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问题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经济
495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问题与思考
曹 兰 杨凌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
摘要:通过调整招商引资模式,地方政府来适应当前国家经济新政策以及如何应对未来经济发展新变化,增强地方政府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挑战的弹性能力,最大化降低招商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施办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针对性风险问题提出如何改善地方政府招商工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弹性能力;经济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5-0495-01
在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背景之下,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需求,解决新弊端带给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制约,提升原有招商引资策略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条件下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才能最终实现达到中国经济发展新要求。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存在问题
1.地方政府对于招商项目选择的盲目性
为实现国家对地方政府年度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必须每年完成一个年度的招商指标要求。

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要求,而在当前经济发展压力下,没有充足的招商项目供地方政府选择,势必导致地方政府不再注重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导致低效益项目的流入,最后极大的限制地方政府给优势项目的资源规划。

另外,地方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对于自身在招商工作中所起到地重要作用不能有清晰的认知,混淆政府与签约企业在招商过程中地职能问题。

2.旧招商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背景要求
为了适应新常态“求稳”的发展策略,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招商的新需求,旧常态下所诞生的旧招商策略已经无法有效调整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也就是说,招商策略已经出现了落后的趋势,既没有了解到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在这种要求下,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作出的相应的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样就会导致,招商工作的开展寸步难行。

另外,在地方政府进行招商过程中,所采用地招商策略十分单一,这就导致在面临不同地招商问题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无法应对实际情况做出改变。

3.招商工作审查工作制度存在严重问题
审查工作在社会的任何层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来说,是其工作开展得根源保障,几乎决定了招商工作开展的最终结果。

但是在当今项目急缺的经济条件以及政府对于招商指标的过分追求,常常会发展出这样一种情况,在招商过程中,即便是出现了违反地方政府招商规定的行为,也都置之不理,甚至会出现突破政策底线的情况;地方政府不良招商氛围的打造,即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收益,但是长远来看,必定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另外,在招商过程中同样存在,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大幅存在让税让利等恶性竞争现象。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完善策略
1.清扫招商项目,达到招商精准化要求
由于存在未完成招商指标而签约的低甚至无经济效益的招商项目,所以应当先进行当地所有招商项目的清扫工作,完成资源统计、分类,整理,留出更多资源来与高端产业达成合作关系,进而提升地方经济。

另外,重新评估招商项目的效益水平,对地方资源进行统筹在册,搞清楚自身招商优势,从而提升招商的签约率;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新的招商思考模式,确保招商项目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需要;每个地区都有支柱产业,招商项目的倚重要依据地区的支柱产业来,确保项目具备竞争力,不脱离地区支柱产业,保证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形成地方经济的大融合。

2.在求稳的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招商策略
新常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状态,其核心是“稳“,所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理解透彻”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状态。

招商引资作为地方上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推动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

牢记经济绿色发展观念,不盲目追求地区经济增长,着重于地区经济”稳“增长,引进现代先进技术产业,例如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发展绿色经济理念,推进地方经济模式从旧常态条件下向新时代新常态的重大转变。

另外,为了应对不同招商情况,地方政府也应当采用多种招商策略共同发展,避免单一或者专门型的招商策略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

3.深抓审查工作漏洞,完善审查制度
地区招商工作几乎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降低招商工作中的风险系数尤为重要,需做到审查工作漏洞严抓,依据新常态背景下的新要求重新完善地区招商审查制度。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摆正新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态度,做到不无意义追求引资规模,签约项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另外,升级招商工作评价指标,按照新常态下可持续的稳发展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性原则的重要性,重新定义确定包括招商规模在内的所有指标,确保指标内容既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违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招商引资所应该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益,必须对签约方进行严格制度考察和工作要求,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要部署策略。

三、结语
中国经济结构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由一个相对快节奏的发展转变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相对慢的经济发展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个地区经济结构、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对于招商项目选择的盲目性、招商引资工作接洽人员工作素质存在问题、旧招商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背景要求、招商工作审查工作制度存在严重问题。

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清扫招商项目,达到招商精准化要求;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素质培养工作;在求稳的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创新招商策略;深抓审查工作漏洞,完善审查制度。

通过一系列招商工作调整举措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升地方经济硬实力,真正落实招商工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董泉明.浅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69-70.
[2]苏兆阳.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指标体系框架重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470-472.
[3]汪晓舲.地方政府政策对招商引资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9:55.
作者简介:曹 兰(1979-),女,陕西宝鸡人,杨凌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经济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