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课设计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课设计篇一:学戏曲
教课内容:
赏识《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课目的:
1、让学生认识当地域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色和代表性剧目,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起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
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域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赏识《桔树尚且性刚强》,边赏识边达成课后问题。

(3)赏识《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色: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踊跃体验、勇敢表现。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赏识《报花名》。

教课目的:
经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认识评剧的历史、表演特色以及主
要的剧目。

赏识《报花名》进一步感觉评剧演唱特色,经过赏识、模
唱感觉评剧艺术的深沉文化底蕴。

教课过程:
1.教师课前要认识各小组的学习状况:戏剧种类、有关知识资料的准备状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沟通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色、音乐特色、代表剧目、优异演员。

3.赏识《报花名》:简单认识《花为媒》的剧情,感觉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课内容:
赏识《花木兰》。

教课目的:
经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认识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色以
及主要剧目;赏识《花木兰》,进一步感觉河北梆子的音乐特色。

对比赏识豫剧《花木兰》,学习认识豫剧的历史、表演特色以及主要剧
目。

教课过程:
1.教师课前要认识各小组的学习状况:戏种以及有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状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认识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色、音乐特色、代表剧目、优异演员。

4.赏识《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认识《花木兰》的剧情,感觉音乐风格。

5.赏识河北梆子《花木兰》并认识河北梆子这类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赏识: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课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课目的: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课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觉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领会乐曲的情绪,感觉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好演唱歌曲。

3.赏识教师供给的音响资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状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课设计篇二:母亲河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赏识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课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赏识《长江之歌》时能领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演唱和赏识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裕关长江的有关文化知识。

教课过程:
1.导入
2.赏识《长江之歌》
(1)简介《长江之歌》。

(2)赏识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请跟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3)朗诵歌词,领会感情。

(4)复听,领会集唱与独唱的不一样。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赏识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议论歌词的含义。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展现。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学唱歌曲《捍卫黄河》、赏识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课目的:
1.初步学会歌曲《捍卫黄河》,并试试进行轮唱。

2.在赏识《黄河船夫曲》时能领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
朴素、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赏识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裕关黄河的有关文化知识。

教课过程:
1.导入:同学们沟通知道的有关黄河的状况。

2.赏识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简介《黄河船夫曲》
(2)赏识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捍卫黄河》
(1)听赏歌曲录音。

(2)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3)赏识《黄河大合唱》中的《捍卫黄河》(轮唱)。

(4)启迪和指引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
能意会到采纳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及中华大地、此起彼
伏的壮观场面。

第三课时
教课内容:
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捍卫黄河》,赏识轮唱曲《捍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课目的:
1.初步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
作曲家表示仰慕之情。

2.更娴熟、更富裕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捍卫黄河》。

教课过程:
1.导人: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认识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3.依据课本上的要求,听赏《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资料。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琴声学习前16 小节歌谱,学会×××的节奏。

(4)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
可先由教师担当,后由学生担当。

4.复习歌曲《捍卫黄河》
(1)再次赏识轮唱曲《捍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5.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动员
第四课时
教课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课目的:
1.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经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采集、赏识、沟通,拓展学习视线。

教课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足发挥师生创建性的极好机遇,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加,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遇,大多节目应采纳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课设计篇三: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课目的:
1.加深学生对少量民族和善、朴素、豪迈、多才多艺的特色的认
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
音乐活动中能勇敢投入、热忱表现。

教课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衣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
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赏识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觉。

(2)集体朗诵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 16 小节歌谱,指引学生“发现”后边 8 小节与前方 8
小节基真同样。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讲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高兴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赏识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讲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课目的:
1.能专心赏识、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
同,并能顺利达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讲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阵容练习。

教课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衣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
载舞欢度节日的情形(出示图片)。

2.赏识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绘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翩翩起舞尽兴狂欢的情形。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
题 A 特别优美悦耳,主题 B 健壮活跃。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频
频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赏识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赏识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一样主题的进入。

(3)赏识乐曲的第二部分
(4)赏识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氛围愈来愈喧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 ** ,全曲在热忱高兴的情绪中结束。

(5)完好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讲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课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课目的:
1.能富裕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课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议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骄傲、热忱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备喊唱。

学生演唱时教师能够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高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