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原理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1.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
保育和教育。
2.欧美发达国家创制出指称学前教育的新名词是ECCE。
3.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
4.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的“保”和“教”的内容。
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
前教育机构中实施的学前教育。
6.我国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
7.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
一个研究领域。
8.学前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___的《幼儿园教育学》于1861出版。
1.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
女实施的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肩负着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促使他
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任务。
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
1.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
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
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
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
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
目的地考察、记录研究对象,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
7.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来获得
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
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
四、分析
1.当代社会学前教育形式多样,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职能合并的“托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可能会导致对0-3周岁婴儿实施野蛮“潜能开发”的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同时,学前班在发展中出现“小学化”倾向等问题,不少地方提出取消学前班或将其改为幼儿园。
然而,在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一刀切地取消学前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学前教育的任务包括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
1.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奠基性的特征。
2.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教育链条的起点。
3.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学前教育具有造福社会、让儿童获益的性质。
选择题:
1.学前教育理论是解释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解释性或陈
述性理论。
2.学前教育理论可以分为学前教育的科学理论、哲学理论
和实践理论。
3.___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___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
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___和福禄培尔。
4.___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
5.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是___、___、___。
6.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___。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研究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学前教育理论。
在20世纪初,中国
开始接受西方的学前教育理论,如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和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流派。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中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注重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体化,注重幼儿的自主研究和创造性思维等。
同时,中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如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角色等。
1.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化的中国人和世界人,___提出了以大自然和社会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主张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活教法。
2.当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包括新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力、瑞吉欧和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
3.___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教育应该配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4.___学前教育理论主张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提倡方案教学,注重教师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5.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儿童研究与发展观认为儿童是积极的研究者,应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指导。
6.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影响,包括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游戏与研究、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融合等方面。
选择题:
1.A.___提出替代强化。
2.C.___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快乐原则。
3.___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4.B.___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客观的社会环境。
5.D.___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平衡。
6.D.___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4个。
7.C.游戏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8.A.“最近发展区”属于社会文化理论。
填空题:
1.0-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质的变化。
2.遗传、环境、学期教育和儿童的自主建构。
3.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4.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
___:
1.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其基本特征包括: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儿童发展具有“关键期”。
2.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期教育和儿童的自主建构。
例如,遗传因素会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展;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学期教育则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儿童的自主建构则是指儿童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主动探索和实践。
儿童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参与权以及受保护权。
其中生存的权利主要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受保护权则保障每个儿童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科学的儿童观,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而不是被传统的儿童观所束缚。
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给予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其权利和尊严。
例如,在教育中应注意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提供和谐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发展,鼓励儿童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尊重其意见和观点,杜绝任何形式的歧视。
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也开始办起了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例如围棋班、珠算班等。
然而,这些班级的开设是否真正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身心健康,却需要深入思考。
我们应该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过度强调应试教育和单一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