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奈对于自然科学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尔·冯·林奈
“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
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而在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设有林奈的全身雕像。
他首先提出界、门、纲、目、属、种的物种分类法,被人们采用。
但是林奈分类时没有科这一分类。
”
贡献成就:
卡尔·冯·林奈(Linnaeus,Carolus)是瑞典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冒险家、生物学家,首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
17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学家搜集到大量的动物。
1758年,在动物海螺研究中发明和落实了水字螺、蜘蛛螺、千足凤凰螺、骆驼螺、绯袖凤凰螺、水晶凤凰螺、三齿凤凰螺、圆袖凤凰螺八个海螺科和植物和化石等标本。
在1600年,人们知道了约6000种植物,而仅仅过去了一百年,植物学家又发现了12000个新种。
到了18世纪,对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的分类变得亟为迫切。
林奈正是生活在这一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一位杰出的代表。
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
在他看来:“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本身。
这意味着对客观事物要具有确切的理解;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切的命名,我们可以区分开认识客观物体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
”
《自然系统》一书是林奈人为分类体系的代表作。
在林奈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各国学者都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学研究困难重重。
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命名上出现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
二是植物学名冗长;
三是语言、文字上的隔阂。
林奈依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24纲、116目、1000多个属和10000多个种。
纲(class)、目(order)、属(genus)、种(species)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
林奈用拉丁文定植物学名,统一了术语,促进了交流。
他采用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
例如,银杏树学名为GINKGO BILOBA L.,GIKGO是属名,是名词;biloba是种名,是形容词;第三个字母,则是定名者姓氏的缩写,L为林奈(Linne)的缩写。
结合命名,林奈规定学名必须简化,以12个字为限,这就使资料清楚,便于整理,有利于交流。
林奈的植物分类方法和双名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植物王国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井然有序。
他的工作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
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人们称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