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物理核心考点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物理核心考点试卷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某款磁吸手机支架是在支架和手机背面贴上带有磁性的薄膜,利用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使得支架与手机之间的压力变大,从而增加手机与支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防止手机从支架滑落。
某同学将手机支架竖直固定放置,当用力F1向上拉手机时,手机恰好可以不向下滑动;手机支架水平固定放置,当用力F2水平拉手机时,手机恰好向右滑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已知手机与支架间的动摩擦因数,则手机与支架之间的吸引力为( )
A.B.
C.D.
第(2)题
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倾角,其底端与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位置D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
质量为2m的小球A和质量为m的小环B(均可视为质点)用的轻杆通过轻质铰链相连。
B套在光滑的固定竖直长杆上,杆
和圆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过轨道圆心O,初始轻杆与斜面垂直。
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A,假设在运动过程中两杆不会碰撞,小球能滑过D点且通过轨道连接处时无能量损失(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从小球A由静止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和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B.刚释放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C.小环B速度最大时轻杆弹力为
D.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第(3)题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家做家务时,沿轻质推杆方向斜向下施加力,拖把受到的杆的推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拖把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拖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推力F的大小为()
A.B.
C.D.
第(4)题
某同学某次骑行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该段骑行过程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该爱好者的位移为
B.该爱好者的平均速度为
C.该爱好者骑行最快时内通过的路程为
D.本次骑行过程的快慢程度无法通过位置-时间()图反映
第(5)题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用长度均为的轻杆通过光滑较链与C球连接,通过外力作用使两杆并拢,系统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某时刻将系统由静止释放,A、B两球开始向左右两边滑动。
已知A、B两球的质量均为,C球的质量为,三球体积相同,且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系统从静止释放到C球落地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C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C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D.A球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第(6)题
一根轻杆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轻杆处于静止状态。
一个穿在杆上的小环从杆的顶端匀速滑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所受的压力变大B.地面所受的摩擦力变大
C.墙壁给轻杆的弹力变大D.地面给轻杆的作用力变小
第(7)题
物理学中物理定律最终都能用数学公式表示,等式两端量纲(单位)必定一致。
量纲分析就是在保证量纲一致的原则下,分析和探求物理量之间关系。
已知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表达式为,推理可知式中J的国际制单位为()A.J B.C.D.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撑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如左
图所示。
该共振筛的共振曲线如右图所示。
已知增大电压,可使偏心轮转速提高;增加弹簧的劲度系数,可减小筛子的固有周期。
现在,在某电压下偏心轮的转速是。
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降低输入电压B.增加输入电压C.更换劲度系数更大的弹簧D.更换劲度系数更小的弹簧第(2)题
如图所示,一绝缘圆环水平放置,圆心为O,其上放置四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这四个点电荷处于互相垂直的两直径的两端,一直径两端的电荷均为正电荷,另一直径两端的电荷均为负电荷。
直线为圆环的中轴线,且两点关于O点对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点的场强相等
B.将某一试探电荷沿中轴线从O点移到点,所受电场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中相邻两点电荷间的圆弧中点处电势均相同
D.两正电荷所在直径上以O为对称中心的两个点的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第(3)题
2023年10月6日,在杭州亚运会女子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决赛中,中国队驱动总质量约1200kg(含人)的龙舟以4分51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拉桨对船做正功,加速;回桨对船不做功,减速。
若10个划手一直保持最大输出功率划船,观测发现从静止开始的启动过程中每个划手划了8桨,船前进了20m,船速达到3.5m/s,之后保持3.5m/s的平均速度直至结束,设船受到的阻力恒定,每次拉桨过程做功相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阻力约为397N B.船受到的阻力约为3970N
C.全程每个划手大约划了150桨D.全程每个划手大约划了212桨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和开关、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
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其中、、、、、。
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数字)。
位置B C D E F
速度__________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图2)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 )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的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______。
第(2)题
实验小组利用光电门和数字传感设备设计了一个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集成框架,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两个光电门,都可上下移动;框架的竖直部分贴有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直接读出两个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x1和x2;框架水平部分安装了电磁铁,将质量为m的小铁球吸住。
一旦断电,小铁球就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传感器即可测算出速度大小v1和v2。
多次改变两个光电门的位置,得到多组x1和x2、v1和v2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线,得出图线的斜率为k。
(1)需要提前向数字传感器输入小球的直径d,当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算出的速度v=______。
(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用k表示)。
(3)若选择刻度尺的0刻度所在高度为零势能面,则小铁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机械能表达式为______(用题于中
的x1、x2、m、v1、v2、k表示)
(4)下面哪个做法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______
A.两个光电门尽量靠近
B.选用大小相同,但密度小一点的铝球
C.在集成框架上加装水平仪,确保刻度尺测量的是竖直高度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固定在轻弹簧两端的物体B、C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C靠在光滑挡板上,物体A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3m/s与B正碰并瞬间粘在一起,一段时间后C离开挡板。
已知A、B、C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3kg,求:
(1)A与B刚刚碰撞后的速度大小v1;
(2)从A与B刚刚碰撞后到C刚离开挡板的过程中,求挡板对C的冲量I;
(3)C离开挡板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第(2)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反冲实验。
将一铝管水平放置在固定支架上,铝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处用橡皮塞堵住,初状态铝管内封闭有压强为p0、温度为T0(热力学温度)的气体。
橡皮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铝管下边距地面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
用酒精灯加热铝管,橡皮塞与铝管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橡皮塞被封闭气体快速推出后,水平飞行距离为x1,铝管反冲,水平飞行距离为x2,铝管与支架间摩擦、封闭气体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求:
(1)管内气体温度至少升到多少才能把橡皮塞推动;
(2)橡皮塞冲出过程中,管内气体对铝管至少做了多少功?(忽略此过程中橡皮塞对铝管做的功)
第(3)题
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实验授课中,进行了水球光学实验。
某同学在观看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后,找到一块横截面为环形的玻璃砖
模拟光的传播,如图所示,玻璃砖的内径为、外径未知。
一束单色光在截面上的A点以的入射角射入玻璃砖,在玻璃砖内壁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
(1)玻璃砖外径
(2)若玻璃砖对光线的折射率,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当i为多少时,在A点的折射光线恰好与内径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