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题
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年。
A.170 B.170万C.70万—20万D.1.8万
2.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西亚地区B.北非地区C.南亚地区D.东亚地区
3、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是()。
A.中国河姆渡人B.中国半坡人C.印度人D.埃及人4.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古代埃及人B.古代中国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印度人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6.在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时期;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盘古 B.炎帝 C.禹 D.共工
7.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位于()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长江流域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越王勾践
9.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荷马史诗B.诗经C.道德经D.史记
10.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牧野之战D.葵丘会盟
11.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
12.被后世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赵孟頫
13.创作悲剧《窦娥冤》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B.颜真卿C.王安石D.苏轼
14.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的节日是()。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D.清明节
15.《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世袭制
16.《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17.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在巴格达;现在是哪国的首都()
A.伊朗 B.阿联酋 C.伊拉克 D.以色列
19.唐朝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20.与汉朝、唐朝同时代的两个帝国分别是()。
A.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B.阿拉伯帝国查理曼帝国
C.查理曼帝国东罗马D.东罗马查理曼帝国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将下列给出的朝代名称填在框架图中恰当的空格里;只写编号即可:(7分)
A、西汉
B、商
C、西周
D、秦
E、唐
F、北宋
G、南宋
夏东周东汉、三国、
元
2、读《隋大运河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问题一:大运河共分四段;以(①)为中心。
大运河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②)、(③)、(④)及钱塘江五大水系。
(4分)
问题二:请分别写出大运河流经的以下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河北省简称(①);江苏省简称(②)。
再写出大运河流经省级行政单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山东省的省会在(③)市;河南省的省会在(④)市。
(4分)
问题三:自大运河开通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请你也发表一下你对大运河的看法。
(5分)
3、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曾经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阿拉伯商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也被称为世界文明的使者。
材料二;帝国的阿拉伯人与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当欧洲笼罩于中世纪的黑暗之时;阿拉伯文明光芒璀璨。
纵向来看;它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承前(希腊、罗马)启后(文艺复兴)的作用;横向来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正是通过广大穆斯林科学家与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科学巨著得以矫正并保存。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复:
问题一:材料一中提到的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名称叫什么?与这种宗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另两种宗教名称分别是什么?各是谁创立的?(5分)
问题二:世界三大宗教中;哪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请至少说出两种与该宗教有关的事物?(6分)
问题三、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以及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阿拉伯文化有哪些突出特
点?请至少列出两个方面(4分)
4、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元朝建立的1000余年中;中国出现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等几个国家不统一、北方地区战乱频繁的时期。
材料二、三国中吴国的都城设在建康(相当于今天的南京)。
两晋是指先后出现的西晋、东晋政权;其中东晋的都城所在地也相当于今天的南京。
而东晋后出现的宋、齐、梁、陈统朝“南朝”;它们的都城所在地也都在今天的南京。
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
材料三、宋朝时出现了专门播种稻秧的农业生产工具——秧马;同一时期;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具有耐干旱、稻穗长、生长期短等优点的占城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产量也跃居所有粮良的首位。
材料四、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寒冷干燥;南方温暖湿润。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过的知识;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说说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移向南方转移并最终实现南方超过北方的过程。
(3分)
问题二:在我国经济重心从南向北转移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至少说出三个方面。
(6分)
5、同学们在语文课中学过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词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题一:词中列出了五位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帝王;请将下列描述语句与帝王名称连续起来(5分)
①他说过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 宋太祖
②他推出了一系列“重文轻武”的措施 B 成吉思汗
③他的称号的意思是“拥有四海的王” C 唐太宗
④他的暴政是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 汉武帝
⑤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大力推广儒家思想 E 秦始皇
问题二:请根据本学期课本所学或你在课外所学到的知识;请从以上五位帝王中选择一位你最熟悉的;用不超过200字的内容介绍他采取的统治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