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题特点评析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特点分析
王德军2019年安徽中考试卷卷面成熟、风格稳健、题量稳定、知识点考查方式稳中有变。
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来考查四基,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语言来考查四基等。
总之,试题不求繁求难,也不出偏出怪,而会更多地让学生思考、分析、运用。
整套试卷中“数与代数”70分,约占47%,主要涉及第1、2、4、5、8、9、11、14、15、17、18、22题;“空间与图形”62分,约占41%,主要涉及第3、7、10、12、13、16、19、20、23题;“统计与概率”18分,约占12%,涉及6、21题。
考点知识覆盖面十分契合2019年安徽数学中考考试纲要的要求。
从试卷整体难易程度来看,基础题82分,涉及第1-6题、8题、11-12题、15-18题、19题、21题、22题(1)、23题(1);中档题38分,涉及第7,9,13,20,23(2)题,合计占比约80%,难题仍然为第10题,22(2)题,23(3)题.
下面对各个题目的考点及难度做一简单的分析:
先来对选择题的考点做一简单的分析:
选择题第1题主要考查实数大小的比较,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2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注意系数和次数,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3题主要考查组合几何体的俯视图,需要注意选项C与D的区别,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4题主要考查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注意数的转化,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5题主要考查点的对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考差到两个基础知识点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6题主要考查分析条形统计图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求众数,属于简单题,但比较容易出错,需要注意统计量是车速;
选择题第7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题目的解决中需要添加辅助线,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等题,难度较之前的题目有一定的提高;
选择题第8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读懂题意去计算即可,计算量稍微大一些,但难度不大,属于简单题;
选择题第9题主要考查等式和不等式,需要结合题目的条件和已知条件的特征对条件做合理的变形,再进行判定,属于中等题;对等式进行变形,得的a+c=2b,再整体代入不等式中,得到4b<0,则b<0,接着可利用等式a+c=2b,b<0,取特值,比如b=-2,a=-1,c=-3,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选择题第10题是几何综合题,动点问题,求满足题目条件的特殊点,属于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综合选择题来看,第7题和第9题属于中等题,第10题属于难题,其余题目属于基础题。
填空题分析:
第11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运算,注意计算结果要化简,属于基础题。
第12题主要考查命题的逆命题,概念理解题,属于基础题。
第13题主要考查圆的相关性质,计算弦长,需要运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和圆心角定理,垂径定理等,属于综合计算题题,有一定难度,属于中等题。
第14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涉及到字母参数和动点,需要结合函数图像讨论和分析及计算,有一定难度,作为填空题的压轴题,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题分析:
第15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方程根的个数,属于基础题。
第16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平移和基本作图,属于基础题。
第17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属于基础题。
第18题主要考查规律的探究、发现和总结,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根据规律写出表达式难度也不大,证明的过程考察到分式的运算,基础题型。
第19题主要考查运用三角函数值求线段的长度,本题目以圆为背景,考察到垂径定理,计算量略大,但思路比较简单,方法也比较常规,属于基础题。
第20题以四边形为背景,第一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需要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转化角度,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思维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属于属于中等题;第二问求面积的比值,需要运用第一问的结论,需要将面积进行转化,结合平行四边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属于中等题。
第21题是一道统计与概率的题目,主要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概率的计算中需要列表格或画树状图进行分析和计算。
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统计与概率综合考查也是近些年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第22题是函数综合题,第一问的考法比较简单,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找点代入计算即可,难度不大;第二问,需要几何图形去分析和计算,关键在于表示出各点,然后表示出相关量,在进行分析和计算即可,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较难的题目。
第23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题,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背景,第一问主要考察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需要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锐角45度角进行转化,证明相等的角,难度不大,再结合都有135度的角可以得到两三角形相似属于简单题;
第二问需要证明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需要运用到截长补短的方法思路,做辅助线,延长CP,过点B 做延长线的垂线再证明全等,最后进行转化即可,难度不大,这种全等的证明及思路是全等三角形中常用的证明,属于中等题;也可以直接运用第一步相似得出的线段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证明,相对来说比全等能更简单些。
第三问需要运用运用第一二问的结论,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a,分别表示出h1,h2和h3,即可得到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锐角三角函数,等面积法等方法,过程比较多,有一定难度,属于难题。
提供一种解答方法:
整体来看,这套试卷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比较难的题目有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解答题的最后两题的最后一问。
题量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大,但解答题的大部分题目都包含了多个小问,总体题量也是比较大的,中等题占了很多,对学生的基础和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对计算的要求增强,对做题的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对明年即将参与中考的学生也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