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攻略 电子题库第一部分 专题三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广东专用).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攻略 电子题库第一部分 专题三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广东专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解析:选B。

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4价硫氧化为+6价,A正确;根据H2O中氢、氧原子个数比的关系,Na与H2O反应不可能生成O2,B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铜氧化为+2价,自身被还原,可能生成CuS,C正确;酚酞遇碱变红,而Cl2能与碱反应,也能与H2O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D正确。

2.(2011年南昌高三模拟)下列物质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对它们有如下的推断:
①X不可能是单质;
②X一定是化合物;
③若n=2,则XYn+1可能是FeCl3;
④若n=1,则XYn可能是NO。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③④ D.③
解析:选D。

置换反应的概念: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则X可能是单质,①②错误;将③代入正确;若XYn为NO,NO与O2化合生成NO2,但是NO2无法通过化合反应生成NO,④错误。

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FeSO4
C.NaOH D.BaCl2
解析:选B。

由现象“丁滴入乙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推断丁一定是NaOH,乙为Al2(SO4)3,丁滴入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甲为BaCl2,丙为FeSO4。

4.(2011年广州高三第二次模拟)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C是一种单质,D是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C是盐、D是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A是强酸,B是盐,则反应后可能有强酸或弱酸生成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

此题可采用举例法:如反应:CO+H2O(g)===H2+CO2,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
;CO2+2NaOH===Na2CO3+H2O,反应生成盐和水,且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但此反应既不是中和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B、D错误;Ba(NO3)2+H2SO4===BaSO4↓+2HNO3,CaCO3+2HCl===CaCl2+CO2↑+H2O,故C项正确。

5.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X一定为H2SO4 B.Y一定为K2CO3
C.Z可能是氯水 D.M可能为FeSO4
解析:选A。

五种物质中只有K2CO3与另外四种物质反应,Y一定是K2CO3,B项正确;H2SO4能与BaCl2、K2CO3反应,氯水能与K2CO3、FeSO4反应,故H2SO4、氯水分别是X、Z中的一种,A项错误,C正确;FeSO4能与BaCl2、K2CO3、氯水反应,BaCl2能与H2SO4、K2CO3、FeSO4反应,故FeSO4、BaCl2分别是M、N中的一种,D项正确。

6.(2010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XYZA.NaNaOHNaHCO3B.CuCuSO4Cu(OH)OCO2D.SiSiO2H2SiO3
解析:选C。

A项中NaHCO3→Na、B项中Cu(OH)2→Cu、D项中SiO2→H2SiO3通过一步反应都难以实现;而C、CO、
CO2之间的转化是中学阶段重要的三角转化。

二、双项选择题
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2+、Ba2+、CO、SO,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B.100 mL溶液中含0.02 mol CO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解析:选AB。

步骤(1)中加入AgNO3溶液,能与Cl-、CO、SO生成沉淀;能与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气体的只有NH,且n(NH)=0.04 mol;能与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有CO、SO,分别生成BaCO3、BaSO4,而BaCO3能溶于盐酸,BaSO4不能,故m(BaSO4)=2.33 g,n(SO)=0.01 mol,m(BaCO3)=6.27 g-2.33 g=3.94 g,n(CO)=0.02 mol,B正确;不能确定步骤(1)是否有Cl-,C错误;CO、SO与Mg2+、Ba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故一定有K+,A正确。

8. A、B、C、D、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

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A不可能是金属
B.由C生成D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
C.A生成C肯定属于离子反应
D.B和E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
解析:选AC。

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只有非金属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A项错误;物质C、D都是氧化物,中心元素在两氧化物中价态肯定不同,在转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电子转移,B项正确。

由非金属单质生成氧化物的过程,无离子参加反应,C项错误;此元素若为氮,则B为NH3,E为HNO3,可生成NH4NO3,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
9.如下所示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元素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

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突破口是“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J为HNO3,L为NO;由FeS2和O2的反应可知①为工业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则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根据题意: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知I为Al,由反应⑦联想到铝热反应,则G单质为Fe,M为Fe(NO3)2或Fe(NO3)3,由L为NO说明④是以HNO3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则M只能为Fe(NO3)2,F为Fe2(SO4)3,E为Fe(OH)3。

答案:(1)四 Ⅷ (2)1∶2 (3)③ (4)3Fe2++NO+4H+===3Fe3++NO↑+2H2O (5)Fe2O3+3KNO3+4KOH
2K2FeO4+3KNO2+2H2O
10.物质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物质I的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B、C、D、K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单质,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J: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常状况下,若1 g C气体在B气体中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 kJ热量,则2 mol 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4个原子构成并共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NH3,在工业上可由N2和H2两种单质化合而成,则物质C、D是N2与
H2的一种。

NH3可与O2在加热、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NO、H2O,G是无色液体,则G是H2O,J是NO;A、E、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三者均含有钠元素,只有2NaOH+Cl2===NaCl+NaClO+H2O符合反应①,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Cl2、H2,则A:NaOH,B:Cl2,C:H2,E:NaClO,F:NaCl,H:HCl,M:HClO。

答案:(1)Cl2 NO
(2)①Cl2+2OH-===Cl-+ClO-+H2O
②4NH3+5O24NO+6H2O
(3)2HCl(g)===H2(g)+Cl2(g) ΔH=+184.6 kJ·mol-1
11. 201 1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模拟?一定条件下,物质A~E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单质,常温下E为无色液体。

,?1?若A、C、D均含氯元素,C为氯碱工业的原料,D溶液具有漂白性,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溶液可使淀粉-KI溶液显蓝色,则D与KI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中所含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红色金属,B为某酸的浓溶液,D为可形成酸雨的无色气体。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mol 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D通入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的范围是
__________。

(3)上述(1)、(2)中的D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利用褪色后的溶液,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温下无色液体一般为H2O。

(1)A是单质且含氯元素,A为Cl2,C为氯碱工业的原料,应是NaCl,根据框图分析D应是NaClO,反应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生成I2,离子方程式为
:ClO-+2I-+H2O===I2+Cl-+2OH-。

物质C中含有Cl-,其检验方法为:取适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

(2)A为红色金属,推知A为Cu,D为可形成酸雨的无色气体,应为SO2,则B为浓H2SO4,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a mol的Cu与足量浓H2SO4反应生成a mol SO2,SO2与NaOH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SO3、NaHSO3,也可能是Na2SO3与NaHSO3的混合物,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的范围是a mol≤n(NaOH)≤2a mol。

(3)NaClO利用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性质稳定,而SO2的褪色原理是与品红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或光照等条件下易使其恢复原色。

答案:(1)Cl2+2NaOH===NaCl+NaClO+H2O 2I-+ClO-+H2O===I2+Cl-+2OH-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
(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a mol≤n(NaOH)≤2a mol
(3)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恢复红色,则是SO2使品红褪色,若溶液不变红,则是NaClO使品红褪色
12.A、B、C均为钠的常见化合物,在空气中露置均易变质,且A的变质过程中伴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已知C是一种消毒剂的有效成分,D、F为常见单质气体,E为主要的大气
污染物质之一,H溶液显强酸性,N溶液中的阴离子与H溶液中的相同。

它们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完成下列各题:
(1)检验A在空气中完全变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1 mol C参加反应,电子转移为________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4)鉴定H中两种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意中寻找突破口,C为钠的化合物且是一种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可推测C为NaClO;A为钠的化合物且变质时有颜色变化,可联想到Na2O2,则D为O2,F为Cl2,结合框图中条件及E的性质可知E为SO2,则B为Na2SO3,故A与B、
B与C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M为Na2SO4,N则为混合物(Na2SO4+NaCl);由E、F可知H为H2SO4与HCl的混合物,然后一一作答。

答案:(1)取A的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无气泡产生,说明已经完全变质
(2)2Na2SO3+O2===2Na2SO4
(3)SO+ClO-===SO+Cl- 2
(4)取H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