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七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总述:从个体感伤到大生命关
怀
大背景叙述和个人见闻相互映照;叙 事、描写和抒情交叠,情感克制。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 从他人他物渐入。 皇甫谧《帝王世纪》:“董卓兴乱,大焚宫庙, 劫御西迁,京师萧条,豪杰并争。郭李之徒,残 害又甚。是以兴平建安之际,海内凶荒,天子奔 流,白骨蔽野。” 司马彪《九州春秋》:“李傕等相攻战长安中, 盗贼不禁,白日虏掠。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 麦二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尸秽满路。”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哭声,挥涕独不 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 听此言 。 特写镜头,戏剧对话,渐入内心感受。
张玉谷《古诗赏析》:“独就妇人弃子一事,备极 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顾,塞路死亡,不言自显。”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兵乱之后,其可哀之事 写不胜写,但用‘无所见’二字括之。则城郭人民 之萧条,却已写尽。复于中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 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 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它可知矣。”
应劭《风俗通义》:“桓帝元嘉中,京师 妇女做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 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 目下若啼痕;堕马髻者,侧在一边;折腰 步者,足不任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 忻。” “灵帝时,京师宾昏佳会,皆作魁櫑,酒 酣之后,续以挽歌。魁櫑,丧家之乐;挽 歌,执绋相偶和之歌。”
转笔,写个人遭际,叙述似平淡而实寓屈辱,含 悲叹之意。
《诗· 大雅· 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 方。”毛《传》:“中国,京师也。” 《诗· 小雅· 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 仇。” 孔融《答虞仲翔书》:“今睹吾子之治 《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但会稽之 竹箭耳。”
《青清陵上柏》:“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 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蔡琰《悲愤诗》:“卓众来东下, 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 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孓遗,尸骸相撑拒。马前悬 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 迥路险且阻。”
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慨叹,寓思国之情。呼应首句。
《诗经·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 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毛诗序》:“思治也。曹人疾其公侵刻, 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背景附录:
仲长统《昌言·理乱篇》:“以及今日,名 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 数„„嗟乎!不知来世圣人救此之道,将何 用也?又不知天若穷此之数,欲何至邪?” 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军谯令》:“旧土人民,死伤略尽。 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我凄怆伤怀。” 曹丕《令诗》:“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 万里,哀哀下民靡恃。” 曹植《送应氏》:“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 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二、疏解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
大处着笔,叙述当时之乱象。
附录:《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傕 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 藉。”“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 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魏书·荀彧传》注引《曹瞒传》:“强 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 迹。”
复弃中国去,委身事荆蛮
王粲《七哀》
从个体感伤到大生命关怀
一、解题 《乐府古题要解》:“《七哀》起于汉 末。” 《古今乐录》:“楚调曲有《白头行 吟》、《泰山吟行》、《梁甫吟行》、 《东武琵琶吟行》、《怨诗行》。其器 有笙、笛弄、节、琴、筝、琵琶、瑟七 种。” 《文选》六臣注吕向语:“谓痛而哀, 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 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