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张师赫;李宝银;林玉英;钟全林;程栋梁;徐朝斌;常云妮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22(29)6
【摘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实现景观格局优化的前提与基础,对于推动景观生态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改进景观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评价并分析了福建省2000—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探索性回归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福建省景观干扰度逐渐增强,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分
布特征。
2000—2020年福建省景观脆弱度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而西南部则呈增
加的趋势。
(2)2000—2020年福建省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042
增长至2020年的0.049,增加了16.7%。
至2020年,较高、高风险区面积增长1.8倍,并由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扩张;低风险区则减少至2000年的90%,主要分布在中北、中东部及其周围地带。
(3)GDP、常住人口及年均降水量对福建省
景观生态风险解释能力最强,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
GDP、常住
人口对福建省景观生态风险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年均降水量则起抑制作用。
为此,优
化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控制常住人口规模是福建省景观生态风险管理与优化的关键。
【总页数】9页(P174-182)
【作者】张师赫;李宝银;林玉英;钟全林;程栋梁;徐朝斌;常云妮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01
【相关文献】
1.基于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山区耕地安全格局变化驱动因素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为例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农安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风险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农安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5.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