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航
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策略
文|苗彩霞
在当今社会,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班主任肩负着关注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而“隐喻故事”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创新了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模式,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隐喻故事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它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来传递信息和情感,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连,用某一经验领域里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另一经验领域里的事情,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专业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律能力以及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塑造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其具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其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其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其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尤为重要。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班主任需要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

此外,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学校和社会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问题,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还需要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中阶段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LZ[2021]GH4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苗彩霞(1978—),女,汉族,研究生,中教一级。

178
二、班主任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策略
(一)以“隐喻故事”为引导,解析学生心理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可以运用隐喻故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通过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隐藏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层问题。

同时,隐喻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森林中的小路”的隐喻故事,通过描述一条小路的曲折和坎坷,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进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这条小路并不起眼,却通向未知的世界。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走过这条小路,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这条小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有时甚至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沿途有着分岔路口,每个路口都充满了诱惑和选择。

有时,人们会被分岔路口所迷惑,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前进。

在这条小路上,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有时是陡峭的山坡,有时是湍急的河流,有时是深不见底的沼泽。

但是,只要人们不放弃,勇敢地面对这些障碍,最终都能够克服它们,继续前行。

沿途的风景也各不相同。

有时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有时是清澈见底的溪流,有时是五彩斑斓的野花。

这些风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乐趣,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

在这条小路上,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是旅途中的伙伴,有的是竞争对手,有的是陌生人。

但是,只要人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最终都能够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听到这个故事,学生会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将这条小路与自己的成长过程相对应。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这条小路的曲折和坎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他们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如何通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克服这些困难。

通过这个隐喻故事,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想法,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学生也会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是常态,而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

(二)以“隐喻故事”为桥梁,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班主任可以通过隐喻故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讲述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想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隐喻故事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讲述一个关于“种子与土壤”的隐喻故事,通过描述种子在土壤中如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引导家长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关爱。

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在一个广袤的田野上,有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隐藏在土壤中,不为人所见,但是,它有着生长的渴望和力量。

种子在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慢慢地开始发芽。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因为种子必须克服重重障碍才能够破土而出。

种子需要面对各种挑战。

有时是干燥的土壤,缺乏水分;有时是坚硬的石块,挡住了生长的方向;有时是腐烂的有机物,带来了病虫害。

但是,种子只要坚持不懈,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都能够茁壮成长。

当种子终于破土而出时,它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颗小小的种子,而是一株充满生命力的幼苗,它开始在阳光和空气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和能量,不断地生长和壮大。

在这片田野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种子和幼苗,它们互相竞争着阳光和水分,但也互相支持和鼓励。

它们一起成长,一起面对挑战,一起开花结果。

“种子与土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颗种子。

我们隐藏在土壤中,不为人所见,但有着成长的渴望和力量。

我们需要克服重重障碍和挑战才能够茁壮成长。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了困难,最终都能够成为一棵强壮的大树。

同时,“种子与土壤”也提醒我们珍惜每个人的潜力和价值,让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那么如何将这个故事作为桥梁,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呢?
179
·心航
1.与家长沟通: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介绍这个隐喻故事,并引导家长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关爱。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2.分享隐喻故事: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分享这个隐喻故事,让学生了解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过程。

同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和关爱,以及如何通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克服困难。

3.家长参与: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建立家校合作机制: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册、设立家校联系热线等。

5.跟踪评估:班主任可以对家校合作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班主任也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根据以上步骤,以故事为桥梁的沟通方式可以很好地建立起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班主任通过讲述隐喻故事可以引起家长的兴趣和共鸣,其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教育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愿。

家校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三)创新工作评价,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开展以隐喻故事为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做好对班主任在其工作中的科学评价,因此,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班主任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科学评价体系还可以为班主任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见表1)表1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评价体系表
评价指标评价内容
教育目标
与计划
教育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
教育计划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教育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内容
与方式
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教育方式是否多样化和创新性?
教育活动是否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教育资源
与合作
是否充分利用和整合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是否与家长、科任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建立了有
效的合作关系?
是否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效果
与反馈
是否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是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解决?
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反馈机制,听取学生、家长和科
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是否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
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个人能力
与表现
班主任是否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是否表现出热情、耐心和关
注学生的态度?
班主任是否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
系,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是否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表1可以帮助班主任全面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优势和不足,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也可以使用这个表格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隐喻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和心理教育工作。

通过讲述隐喻故事的方式,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想法,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运用隐喻故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俐丽
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