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漏损控制措施及其维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议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漏损控制措施及其维护
发表时间:2018-01-02T13:53:25.0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作者:王晓[导读] 同时要求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维护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漏损控制及其维护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是供水系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正常运行对城市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原因,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漏损控制措施及其维护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原因;控制措施;维护;
一、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原因的分析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用水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经常出现漏损现象,其原因有很多,比如供水管管道材质原因,部分企业为了使利益最大化,降低管材成本,采用质量差的管材,导致管网漏损;老旧管网更新不到位,使得管道结垢腐蚀严重,也是管道漏水原因;因季节变换温差变化较大,导致供水管网出现漏水;此外在供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接口安装不符合要求、导致管道开裂渗漏,有些管道不平直,存在很多接口处错转,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实施,从而为供水管网漏水埋下了隐患。

二、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控制的分析
1、供水管网工程漏损控制常用的措施。

具体表现为:(1)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

相关部门必须有计划的逐步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

在管网改造工程中应及时废除旧管道,对支管掐头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加强管网漏损的控制。

(2)供水管材的合理选择。

供水管材选择必须符合国家认定标准,目前国家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已提出推广使用新型管材,如PVC、PPR、PE等管材,该类型管材具有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耐压强度高、流体阻力小、耐腐蚀性强,不影响水质等优点,是供水管网的常用管材。

(3)不断强化测漏队伍的建设。

基于各种原因产生爆管(即明漏),可以通过即时抢修得以恢复,而另一部分由于地面结构原因,漏水从地下流失(即暗漏),这类暗漏隐藏性强、流水量大、危险性高且地下结构复杂给探漏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配备相关听漏仪等探漏设备,培养专业的探漏人员,以提高检漏率,减少水量漏失。

(4)加强管网工程施工管理。

管网施工要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要求,按施工规范标准施工,从管沟开挖、管网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沟槽的回填以及路面修复等等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

2、应用先进工艺加强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控制。

主要表现为:(1)充分应用噪声记录仪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控制。

噪声记录仪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组记录仪布设在目标调查区域内,其记录下的管网噪声数据可以通过现场下载或巡逻式(利用手持接收机,车辆经过每个记录仪时数据会自动传输到接收机上)采集回主机进行分析。

结合采集的数据与管网原始噪声数据及标准阈值的对比,从而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漏水。

(2)分区计量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漏损控制。

分区计量对主动监测管网漏损具有积极作用,其是指供水管网系统分区计量(DMA),其是将整个供水系统分级划分成若干个供水区域,通过在供水管网上安装流量计对管理区域内流进的自来水总量和贸易销售实际的水量实施量值的一种管理方法;应用所测得详实数据来了解和掌握区域内的供水量、需水量、漏失量、未收费水量等情况。

市政供水分区计量实施的步骤表现为:第一、依据各供水设施服务半径,以及居民用户的总量、管网建设情况的基本配置情况等,明确单位管长漏水量的考核指标,将其细化为DN≥100 mm 以上的每公里管道每小时平均漏水量指标,每万户居民漏损量指标,不同建设年限管网漏损指标,不同管材管网漏损指标等,使各区域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在对等的平台上进行比较。

第二、在确保供水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对供水网络的压力、流向、流速进行合理调整,并在远期供水管网规划中充分考虑分区计量管理的条件预设。

第三、以供水管网构成的骨架为主轴,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对各配水区域进行详细划分。

尽可能地利用供水网络内的天然屏障或市建设中后期形成的人为障碍作为分区的界限,做到边界清晰。

第四、合理选择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必须始动流速低、计量精度高且能实现双向计量;并且需要具备数字信号无线传输接口或配备有数字信号无线传输功能;能够满足恶劣条件下的防腐要求等。

第五、分区计量区域确定后,相关组织机构、人员就位,明确各部门职责;进行区域边界的清理以及区域内的各种数据、资料的整理。

第六、流量计安装调试后,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两次甚至多次分区;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查漏班组检测,抄表员进行二次抄见,管线巡查员沿线巡查等方式甄别原因并予以解决。

三、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维护
1、严格供水管网阀门的维护。

阀门是市政供水管网工程中的重要设备,在进行管道抢险维修时都需要关闭打开阀门,这样长时间多次使用阀门就容易造成阀门的松动甚至是损坏。

一旦阀门损坏了,就会导致水直接溢出或者水管堵塞爆裂,对市政供水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对阀门的维护及管理就很重要了。

(1)阀门巡检。

巡检人员定期进行阀门检修并做好记录,它的检修工作一般包括井内积水的排除问题、阀门井内淤泥的清理工作、阀门润滑工作等,一旦发现阀门有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并处理。

与此同时呢,供水管道的阀门应该使用质量较高的。

(2)大口径阀门。

在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主要干道上安装的都是大口径阀门,这对于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对于大口径阀门的管理没有到位,由于对它的开启关闭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是很多的。

大口径阀门一旦损坏,那么维修人员需要关闭的小阀门数量就会增加,维修时间就会增长,城区停水的范围就会扩大,对居民企业造成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大。

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制定了统一操作规程,规范了对它的管理,有效保障了大口径阀门的安全。

(3)阀门井的维护。

阀门井与阀门息息相关,它的好坏对阀门的影响是极大的。

对于阀门井的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日常维护、改造。

阀门井的日常维护也主要是依靠管道巡检员在巡检的时候将管道与阀门井一起巡查,发现有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2、加强供水管网线路巡查的维护。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道路改造以及地铁建设项目日渐增多,这些道路改变严重影响了地下供水管道安全运行。

为了保证供水管网安全运行以及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相关部门就成立了专业的管道线路巡检队,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及其他设施进行巡视和监护。

(1)巡检小组在其负责的区域进行每日巡检,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报告上级进行修复,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下。

对管道阀门、阀门井及消防栓等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处理。

(2)巡检小组应对每个供水管道、阀门做好日常巡检工作,并且做好巡检记录,为了日后工作有据可循。

(3)对于重点施工地点,部门应该安排专人进行巡检,重点监管,做好一切标示措施。

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联系,了解施工进展,在施工单位进行到危险地段时,应尽快移除地面重物,保证供水设施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市政供水管网工程规模日益增大,必须加强对其漏损进行控制,同时要求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维护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对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漏损控制及其维护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探析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防控措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4
[2]吴潇勇.分区计量法在城市供水漏损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7
[3]马海庆.城镇供水管网多措并举漏损控制措施探析[J].科技传播,2016
[4]王海燕.浅析市政供水管网漏损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