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概括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林则徐简介及生平主要事迹概括
关于林则徐,恐怕更多的人能想起的是“虎门销烟”,以及他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事迹。

实际上,林则徐不仅政绩了得,他的科举以及仕途之顺利,在清代汉臣中也是难有匹敌者的。

林则徐的科举之路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出生于1785年(乾隆五十年)8月30日。

他的家庭背景很一般,祖上四代虽然都是读书人都没有人当过官,父亲林宾日是一位靠教书为生的秀才,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不过和一般的贫苦百姓之家比起来,林则徐似乎又要好一些,毕竟父亲作为他的启蒙老师,在少年时期便让林则徐立志要走科举入仕之道路。

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林则徐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氛围这一点很重要,但关键还是在于他本人的天赋。

根据史料的记载,林则徐四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抱在膝上口授章句,七岁的时候就能独自作文章了。

嘉庆元年(1796)11岁的林则徐通过了县试,次年参加府试考中第一、1798年在院试中考中秀才,时年才13岁。

13岁中秀才,这在清代科举史上还是很少见的,就在林则徐考中秀才时,本地的一个名儒,曾任河南永城知县的郑大谟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不过这时由于年纪尚小,没有立即迎娶。

林则徐中秀才后,在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求学,期间也参加
过乡试,但没有中举。

嘉庆九年,19岁的林则徐中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

在发榜之后举行鹿鸣宴这天,林则徐与郑淑卿成亲,中举与结婚在同天降临林家,真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

第二年,林则徐踌躇满志进京参加会试,但放榜那天,林则徐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个福建的才子到了京城终于发现,在全国的莘莘学子中,自己也是不起眼的一个。

会试落榜后,林则徐辗转到了福建巡抚张师诚手下做了幕僚。

清代时,落榜举人为幕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些举人既可以通过入幕拿到一笔不小的报酬,但更重要的,有了这样的经历,如果日后为官,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

林则徐入幕后,张师诚很看重这个才华横溢、干练明快的青年,鼓励他去参加会试。

嘉庆十三年,林则徐再次参加会试,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但他没有放弃,再接再厉,于嘉庆十六年终于通过会试,并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以进士选为庶吉士。

这个时候,林则徐26岁。

或许有人认为,26岁考中进士好像也不稀奇。

这是对清代科举缺乏认知,据统计,清代考中进士的两万多人中,平均年龄为34岁。

我们所熟知的大才子纪晓岚,他考中进士时为30岁,刘墉为31岁。

林则徐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科举之路很有代表性,也是清代读书人考中进士的一个模板。

只不过林则徐走得更为顺利一些,在乡试、会试中虽也落榜,但次数不算多。

林则徐的仕途经历
有了翰林院庶吉士这块金字招牌,仕途前程自然要比一般的进士出身者要好得多。

尽管如此,林则徐所处的时代,同样也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按照正常的程序,从一个七品的翰林官开始,一切顺利至少也要30年才能爬上二品大员的位置。

至于说能不能熬到一品,那要看命。

那么,林则徐从七品到二品的道路,究竟走了多长呢?
和其他翰林官一样,林则徐也同样要在翰林院熬上几年。

嘉庆二十一年,林则徐被外放江西乡试副考官开始,此后曾几次担任乡试正主考。

直到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的品级才有了突破,被擢升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从五品)。

从这时起,林则徐迈入了升迁快车道。

刚任监察御史才二个多月,林则徐在京察(京官考核)中列一等,被嘉庆帝以“道府用”,并实授浙江杭嘉湖兵备道(正四品)。

或许此时的林则徐的为官经验尚不足,加上他爱民的举措与刚直的性格,使得他在浙江官场上鹤立鸡群,与积弊重重的污浊官场格格不入,他深感孤立、失落与沮丧。

1821年(道光元年)林则徐的父亲染重病在床,他便借着这个理由逃避官场,辞官回到原籍。

这时的林则徐内心是矛盾的,他既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立志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但同时,他又厌恶官场险恶,不愿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以及自己经世济民志向的驱动下,林则徐最终还是决定再次出仕。

回到京城后,在座师曹振镛的极力举荐下,道光三年(182(3)道光帝下旨授予他江苏按察使(正三品)。

一年后,林则徐的母亲去世,他辞官回籍守孝三年。

道光七年,林则徐官复原职,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不久又迁江苏布政使(从二品)。

然而,父亲也很快去世,林则徐再一次丁忧回籍。

道光十年,林则徐外放湖北布政使,三个月后晋升河道总督(正二品)。

二年后,林则徐改任江苏巡抚,正式跻身封疆大吏的行列。

从巡抚到总督,林则徐花了五年的时间,道光十七年正月,晋湖广总督。

林再往后就不用多讲了,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东禁烟,开启了他的英雄事迹。

从林则徐的仕途来看,他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七品翰林官做到正二品的漕运总督,前后才不过20年时间,升迁不可谓不快。

同时,林则徐的为官历程,刚好又是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升迁路线的一个标准样板,少了知县、知州这一程序,直接以道府为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