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测量控制重难点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测量控制重难点问题分析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测量精度控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
提升市政道路整体建设效果,规避市政道路测量误差,本文先对市政道路测量控
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测量控制工作的重难点,分析道路
测量方法,最后结合测量方法的具体实践采取加强测量控制措施,以期切实保证
测量工作质量,提升市政道路测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测量控制;重点;难点;策略
引言: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现场环境十分复杂,测量工作的开展易受多方面因
素的干扰,难以准确获得施工位置信息、地理要素数据,从而导致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开展缺少客观依据,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
因此,提高测量精度成为市政道路建设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从目前市政道路测
量实践情况来看,若想切实解决问题还需加强测量控制,抓住控制重难点,逐一
消除干扰测量的不利因素。
1市政道路测量控制中的问题
1.1仪器老旧
仪器老旧是导致市政道路测量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测量领域已
推出高端、先进的测量仪器,也受到行业的认可,但受资金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市政道路测量中仍然使用年限过长、零部件存在老化问题、缺少有效维养的测量
仪器。
而老旧仪器本身精度有所下降,在露天环境下使用时,如果遇到风雪、高
温等天气将使测量精度进一步下降,且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还会导致仪器损坏[1]。
1.2测量人员专业性较差
测量工作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并非简单地利用仪器测量出距离、高程等信息,每项测量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以测量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测
量技术、仪器、方法。
而目前由于测量人员专业性较差,测量过程中无法避免操
作不规范、仪器使用不正确情况,导致测量出现误差。
也有一部分测量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在测量过程中出现扰乱测量秩序的行为,也会对最终测量结果精度产生干扰。
1.3受周边环境因素影响
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测量作业无法在路段完全封闭状态下进行,而在繁华地段,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对测量工作的干扰也更强。
同时,为了提高建设效率,动迁工作与测量工作通常在同一时段内进行,两者经常出现冲突,导致测量工作被干扰,不仅影响测量进度,也影响测量结果精准性。
2市政道路测量控制重难点
2.1 质量控制难
测量控制是指在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通过勘测、放样在工程建设区域内放出控制点,对平面位置、高程展开控制,事关施工质量。
但目前诸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对测量控制的了解不清、认识不深,忽视测量的重要性,导致测量控制能力水平偏低,难以在工程建设中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测量控制工作。
2.2 动迁问题难处理
测量工作内容复杂,对施工现场条件也有一定要求,而动迁效率过慢,导致测量期间无法对周边土地、建筑情况有全面且准确的了解,从而难以合理安排与部署测量工作,既影响测量的顺利也进行,也使测量进度明显滞后于进度计划。
2.3 易受建筑物干扰
测量控制效果与外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诸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闹市区,周围建筑物相对密集,测量中通视条件受到干扰,也会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2.4 执行标准控制难
测量控制工作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主要完成施工现场加密点设置,第二
步是按照设计图中加密点展开测绘与复核。
从目前市政道路测量控制的完成情况
来看,主要围绕第一步工作展开,复测工作的得不到重视,无法及时纠正偏差过
大的控制点。
3市政道路测量方法
3.1 水准仪皮尺法
现阶段,市政道路测量过程中对于道路横断面测量精度的要求并不高时会采
用水准仪皮尺法完成测设任务。
其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势,仅需要在施
工区域内设置两个点,测试前后读取数据即可。
3.2 经纬仪皮尺法
经纬仪皮尺法通常适用于视野开阔、地质平坦的区域,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
三角函数、垂直定义,测量过程中构建等腰三角形,可以获得其中两条边长信息,推算出第三条边长即可。
具体作业中会将经纬仪直接安装的测量站上,配合视距
尺以及三脚架完成测量。
3.3 激光测距法
激光测距法在市政道路测量中的应用频率较高,需要使用可以以激光为介质
完成距离测算的仪器,目前该类型仪器的发展十分成熟,已出现多款质量轻、体
积小、工作原理简单、方便携带的产品,应用中可以有效减少辅助设备的使用,
也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且与其他测量技术方法相比,激光测距在精准度上
更具优势,在通视条件不好或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激光可以穿透物体形成直线
光速,从而在复杂地理环境中也可以精准完成测量[2]。
4加强市政道路测量控制的措施
4.1 加强测量仪器精度控制
开展测量工作前期,应对测量中所需仪器进行专业检验,降低仪器问题对测
量结果的干扰;如检验经纬仪上盘上的水准管是否与竖轴垂直、视线轴是否与水
平轴垂直、水平轴是否与竖轴垂直。
同时,及时进行仪器更新换代,尽量避免使
用老旧仪器。
此外,日常应做好测量仪器控制,即为了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减小
精度误差,应对其存储环境进行科学控制,存放在安全、稳定的区域内,尽量避
免环境潮湿、存在腐蚀元素等情况;每次使用后应立即进行仪器清洁,将灰尘、
杂物、污垢去除,放回到指定位置;且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中的要求定期完成校验,不应以仪器使用频率作为衡量依据。
在加强测量仪器日常存放、校验等方面的控制时,也要加强测量仪器使用精
度的控制。
以GPS接收机为例,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但GPS接
收机处于外业环境时,容易受到各类型信号的影响,导致传输数据效率下降、接
收数据内容失真,因此,使用中应利用GPS仪器设站屏蔽干扰信号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GPS接收机使用过程中还应控制以下情况的发生:任意移动接收机
或关闭接收机行为;接收机与高压线距离过近;接收机周围杂物或构筑物过多;
存在遮蔽信号的物体;测点布置不合理,未能覆盖整个测区[3]。
4.2 提高水准点测设精度
水准点主要用于测定高程,在测绘部门的努力下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测定出诸
多永久水准点,基于其可以完成市政道路施工现场高程控制网以及水准网的建立,且也可以根据施工需要测设出临时水准点,因此,保障水准点测设精度是测量控
制的重中之重。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由组织专业测量队伍对施工现场已有的永久
水准点进行精准校核,水准点闭合差应控制在±12mm(L为水准点间水平距离),每个水准点均需校核,不得出现遗漏,若发现闭合差过大则需要分析原因,并将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同时,设计与实际施工间隔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水准
点也会因外力或自然沉陷而发生偏移,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再次进行校核。
通常情况下,水准点间距在150~200m内,若不满足该条件则需要增设水准点,但新增水准点必须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如果市政道路分为多个标段
进行建设,相邻标段的水准点也需要闭合,闭合差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新增准点
应设置在稳定的位置上,即永久建筑物的结实处、无下沉或不碰动的地物上,并
利用混凝土桩等做出标志,施工期间每个月至少应复核一次。
4.3 提升测量人员专业能力
目前,市政道路测量工作开展中人工操作逐步减少,主要依赖仪器获取测量
数据,但仪器以及各项测量系统均由人操作,行为不规范、操作失误仍然会导致
测量误差。
由此可见,现代测量并非降低对测量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反而提升
了标准,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实操方法,也要灵活运用测量技术与仪器,故而需
要持续提升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
应定期组织测量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各项
测量方法的原理与具体操作标准,完善理论基础;如学习控制桩放样方法,目前
主要采用平行线法与延长线法,测量人员应掌握每种方法的具体适用情况,若测
量区域地势平坦、直线段长应直接选择平行线法(如图1所示),在道路两侧放
出与中线平行的控制桩,并将桩间距控制在10~20m内。
同时,学习最新测量作
业技术规范,掌握对各项测量参数允许误差、结果测算的最新要求。
还应组织测
量人员参与实操培训,学习各种新仪器或新系统的使用,如智能工具等。
基于此,使测量人员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能够在测量中有效控制精度。
图1 平行线法示意图
4.4 认真做好复测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内容复杂,涉及桥梁段施工、地下管线工程施工等,其中
一项测量数据出现误差,对其他专业施工也存在影响;且面对分布情况复杂的地
下管线结构,也需要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为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但施工场地狭小、
人员与物资过多,容易触碰控制点、控制线,导致位置偏移,因此,在施工期间
应做好复测工作,加强测量精度的控制。
例如,在道路断面测量中,完成坐标系
以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则应立即复测断面,复测共两步:先以平面控制网为依据,按照设计中给出的横断图将与道路里程桩号对应的左右边桩、中桩全部放出,
并将桩位原地面高程信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接下来完成复测数据整理工作,
需要提交给监理单位确认。
此外,每道工序结束后前后均应进行细部放样复测,
及时纠正误差;若怀疑控制点、线偏移也可以组织复测。
结束语:
总之,测量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性活动,可以为工程的设计、
施工、监督管理助力,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品质。
但目前测量工作中面临诸多现
实困难,测量控制也存在诸多难点,导致测量中失误较多,测量结果失真。
为改
变这一现实情况,应以仪器精度控制、水准点精度控制、测量人员专业能力控制、复测控制为重点,提升测量控制力度,攻克测量中存在的困难,降低各类型因素
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正仓,杨志强,李国超,王俊锋,杨愦绪.山西太谷区农谷路网工程中的水
准测量作业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1):197-200.
[2]李佳桐.市政道路测量控制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
修,2022(04):138-139.
[3]刘旭麟.管理角度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测量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上旬刊),2021(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