Keywords:Investment—linkedLifeInsurance;CrisisManagementServicesMarketing;ExecutionCulture知识水坝为您整理大连理工大学MBA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第七组:平安银行投资富通事件

美好“邂逅”
富通集团公司以银行和保险业务为主,在业内被称为“银保 双头鹰”,而其投资管理公司在与前荷银资产管理业务合并 后,拥有2450欧元的管理资产,这些让一直寻求打造保险、 银行和资产管理三大核心业务的中国平安羡慕不已。 中国平安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以保险为主,银行业务虽然有利 润贡献,但占整体利润的比重有限,资产管理对平安来说更 是全新的开始,因此投资富通集团及富通投资管理公司,既 可以获得投资收益,也能够获得技术,加速实现平安的金融 集团之梦。 自从2007年4月10日富通创出29.58欧元的新高以来,因次级 债问题富通已连续四个月下跌,这也为中国平安提供了并购 的绝佳机会。
平安银行投资富通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公司介绍 事件回顾 失败原因分析 总结启示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一、中国平安简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 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 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业务为 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
集团。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二、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
政府收购
富通集团卷入金融危机后,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政府在9月29日宣布联合出 资112亿欧元,持有富通集团下属富通银行在三地49%的股权
被强行出售
随后荷兰政府、比利时政府和法国巴黎银行未经富通股东的投票擅自出售了富 通旗下的部分业务
资产弱化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三、原因分析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一、全球金融风暴大背景
•
虽然不少人鼓吹趁次贷
危机和金融危机到海外抄底
平安保险公司的寿险小故事

平安保险公司的寿险小故事
在平安保险公司,有一位叫小李的客户经理,他的工作是帮助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寿险产品。
有一天,小李接到了一位老年客户的电话,询问他是否可以购买一份寿险保险。
小李问了一些问题,了解到这位客户已经退休多年,儿女已经独立成家,所以他想为自己的余生做一些打算。
小李向这位客户介绍了平安保险公司的长寿保险,该保险可以为客户提供经济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承担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这位老年客户很喜欢这个方案,但他有一个问题:如果他在购买寿险后不幸去世,他的妻子能否得到保险金?
小李耐心地解释说,如果他去世,他的妻子将可以获得保险金。
但是,如果他比预期更长寿,保险公司将会继续支付保险金,以确保他的妻子在他去世后能够继续得到经济支持。
这位老年客户很满意这个答案,并决定购买这份寿险保险。
他感谢小李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释,让他的余生更加安心。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平安保险公司不仅提供高质量的保险产品,还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权益。
客户经理不仅要了解产品知识,还要有耐心和真诚的沟通,以帮助客户做出最好的决策。
- 1 -。
新闻报道真实中国平安保险案例500字

新闻报道真实中国平安保险案例500字2019年9月,一辆载有多名中国籍游客的旅游大巴在美国犹他州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导致4名中国游客死亡,26名中国籍游客受伤。
事故发生后,涉事旅行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多家保险公司立刻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海外救援。
而平安产险,便是首个赶往现场援助伤者的保险公司。
这也体现了平安保险的强救援能力,给了投保人一份安心。
(图为平安产险海外救援服务人员率先抵达犹他州,探望ST GEOGRE医院6名中国籍伤者)
美国当地时间9月21日20点(飞机落地时间),平安产险海外救援服务人员率先抵达美国犹他州。
作为首家赶赴美国当地援助、
慰问的保险机构,平安产险看望了在ST GEOGRE医院的6名中国籍伤者,并协助伤者与医生沟通伤情,补办入院手续,提供陪伴和翻译服务。
同胞们走到哪里,平安保险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不论多远,祖国,都在身边。
平安产险提供的保险服务,除涵盖意外、医疗等保障外,也包含医疗转运和送返、费用垫付担保、亲属探访、翻译、法律援助等多项救援服务。
一方面,平安产险针对境外旅游险的关键服务能力搭建覆盖全球的救援网络,实现24小时响应;同时针对客户在境外医疗理赔不便、被盗窃后出行受阻以及独自出行出险后无人照料等痛点,平安产险推出医疗费用境外直赔、现金递送和陪同翻译等服务。
另一方面,平安产险搭建了线上救援派工平台,通过理赔小程序可实现客户在微信端一键线上报案,并可支持境外使用国际长途电话和微信语音报案咨询。
这一系列举措,都大大提高了平安产险海外救援服务的效率和内容,为中国公民走出去提供全球性救援服务。
马明哲吐苦水震惊众险企-平安利差损高达800亿

马明哲吐苦水震惊众险企-平安利差损高达800亿马明哲吐苦水震惊众险企平安利差损高达800亿2009-12-19 01:03:57来源: 经济观察报(北京)跟贴7 条手机看股票马明哲在保监会内部会议上大诉苦水,他坦陈平安人寿的利差损余额接近800亿元人民币,希望新会计准则实施时能有一个过渡机制,以缓冲不利影响。
此后,原定12月中旬发布的新会计准则至今尚未出台。
知情人士称,马明哲的斡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经济观察报12月19日讯平安人寿净资产正负仅在一线之间。
11月中旬的一天,中国保监会召集全国各大保险公司一把手开闭门会,商讨财政部即将发布的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细则文件。
中国平安(行情股吧)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说出的一番话,使得举座皆惊。
“他在保监会大吐苦水,称平安的利差损有800亿,一下子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一位与会人士说。
沉寂多年的利差损保单遗患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按此计算,平安人寿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出现负资产。
而此时,平安仍处在收购深发展的关键时期。
翌日,各保险公司紧急下令其投资总监抛售中国平安股票,平安股价开始连续数日大幅下跌,成交量成倍放大,引致证券交易所的有关人士致电保监会询问异动原因。
中国平安,一场不为人知的紧急斡旋开始了。
负资产风波“祸患”肇始于10年前的高额预定利率保单。
1995-1999年,中国处于降息周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度低至1.98%。
保险销售人员每逢降息前便大肆销售保单,各家保险公司的销售额突飞猛进,但随之而来的是高额的利差损——这些保险公司以高额预定利率售出保单,但其投资收益却远低于预定利率,由此造成的亏损额急速上升。
平安人寿是当时市场中风头最劲的公司之一。
那时候蒙受的利差损失至今影响没有消除。
平安人寿现在每年还需为此计提数十亿的资金作为寿险责任准备金。
而财政部即将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可能使这种影响一次性放大。
12月8日,一位保监会的知情人士称,新的会计准则拟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以15年期国债利息加风险溢价为基准,约 4.17%-5.25%之间。
保险业大事件案例

保险业大事件案例
1.中国平安上市:2004年,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保险业第一家上市的公司。
上市后,中国平安的市值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2. 中国保险监管改革:2010年,中国保险监管机构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原来的保险监管委员会,设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改革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3. 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保险公司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公司的资产价值大幅下降。
然而,中国保险公司通过分散投资风险和保险产品创新等方式,避免了重大损失。
4. 江苏连云港港口爆炸:2019年3月21日,江苏连云港港口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多家保险公司在事故处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受灾企业提供了保险理赔服务。
5. COVID-19疫情: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范围内的保险公司都受到了影响。
一方面,疫情导致了一些保险理赔风险,如旅游保险、商业中断保险等;另一方面,疫情也催生了新的保险需求,如医疗保险、生命保险等。
保险公司通过灵活的产品创新和理赔服务,为疫情期间的客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1 -。
平安总部裁员计划

平安总部裁员计划
8月27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告其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A股股份,这意味着中国平安承诺的A股回购计划已启动。
公司首次回购共购得57万股A股,已支付资金总额近3000万,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51.19 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51.96 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传言,平安人寿将精简架构,从总部到机构裁员30%,总部70个团队将裁成40个,去掉超30名A类员工,销售区域或将五变三,南区和西区撤销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此事项公司管理层内部有商议情况,但计划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未定案。
中国平安方面表示,后续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回购报告书》实施本次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平安与慕尼黑再携手 进军可再生能源保险业

平安与慕尼黑再携手进军可再生能源保险业
9 月8 日,中国平安宣布与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解决方案,成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再生
能源企业的保险产品。
据悉,目前有关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部分项目已确定,平安和慕再将很快
推出首批保险产品和服务。
平安与慕再专门成立了项目团队,以加强对企业大规模及资金集中的可
再生能源技术项目化解风险的能力。
这些保险产品将使得制造商、运营商、EPC 合同方及投资者能限定风险,并在财务危机发生时能受到保险保障。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董事长兼CEO 孙建平表示,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保险解决方案不仅丰富产品种类,还帮助平安成为中国第一的绿色保险
公司。
慕再将为平安提供此领域内的全球专家技术和网络。
慕再开发并销售可再生能源保险保障目前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慕再
已经看到中国对这种独特可再生能源保险解决方案的需求在提高,通过和平安
的合作能使中国当地太阳能板制造商向本地保险公司申请这种独特的保险保
障。
慕再董事、亚太区主管Ludger Arnoldussen 称。
来自平安的数据显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件数正逐年快速递增。
而
据国际能源署(
而第一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的欧洲险企英国RSA 保险集团9 月6 日宣布落户南京,其专注的核心领域也包括可再生能源险。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行业的制造大国。
2010 年,中国在新能源和技术研究领域的投资超过500 亿美元,并且中国计划在2020 年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平安每日新闻——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二日(声明:以下新闻为媒体报道,不代表每日新闻编辑者立场)目录页数政经要闻 (2)稳增长政策为何见效慢(上海证券报) (2)平安新闻 (4)【集】平安为儿童普及安全教育(中国保险报) (4)【寿】平安人寿“爱在金秋.社区行”关爱活动启动(上海商报) (6)【集】平安希望小学支教活动正式启动(重庆时报) (7)【产】改善全案周期平安产险简化服务举措提升理赔时效(经济导报) (8)【银】深发展与平安联姻推出积分可充值中石化加油卡(千龙网) (10)【银】深发展整合后新银行从此走上“高速公路”(千龙网) (11)【银】深发展更名整合后综合金融使命仍继续(千龙网) (12)【银】深发展与平安银行整合三步战略优化供应链金融(至诚财经网) (13)【证】个人询价首单鸣锣两大户3.7亿“打酱油”(每日经济新闻) (14)保险 (16)【产】【国寿】国寿财险为环中国自行车赛护航(中国保险报) (16)【集】【瑞再】瑞再报告:低利率影响保险投资收益(中国保险报) (17)【监管】保监会设定大病保险准入门槛偿付能力至少150%(上海证券报) (18)【监管】中国保监会召开全国财险工作座谈会(中国保险报) (20)【行业】“银行系”险企保费逆势上扬(金融时报) (22)银行 (25)【招行】深化渠道革命马蔚华冲浪互联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5)【国开行】国开行发起首只中法国家级基金首期1.5亿欧元(第一财经日报) (28)【农行】农行上半年新拓展“千百工程”客户1170户(金融时报) (30)【工行】工行“工银商友俱乐部”会员超500万(金融时报) (31)【工行】王希全担任工行副行长获银监会核准(和讯网) (32)【浦发】浦发250万支持儿童斜视慈善手术(新闻晚报) (33)【中信】朱小黄出任中信银行行长获银监会核准(和讯网) (34)【监管】银监会:下半年扎实推进平台贷风险管控(上海证券报) (35)【监管】央行:加强评级监管防止利益冲突(第一财经日报) (36)【监管】银行大佬建言转变监管思路关注“影子银行”发展(中国新闻网) (37)【行业】阿联酋银行在华首设机构中资行积极布局迪拜(21世纪经济报道) (38)【行业】外币存多贷少银行调低存款利率减负(证券时报) (40)【行业】投资提速8月新增信贷超预期(每日经济新闻) (42)【行业】中资银行国际化应注重策略选择(证券日报) (45)【行业】8月银联BCCI环比下降持卡人消费信心或受影响(和讯网) (46)投资 (48)【证】首次披露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年度情况证券业协会:将重点推进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国证券报) (48)【证】吴利军:依法合规是上市公司生命线(中国证券报) (49)【证】姜洋任证监会副主席张育军任证监会主席助理(中国证券报) (51)【证】欧阳泽华:并购重组审核拟与股票异常交易挂钩(中国证券报) (52)政经要闻稳增长政策为何见效慢(上海证券报)刊登时间:9/12/2012易宪容看最新公布的数据,不仅PMI下行突破了经济景气红线,而且PPI、进口等数据都逊于预期。
那么,该如何评估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不对称减息、通过公开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企业减税、节能家电下乡补贴、上调养老金、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及批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马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效果?刺激政策在当前情形下还能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这都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实体经济的情况来看,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持续下行,这种态势可能要到四季度才见底,市场对实体经济前景悲观情绪正在升温。
比如彭博社最近对847位分析师及交易员所做调查显示,全球不少投资者正逐渐对中国失去信心,约四分之一受访者预测,未来一年中国市场表现将位列全球最差行列,对中国市场看空比例也创两年来的新高。
这与2008年下半年有根本的差别,当时整个世界都把中国看成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火车头。
那么国内企业及国外投资者为何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如此没有信心?笔者估计,可能最大的问题是,2008年下半年来那一轮经济V字型反弹,给当前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所以,消化这些严重的后遗症,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
换句话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个重大转折期,特别是“去房地产化”战略转折期,不经过这种转折,中国经济要走出增长下行的困境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转折期中,许多行业的产能全面过剩,企业亏损严重乃至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及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传统的财政激励政策或货币政策逆转,那么,在房地产市场性质没有转变的情况下,住房投资投机者又会涌入市场(请注意如果没有事中与事后限制,购买一套住房同样可能是投资,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没有联通,要识别购买住房者是在投机还是消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住房投机者可以在不同地方都只购买一套住房,在统计报表上根本无法辨别这种住房是自住还是投资),房地产价格又可能重新上涨。
这就是早几个月国内不少城市住房出现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效用自然大打折扣。
因为,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尽管外需疲弱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早几年以高房价拉动的经济增长或经济“房地产化”所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从早几年的情况来看,房价快速飙升或暴利不仅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资源都竞相进入住房市场,而且还使得国内相关行业与企业投资快速扩张(比如钢铁与建材等),从而严重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
因此,只要住房市场调整或房价下行,无论是房地产快速扩张还是其他行业的快速扩张所导致的后遗症立即就会显现出来。
因此,对于当前市场的房价不仅不能让政策刺激反弹,而且要通过调整回到理性。
比如,尽管住房销售在5、6月有所好转,但今年1至8月的住房销售面积完全改变早几年持续增长上行的格局而下降超过了5%,国内住房市场面临着严重的“去库存化”风险。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很快就影响到钢铁、水泥、建筑材料、铁矿石、煤炭、电力等行业的产量严重过剩,由这些行业的产量过剩又很快延伸到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
可以认定,PPI之所以创下34个月来的新低,就是这种严重的产量过剩所导致的结果。
这就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最大的症结。
如何来解开这个症结?当前政府的思路是希望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不失为一种办法,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拉动整个经济增长,而且也是化解当前钢铁、建筑材料、电力等行业产能过剩的途径。
但是,这种政策思路仍然没有走出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的路径,与市场化的自下而上的途径有不小的距离。
因为,要让当前中国经济真正实现根本性转折,就得通过市场化的自下而上路径,通过市场有效竞争,让落后的产能与企业淘汰掉,让好的企业发展起来。
而要做到这点,在外需增长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就得真正把国内最大潜在需求挖掘出来。
而当前中国最大的潜大需求是什么?就是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
早几年,这些需求被错误的房地产政策完全挤出或排挤出了市场(国内85%以上的居民没有支付能力进入当前价格的住房市场),以至于完全把现实需求转变为潜在的需求。
而现在要把这种潜在住房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就得对把住房的投资与消费两重性捆绑在一起导致短期内严重内在矛盾的住房政策作重大调整,对住房制度以及相关金融、信贷及税收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而不是那种由少数职能部门闭门造车的方式形成住房市场的长效机制,真正释放居民住房的消费需求。
这才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方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返回平安新闻【集】平安为儿童普及安全教育(中国保险报)刊登时间:9/11/2012□本报记者康民9月10日,经过3个小时车程,记者一行来到北京远郊的深山里。
在这里的房山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中国平安以“专注,为明天”为主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儿童安全教育”互动课。
“7·21”房山特大洪水自然灾害的惨痛经历,使更多人意识到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风险,而掌握必要的生存自救知识非常重要,这对于抵御能力差的小朋友来说,其紧迫性尤为突出。
中国平安品牌部副总经理李金苗强调,孩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险企在市场经营的同时一定要履行社会责任,此次2012平安希望小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对于平安来说责无旁贷。
安全教育生动有趣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国内著名少儿安全自救专家王大伟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了安全自救的互动式课程。
现场安全自护模拟操的培训,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寓教于乐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李金苗表示,希望通过孩子带动家庭乃至全社会对儿童安全的广泛关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采访中,多名小学生向记者高兴地说,这么好玩的安全知识培训,让自己一下子就明白了碰到坏人该怎样应对。
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校长张进新兴奋地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用了——不仅是同学们、同时也令学校方面了解到了面临自然灾害及社会安全危害时,如何指导孩子们自救,提高了所有人的安全自救意识。
培训课后,中国平安向孩子们捐赠了200册《儿童安全自救》。
支教与赠送保险在“专注,为明天”——2012平安希望小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暨支教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向此次房山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的首批支教志愿者授予志愿者旗帜。
仪式上,20名志愿者在旗下庄重宣誓,并在旗帜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将于9月10日起分3批进驻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支教。
除此之外,为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及孩子的活动环境,中国平安还向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捐助了1万元校园维护基金和价值3万元的教学用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活动正值教师节,中国平安还为蒲洼乡平安希望小学全体教职员工捐赠了总保额近1500万元的“教职员工校方责任保险”,为那些在艰苦环境下仍旧热衷于教育的教师们提供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平安还向16名特困学生捐助了助学善款,李金苗说:“公司务求从硬件与软件、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共同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据介绍,中国平安希望小学支教行动自2007年以来,共招募约1527名爱心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帮助约20982名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更美的风景,学会爱和分享。
2012年以“专注,为明天”为主题的中国平安希望小学支教行动已陆续在云南、重庆、甘肃、河南、贵州等25个城市的平安希望小学开展。
返回【寿】平安人寿“爱在金秋·社区行”关爱活动启动(上海商报)刊登时间:9/11/2012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正式启动“爱在金秋?社区行”活动,该活动通过唤起人们的爱心,关爱自己、关爱家人、关爱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市民投入到爱心慈善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