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版戏曲年画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版戏曲年画的趣味性
董惠宁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中国传统年画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祭祀,是绘画中一门独特的艺
术形式。
它是我们先民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对自然的认识与心灵幻想相结合的产物。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戏曲与年画共同孕育于高度发展的汉唐文化之中,形成于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里。
由于它们先天秉性的相似,明清之际,双方相互影响,不断对话融合,其同走向辉煌。
戏曲年画又称戏出年画,曾被称为“最有学问的年画”。
在中国悠久的、以农耕为主的世俗生活中,底层广大民众没有多少文化,戏曲说唱的感染力无形中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
戏曲演出是动态流动的,本身受时空的限制,而戏曲年画的固化形式则不然。
过年时,家庭中每年一更换随处张贴的年画,可以与人们常年相伴。
当人们耳濡目染戏曲年画中的角色,津津乐道戏曲里的内容、情节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便潜移默化地世代传承下去。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
”人们喜欢戏曲题材的年画,就是因为它有戏和充满“趣味”。
一般年画艺人部选择当时名伶的拿手好戏,当场描下感人最深的情节和优美的表情身段,画成底稿带回作坊,反复修改刻印而成。
戏曲年画不但精要地叙述了戏曲故事的情节,还细致地描绘了舞台上色彩缤纷的人物形象和身段架式,使观者如临其境.回味无穷。
【总页数】18页(P112-129)
【作者】董惠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8.3
【相关文献】
1.朱仙镇古版年画中五色审美的偏色研究 [J], 周跃西
2.图像史书r——《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出版杂记 [J], 姜彦文
3.古版年画《四美图》之研究 [J], 周亮
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古版年画珍本》(11卷)编辑出版纪实 [J], 刘姗;
5.年画:最深入民间的戏曲图像——以戏曲为本位对年画的研究 [J], 朱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