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三星堆青铜人像眼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苏州博物馆之行后的探究
——试析三星堆奇特的人面像眼睛
摘要:自从一九八六年七月在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出土了一百多件青铜人像和半人形青铜像之后,三星堆从此就以其众多的“奇特”闻名于海内外。

其中就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眼睛而令世人震惊。

在三星堆出土的眼睛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型夸大了眼睛的尺寸和轮廓,突出了眼睛的不透明性,而且这一类型的眼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找到证明;第二类型就是管状形的瞳仁。

本文将重点以第二类眼睛来阐释其管状眼镜的凝视力。

关键字: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奇特的双眼
参观过很多博物馆的展览,但是让我印象最深
的只有一次,那就是二零一一年一至四月份在苏州
博物馆展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器。

当我的双
脚踏进苏州博物馆展厅的那一刻起,我整个人就一
直处于激动的状态中。

首先进入我的眼帘的就是左
图这个高大的青铜立人。

经查找资料才了解到该人
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


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这件青铜立
人像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也是最高
大的青铜人像。

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
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
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

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右
衽套装上衣三件。

人像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
衣,衣上佩方格状类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
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

衣左侧有
两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相对于立人像的上述描述,我却对立人像的双手更感兴趣。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立人像双手时,我在心里便产生了一种疑问:他的手中是不是有拿什么东西啊?根据巫鸿在其礼仪中的美术对三星堆的发掘中可以肯定这种疑问是肯定的。

因为在该立人像同一坑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立人像手中原先可能握着象牙。

有的学者分析是古蜀人的“手崇拜”,我觉得这一说法有点牵强,没有说服力。

如果是“手崇拜”,那么古蜀人完全可以单独制造出精细的双手,他们应该在双手上花心思,而不是耗费大量的经历与时间来制造如此高大的立人像。

有的学者认为这体现了古蜀人的宇宙观,根据《管子·心术上》:“虚者万物之始也”。

道家亦认为由“无极”生“太极”,再由“太极”分化出阴阳“两仪”,从而构成了包罗万象的宇宙。

所以“虚空”和“无极”又是宇宙孕育化生万象的本体。

在这里,无形无象与化万生象实际上都被巧妙地容纳在与双手有关的“圆”之中①。

显然这个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当我走进博物馆内部的时候,下图的人面像让我彻底折服了,尤其它那双突出的眼球。

通过我在网上的查找,该
人面像高64.5厘米,长138.5厘米。

仔细观察右边的人面像就会发现:人
面像的头脑上有一处规整的长方形缺
口,如此规整肯定是人为。

但这究竟
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在中国知
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

三星堆出土的
青铜人头像按照所着冠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A类型有子母口,就是右下图所示的这种,通过我在网上搜索的图片
可以判断该缺口处不是戴有挂件就应该是
用来固定该像使用的。

B型戴双脚形头盔,C
型戴平顶低冠。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眼睛具有两种
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眼睛外端向上倾斜,
眼球中央起脊。

这一类型夸大了眼睛的尺寸
和轮廓,突出了眼睛的不透明性。

虽然有时
加画瞳孔,但这种眼睛的雕塑形态并不是以
一种确定的凝视目光去影响观察者。

青铜人
像运用了“块面”表现方法,使眼睛和眼睑的
肌肉特别富有立体感,在视觉上,加大了眼睛的空间
感。

(如右图)。

第二种类型的眼睛正好相反,其管
状的突出部分之夸大了瞳仁,既上文所述。

凝视的
目光形成了一种有行的,雕塑的实体,向观者突射
出来,以其纯粹的物质形体对观察者施加影响②。

如果想要弄明白古蜀人为什么在青铜人面像
上把眼睛制造的如此奇特与夸张,那么我们就得先
从一个探索发现中寻找一些线索。

2007年12月17
日,四川的科考队在龙门山深处摩天岭上的白马寨,不
仅发现了活鲜鲜的“纵目人”,还发现了当地人代代相传的“三目神”面具。

刀切加寨村民田小美一家均为“纵目人”,其女张晓惠与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比较,相似度达90%以上(如下图)。

在平武白马乡的水牛家寨、扒普加寨、色腊路
寨,有“纵目”特征的人也较普遍。

另外,科考队在刀切加寨发现了“三目神”面具,它是当地人在祭祀山神、跳传统“曹盖舞”时佩戴的。

在当地惟一继承了“三目神”(如右下图)面具制作手艺的老艺人家里,他们看到了仅存的两个面具,该面具的眼睛与三星堆青铜“凸目”人像惊人地相似。

董仁威认为,白马寨“纵目人”的发现,证明了古蜀族是氐人的理论,解开了三星堆青铜面具“纵目”面具之谜,
三星堆青铜面具
“纵目”人是氐
人。

现在的白马人
就是古蜀国鱼凫
王国的遗民,他们
的文化是古蜀国
文化的活化石。


找到这些有力的证据之后,我们就可以判断,古蜀人当初制造这些人面像的时候并非空想,他们也是根据现实生活而来的,只不过夸张的程度超出平常。

也因此可以推翻那些所谓的“外星人创造的”观点了,如此荒谬,为何还能记录在书本上呢!当我们知道古蜀人制作这样奇特的眼睛是有根可据的,那么我便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古蜀人要制作这样突出的瞳仁呢?带着这个疑问,经过长时间的翻阅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总结,我得出以下结论。

在我看来,三星堆人面像中突兀的眼睛并不是表面的“眼崇拜”那么简单,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归结于什么崇拜,未免太牵强,太草率。

古蜀人不惜时间与精力在铸造好人面像之后又加铸一对管状的瞳仁,一定是想表达什么。

大家都知道眼睛是一个视觉器官,占人体收入信息比例的百分之七十五,它是由眼睑限定的一种肉体的物象,具有睫毛,眼球和瞳仁等细部。

当人失去瞳仁时,我们的眼睛就不再拥有凝视力。

相反如果把人的瞳仁做的很夸张,那么旁观者就会对这具人面像产生一种恐惧感或者是敬畏感。

但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古蜀人要使青铜人面像看上去要有威慑力呢?有经过一番查阅,我们发现商代甲骨文中的“蜀”(古
代四川的方国名)字就是一个眼睛符号下面加一个反
写的C,大概意思就是上面一个巨型的眼睛,下面一
个蜷曲的身体。

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有一段有趣的
记载:蚕丛(传说中蜀国的统治者)“其目纵,始称王”。

三星堆人面像上的管状形眼睛表现的可能就是蚕丛的
形象。

因此可能反应当时蜀国人的一种观念:只有具
有特殊生份的王者才有一双奇异的眼睛。

这一种观念
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中就有
很多跪拜的或俘虏眼睛是被弱化的(如右上图)。

由于本人对苏州博物馆展出的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的管状瞳仁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讲述本文的时候只是就我感兴趣的话题谈及。

也知有些地方论述的不全面,比如年代,时代背景。

三星堆的青铜器意义深远,有机会一定要去四川实地考察,以丰富完善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注释:
① /view/899210.htm?hold
②巫鸿《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③ /news/news_view.asp?newsid=395
张永璐
0905404007
09设计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