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梅州市梅县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植物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若让Aa自交,所得后代(甲)表现型之比为2∶1;若让Aa与aa测交,所得后代(乙)表现型之比为1∶1。
若让甲与乙随机交配,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2
B. 乙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3
C. 甲与乙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占6/11
D. 甲与乙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占5/12
2. 下列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壁作为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对细胞起支持与保护作用
B.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C.高尔基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组成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在间期倍增
3.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2O)+O2CO2+H2O+能量
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相同
D.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
4. 下列各项所描述的物质肯定不含磷的是()
A.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物质
B.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
C.合成遗传物质所需的原料
D.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5. 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毁坏切叶蚁的菌圃。
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
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制约
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
6. 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能量金字塔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得到的能量效值∶蜜蜂发现蜜源时,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这属于行为信息
∶硝化细菌能将土壤的氨氧化成为硝酸,利用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糖类A. ∶∶∶ B. ∶∶∶
C. ∶∶∶
D. ∶∶∶
7. 下列表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路,其中胰岛素影响的过程是()
A. 抑制∶∶∶,促进∶∶∶∶
B. 抑制∶∶,只促进∶∶∶
C. 抑制∶∶,促进∶∶∶∶
D. 抑制∶∶∶,促进∶∶∶
8. 下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B. ∶在DNA中的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 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6个
D. DNA解旋酶作用于∶处的化学键
9. 如图是一位同学构建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模型,a、b、c、d分别代表细胞内的结构,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除图中结构外,与蛋白质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
B.图中的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c所示的结构在蛋白质分泌前后面积基本不变
D.a、b、c、d在成分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10. 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能产生四种配子的是()
A.ddTt
B.DDtt
C.DdTt
D.DDTt
11. 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替代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与磷同族),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的细胞膜以及脱氧核糖、A TP、DNA和RNA等物质中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思路
12.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受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初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肌细胞∶成熟的生殖细胞
A. ∶∶∶
B. ∶∶∶
C. ∶∶∶
D. ∶∶∶
13. 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肽酰转移酶能催化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键的形成,该酶是rRNA(RNA的一种)组成,用核酸酶处理该酶后蛋白质的合成受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肽酰转移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肽酰转移酶可能在核糖体上发挥作用
C.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RNA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肽酰转移酶在酵母菌中也应该发挥相同的作用
14.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和加酒所发挥的作用相同的是()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C.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D.促进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15.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没有变化
B.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C.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
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血浆pH在乳酸的作用下明显降低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A. B. C. D.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座山上的树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块草地上的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18. 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
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
C.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
D.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19. 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20.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也可以具有催化蛋白反应的功能
B. 酶促反应都伴随着ATP的合成或水解
C. 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A TP的合成
D.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一∶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细胞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细胞正在分泌某种分泌蛋白,写出该蛋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运输出细胞的“轨迹”:____________(用“→”和图中序号及字母表示),该过程中分泌蛋白共穿过____________层膜。
(3)图乙细胞中,囊泡可能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它是一种细胞结构,能依赖于其膜表面特殊的“识别代码”,准确地将物质运输到目的位并卸货,该“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4)细胞内发达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这对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
SARSCoV2感染宿主细胞并繁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表示过程)。
请分析回答:
(1)SARSCoV2表面的S蛋白作为抗原蛋白决定其侵染性。
∶表示在宿主细胞内病毒衣壳蛋白水解释放RNA,这与细胞中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作用有关。
病毒RNA通过∶合成RNA聚合酶,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_。
(2)RNA聚合酶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的过程有_____(填标号)。
(3)参照教材中中心法则图解,写出SARSCoV2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内的流动情况_____________。
(4)∶表示_______,子代SARSCoV2具有感染性需经过________(填数字)过程。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SARSCoV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宿主细胞
B.RNA聚合酶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C.∶需要宿主细胞内4种核糖核苷酸
D.S蛋白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E.抑制衣壳蛋白质的水解能阻止SARSCoV2的繁殖
23.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其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ACE∶蛋白)结合,从而进人细胞。
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的肺部细胞膜的ACE∶蛋白合成增多。
冠状病毒进入机体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导致肺部细胞受到T细胞严重攻击而受损,引起炎症风暴。
请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B细胞等细胞摄取,这些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___________________,并传递给___________________。
(2)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被激活的B细胞开始分裂
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再次遇到新冠病毒时能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3)炎症风暴属于免疫性疾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大量增加引起炎症风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题干信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提出降低低钠血症或低血压的中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24. 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
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
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
25.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以通过抽血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进行诊断。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清晨某人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2)乙图是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的淀粉等糖类物质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_____活动增强,它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加,一方面促进过程∶、∶的进行,及过程[∶]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过程[∶]_______________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着血糖浓度降低,____________的活动增强,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过程∶的进行,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 D
5. A
6. B
7. C
8. B
9. B
10. C
11. C
12. C
13. C
14. B
15. A
16. AC
17. BD
18. ACD
19. ABC
20. BC
21.
(1).高等植物细胞
(2).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
(3).∶→∶→e→∶→d→∶
(4).0
(5).∶∶∶
(6).蛋白质
(7).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2.
(1).溶酶体
(2).核糖体
(3).氨基酸
(4).催化RNA复制
(5).∶∶
(6).
(7).病毒RNA和蛋白质的装配过程
(8).∶∶
(9).DE
23.
(1).树突状细胞
(2).细胞表面
(3).辅助性T细胞
(4).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5).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
(6).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7).记忆B细胞
(8).自身免疫病
(9).细胞因子大量增加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其快速增多,攻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损
(10).阻止ACEII蛋白合成基因的表达,或注射与ACEII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识别功能或失去活性的药物v 24. 结合与移动
(4). Fe3+
(5).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6). 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7). C→A
25.
(1).∶
(2).∶
(3).胰岛B细胞
(4).胰岛素
(5).肝糖原和肌糖原
(6).肝糖原
(7).胰岛A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