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为了保障校园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疏散设备的设置与管理
1. 校园内应设置完善的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防火门、防火卷帘、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
2. 疏散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和保养。
3. 各类疏散设施应明确标识,设置在易于发现、易于操作的位置,并保持畅通无阻。
4. 校园内不得堆放杂物、设备、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设施使用的物品。
5. 疏散设施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三、安全疏散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1. 疏散设施的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2. 疏散设施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疏散设施的使用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完好、功能正常。
4.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应迅速启动疏散设施,引导师生安全疏散。
四、安全疏散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1. 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疏散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对疏散设施进行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功能是否正常等。
3.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疏散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4. 检查记录应完整、详细,并存档备查。
五、应急演练与培训
1. 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疏散逃生、灭火、急救等。
3. 演练过程中,应确保疏散设施的使用正确、安全。
4. 应急演练结束后,学校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责任追究
1.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 对未履行安全疏散设备管理职责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对在安全疏散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