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六级必背课文[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四级冲刺阶段复习计划
写作:每天抄写范文一篇并背诵相关好句(包括预测范文)。

快速阅读:每天完成一篇快速阅读,使用快速阅读教材。

听力:高频词汇抄听第一单元至第十单元,写下听到到每一个单词,2天完成一个单元。

反复听2005-2009年真题。

范听美国之音四级篇。

选词阅读:重点复习词汇。

每天将四级要求词汇完整看一遍(前20天至少看14遍,后10天每天一遍),将四级词组每天看一遍。

仔细阅读:掐时间,快速完成阅读教材剩下的内容。

完型填空:完成历年完型填空题目,穿插完成词汇选择22套题目。

翻译:完成15单元翻译练习。

综合:第十四天:2005年真题;第十五天:2006年真题;第十六天:2007年真题;第17天:2008年真题;第18天:2009年真题预测:听力需要210分左右,阅读需要200分左右,写作需要80分左右,综合需要60分左右。

距离四级考试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最后的复习机会,取得好成绩!
新概念3册—突破四六级作文的杀手锏
英语教学中常常强调要先听才会说,多读才会写,这是符合input和output的规律的。

很明显,写作被看成是听说读写四门技巧当中最为重要和最有难度的一步,因为它是知识占有量和个人创
造力的综合产物。

正因为如此,在四六级考试的战场上,无数学生都倒在了看似不难的作文题目
面前,从而使他们的过级之路更加曲折。

他们痛苦纠结:这么生活化的题目怎么才能写的不落俗套?我的英语功底明明不错,为什么分数还是不高?其实总结说来一句话,这些学生还没有找到英语思维的感觉,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对真正地道经典的英语文章进行过深入的研习和挖掘。

作为一套在中国风行了40多年的英语教材,新概念的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该系列中的文章绝对是最地道、最经典的,给广大的中国学生做学习、仿写之用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其中的第三册:New Concept English: developing skills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更为实际的作用,因为这本书是突破四六级写作的杀手锏。

新概念3册从遣词、句型、语法、逻辑结构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四六级必备的经典例子,学生只要坚持"拿来主义",即刻可使自己的文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继而轻松突破四六级写作。

首先,在词汇方面,大部分学生总存在写作词汇匮乏和老套的问题。

如果提到“总是”,就一定用always,如果写“即使”,就必然是even if。

如果是中考作文也就罢了,四六级的作文里还出现这些含金量不高的词,分数怎么会高呢?三册课文当中有非常多漂亮的词汇可以来替换我们之前用的很“滥”的一些熟词,比如用31课中的invariably替代always,用3课中的despite 替换even if、even though.近几年四六级考试中有一类特别火的题目,就是讨论城市污染和环境保护,而城市污染中有一类最重要的就是噪音污染,因为噪音无时无刻不在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而说到这个“无时无刻”,恐怕多半同学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一个词组all the time,但如果你具体展开有哪些种噪声,那么all the time的这个词组就难免会重复。

而在47课当中,文章里面提到了三种不同的噪声,但所用的词都各不相同: Burglar alarms going off at any time of the day or night; car alarms constantly scream; dogs barking incessantly…..。

三句话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就是噪音一直都存在,但是句式和用词都截然不同,这样的句子如果出现在四六级作文当中,一定会成为亮点。

其次,新概念3册把重点的语法现象都毫无痕迹的融进一些优美有趣的文章当中,不但让学生知道怎么能写对,而且更重要的是体会在什么样的语境当中要这样写。

第5课中的重点语法现象是倒装句,而倒装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强语气。

在09年6月的四级考试中,考生要求对免费开放博物馆这一现象做出评价。

很多同学持同意的态度,但怎么能体现你态度的强烈--用倒装
结构。

Only with free access to this 'database', can most people fully enjoy what museums could offer to them.用only+状语的结构,强调只有免费开放这个资源库,大多数的人才能够真正享受博物馆提供给他们的资源。

这样一来,这个倒装结构用在本句中一点都不突兀,和你想表达的态度是十分契合的,语法真正和写作融为了一体。

第三,新概念三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道句型,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的更精确、更自然。

大部分学生在表达让步转折关系的时候,首选although,但这样的句子在考试当中是拿不到高分的,因为没有做到outstanding, 不够特别,不能给昏昏欲睡的阅卷老师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三册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句型,may….but….;
can….but…;it's true that, but…..等等。

有这么多可以选择的地道词组,我们为什么要纠结于一个初中级词汇although呢?再比如说,最典型的中国学生的文章里,仔细数出来至少得有十几个I, you, they.很简单,我们中式思维中习惯用人做主语--谁做了什么;但是真正的英语不是这样的,因为英语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叫非灵主语或者叫物称主语,也表达了谁做了什么,但是却是用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来做句子的主语。

在3册32课中,有这样的句子:there was tremendous excitement on board when a chest was raised from the bottom.乍一看起来有些困惑,船上有巨大的兴奋?再一分析,兴奋的源头就来自船上的人,所以其实是人们非常的兴奋,但比较起人人都会使用的people were very excited,文章中的句子是不是显得更加精彩呢?同样的,在09年6月四级的这道作文题中,我们分析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原因是权威人士越来越意识到了把文化历史推广到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紧迫性,有了3册中的好例句,我们就摒弃掉老套的authorities gradually realizes,而使用非灵主语的句型:there's a growing awareness for the authorities regarding the urgency of popularization of culture, knowledge and history with every average person in our society.这样的好句子,想不的高分恐怕都很难吧!
第四,好多中国学生英语的底子不错,但文章还是分数不高,这主要是文章的逻辑结构、段落衔接不够严密。

中文尽管可以形散而神聚,但如果英文写作形散了那神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强迫所有学生必须有意识的使用一些关联词和过渡词使自己的文章的结构清晰起来,而要看这类逻辑清晰、结构紧密的例子,不妨来看看3册的第33课。

首先第一段suppose了一个出错的场景,而且mark the prelude to an unforeseen series of catastrophes;你就期待后面会出现一系
列乱子,果然,后面用了while, in the process, meanwhile,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把同一时间发生的很多件事介绍的清清楚楚。

在一二段之间文章有一个很简明的短句: Things can go wrong on a big scale.即使第二段我们没有时间读,我们也已经知道这一段也是要讲出乱子的事情,只不过是乱子的场面比较大而已。

如果一篇文章写到可以fulfill readers' expectation,这绝对是大家的手笔了。

同学们虽然还不是大家,但是我们可以模仿,站在巨人的肩上会使我们看得更远。

最后,在主题和内容方面,新概念3册也可以给我们积累了很多四六级写作考试中有可能考查到的话题。

且不说41课中通篇讲述的城乡差别对比,44课中的交通方式优缺点的比较,这些必然是近些年考试的一个热点,就连一些比较生僻的话题也在四六级的考试中体现了出来。

2009年6月份六级考试作文题目是The Importance of name,名字的重要性,这个题目一出,有相当多的一批同学就崩溃了,因为无话可说,没得可写,可是学过新概念3册的同学却抚掌大笑,因为他们想起了3册中的第4课The Double life of Alfred Bloggs。

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名字,从Alf变成Mr. Bloggs,体现了一种rise of social status,即使损失掉金钱也要换取这种社会地位的改变。

如果把4课文章中的Alfred换个身份,作为你身边的人出场,那么4课的文章完全可以在试卷上转化成你自己的文章,不但从语言上能吸引阅卷老师,而且从文章的意义和深度上震撼他。

归根到底一句话:新概念3册是突破四六级写作的一个杀手锏。

希望所有的同学在学习3册的过程中能够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真正体会到新概念这套教材的魅力。

2010年12月四级作文最新预测
一、四级作文概述
四级作文是提纲作文,一般按提纲写出相应段落即可。

在文章内容上无需追求高深新颖,切题合理便可落笔;在思路逻辑上则要求句意通顺,文字流畅;在文字表现上要求无语法错误,个别小错可忽略(如动介搭配,单词拼写等不涉及语法类小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篇章结构
上建议写三段,所以即便题目只给出两个提纲,最好在完成两个提纲后,再多补充一段,所补内容不限,但须跟话题相关。

二、四级作文例题分析
鉴于近年来所考题目以议论文为主,所以给出如下3道议论文模拟题并做一浅析,以供参考。

(1) The Shortage of Fresh Water
1、目前淡水资源非常紧缺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该如何解决
96年6月份曾考过此题,今天来看,似乎更有现实意义。

这是一道负面社会现象题,那么挖掘其背后根源,并找出解决方案,就成为探讨的主要方面,而提纲也正是如此。

三个提纲各属其类,界限清晰,直接按提纲写三段即可。

段1为提出现象,确立研究对象。

提纲1翻译后仅一句话,作为一段话则显内容单薄,字数匮乏,所以需进一步发挥。

不妨从例证角度扩充,举例时即可基于国内现状,也可纵观全球,显然前者更易行。

可从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活缺水,水价上升,以及河流干涸等细节方面铺陈。

段2是原因分析,建议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

所谓主观原因即是基于人的思想意念,心理意识,行为动机以及行为举措,比如人们节约意识的淡漠或者人们误认为淡水取之不尽等不当想法。

而客观原因则是从非人角度出发,如社会发展,人口激增,甚至污染的加剧等方面出发,这些因素均使得淡水消耗的增加。

当然,考场上由于时间紧迫,无法细想,可能会写出的两个全是主观类或客观类的原因,其实也无妨,只要二者不同即可,谨防虽言明两原因,但实则彼此混淆,出现逻辑不清的窘况。

段3是措施分析,措施可从官方措施和民众措施两方面写起,也可加入作为现代年轻人,我该如何约束自己,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等内容。

总之,在内容上考生尽可发挥想象力,纵马驰骋,原则依旧:切题者皆可。

(2)Part-time Jobs for College Students
1、目前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业余时间做兼职
2、对于大学生是否该做兼职工作,人们看法不一
3、我的看法
这是一道校园话题,在内容上即涉及现象,又涉及观点,能很好地考察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提纲1依旧是现象提出,看到提纲1,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很多熟悉的场景,如校园布告栏里张贴着的兼职广告,校园论坛上也经常发布的一些兼职信息等等,这些都可反映在段1中。

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话题或提纲时,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相关场景,把这些画面定格,进行详细描绘即可,即自然又切题。

当然,段1也可从学生的兼职渠道以及兼职类型等方面加以发挥。

总之,提纲是总领,而符合总领的任何附属内容都可写。

段2是人们对此学生兼职的不同看法,一正一反。

切记在表达上述两类观点时,提出其相关论据。

段3是提出作者本人看法。

本人看法既可选择上述任一方(只要不极端),也可提出与上述均异的第三类观点,对于极度偏激的正反方观点则需做一番调和与勾兑(这个一般很少见)。

需要提醒的是,继提出己方观点后,还应补充其他内容,如论据;也可写我的下一步做法,甚至可写我所认为的大家对此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云云。

(3)Private Cars of Today
1、目前私家车越来多了
2、私家车为人们带来的益处和问题
这道题只有两个提纲,所以建议在完成提纲要求内容之后再补充一段相关内容,可以在提纲2之后续补段3(如举措类:如何合理地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以减少废气排放等等),也可在1,2之间插入一段(如原因分析,即为何私家车越来越多)。

先来看提纲1,依然是事实陈述,看到提纲1,会很容易联想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以及高峰期令人沮丧的堵车,那么即可将这些内容付诸笔端。

再看提纲2,是私家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该事实是一中性事实,则需辩证地分
析其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带来好处,如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自由更方便,另一方面它带来坏处,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或造成交通堵塞等等。

总之,四级作文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大家依据提纲多多联想,抓住最初的感动,在常理的指导下,将所欲传达的内容用确切的文字装载出即可过关得胜。

四六级听力冲刺五点技巧
2010年12月份的四、六级考试近在眼前,听力部分历来是中国考生的薄弱环节,也是考生最紧张、最容易丢分的环节,如何在最后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听力成绩,相信考生们都很关注。

四、六级听力主讲老师给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考前20天,重点复习的历年真题。

在剩下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最需要准备的题目应该是我们的真题而不是模拟题。

也就是说您应该重点准备的题目的时间应该是从2006年6月份的真题到最近的一次考试是2010年6月份,大概是九套题目。

这九套题目至少要在一个月当中是全部听完的。

而且在听力过程当中你不但需要听完这些题目,而且要把这些题目都搞得比较清楚透彻。

二、对于单词量较少、听力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可重点掌握听力考点技巧。

因为在听、说、读、写、译这几个环节当中,由于听力的复习需要一些器材和器械的配合,导致我们平时在听的时候觉得很麻烦,于是就渐渐的放弃掉了,那接下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真的认为听力的基础比较薄弱,而单词量又不是很足的话,那建议大家注意一下考点方面的技巧,这就比较重要了。

另外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还是从整体实力上进行提高的话,我们认为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注意不同科目的不同技巧。

就拿听力部分来说,分为一下几个模块。

小对话部分,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些常见的技巧方式。

比如说视听反向原则,就是听到不选,又比如说关注一下重点场景词汇和短语,又比如说关注一下替换的一些方案,
场景对话和听力短文两种题目,掌握视听基本原则。

对于场景对话和听力短文两种题目,最能在现场救大家于水火之中的就是一种题一种考法,一种叫视听基本式原则,很简单,就是你听到的东西被看到,同时你看到的东西又被听到,某一个选项被集中的单词很多的话,那我们一般选这个选项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几乎可以保证在四级这样一个稍简单的考试当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准确率。

3、复合式听写部分,尽量多写,以赢得分数。

复合式听写部分,将是全国同学最为恐惧和担心的问题。

这种题目的得满分的可能性确实非常的小,但是我们要推荐的是来自《士兵突击》中非常常见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能够多写就尽量多写一些,我们会发现未必得满分,但是你写出来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对于各方面基础都较差的考生,想在20天内明显提高听力也不是很现实,以上几种技巧方法只是在帮助大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尽力获得部分听力得分。

但还是希望同学能从基础做起,踏实的做好基本功。

三、克服考试时的紧张心理,以放松的心态应对听力考试。

就如好多学员反映的,平时做听力题成绩尚可,但一真枪实战就紧张,大大影响水平的发挥,老师建议大家,首先就是早晨要少吃一些流质食物,会对您现场发挥产生重要的帮助,因为整个考试不长,如果你的生理上的感觉不是很舒服,也会影响你整体的发挥。

第二就是我们会发现,其实一个人的紧张情绪是什么带来的呢?就是对一个食物或一个事情的恐惧感或者是不熟悉感造成的。

如果平时经常做训练,上考场还要紧张的话,这种可能性有但是比较小了。

我相信大部分会紧张的同学都是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不足造成的。

同时,也建议大家这样做,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之内,做一回到两回的模拟考试会比较好,比如我们按考试的整体时间安排一下,9点钟当你还是比较清醒的状态就开始做题,两小时二十分钟将题目全部完成,无论结果如何,一定要反复的调整心态,在考场一定要记住不要因为紧张而影响自己的发挥,有些内容是可以调控的,比如说听力一般会比较紧张,你可以在考试之前多听一下,尽快的进入状态可能感觉会好一些。

另外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文具,比如我们在现场千万不要出现铅笔断铅、油笔没油、钢笔吐水等等的情况,否则到时候就抓狂了。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考前的模拟考试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训练,于是这件事情需要你多多熟悉。

四、如何在听力考试中做到听、写两不误。

众多学员反映,就是在平时做听写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听了,却写不下来,如果要写的话后边的就听不见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老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心很难二用的,听的时候很难写出,而且写的时候,就会发现无法听了。

其实,这还是一个语言熟悉度的问题,如果今天在现场做一个听写的话,你会发现大家会表现得很好。

比如这句话是:江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

你会发现,这句话我们都会写下来,一方面是这句话的内容我们很熟悉;另一方面,这是你的母语,你会发现每一个位置你都能听清楚。

之所以我们在英文听写时写不下来,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这句话你根本听不懂,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你就不要再尝试写出来了。

第二种情况是:这句话中的个别单词你可以听得懂,在写完这些听懂的地方后,剩下听不懂的,还是写不出来的。

第三种情况是:比较夸张的一种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位置你听得懂,你完全按照个人的理解去写。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可能听懂了,但是你的手可能没有这么快写出来。

一般在听写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确实比较难写,正常同学会反映出一个情况,就是这句话的开始和结尾比较容易写的出来,而开始和结尾写出来的话,至少可以得到这句话中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分数。

另外一个问题是,千万记住:大家在写得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全部写出来,你能写出你听懂或听见的那部分就可以来,这可以让你得到一些分数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平时,我们的听写训练实在太少了。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回家经常会有一些听写训练,就是父母亲给我们来听写课文,或是生字或词汇什么的。

那时候,你会发现,一些东西会让你印象深刻,一辈子都忘不了。

但是你想想看,在学英文的时候,是否也可以付出一些像学中文一样多的努力。

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和努力的话,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平时我们可以这样做,比如说各位同学听完了小对话或长对话,题已经比较熟悉了,你可以把它作为听写的材料,听一句,写一句。

如果觉得很难,不妨把这句话的半句,多放几遍,尝试写出来,练我们的纯听写的能力。

听写是一种非常非常丰富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各位同学花费一些时间,这个是没有办法偷懒的,希望大家在剩下的20多天的时间里,调整心态,对这个题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听写过程当中,还有一个特别提醒全国网友的一个事情是,它的考试要求是未必听到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话把要点写来下。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听到“because”这个词,很长,你可以写成“as”也是可以得分的;再比如你听到“difficult”,那么你就可以写成“hard”。

这些完全是现场的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同学会发现,能够听到或者听懂这个单词已经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通常之下还要在超短的时间内进行转换,可能性会降低,但不管怎么样,还是一种做题的方法。

五、如何把握听力的关键点?
大家都在想一件事,就是在一堆东西当中,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

其实听力和阅读很像,它都是一个信息分解的一个考试,被强调过的重点,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考点。

这样,我们来分题型说一下。

第一,做选择题的时候,听力的重点就是小对话题目、长对话题目和短文听力题目。

首先,在做题目之前,你要了解的是选项,你通过选项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重点方向在什么地方。

你需要关注的是选项的不同点,而且看选项的时候,要千万记住:横着看选项永远没有竖着看选项快!而且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翻译选项的汉语意思。

我们都有这个想法,要把这个选项翻译出来,这时候你会发现,翻译完一道题目后,就把所有的看卷时间全部用光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要注意,看一个选项或一个题目的时候,竖着看,需要注意一下,首先是主语,然后关注它的谓语就可以了。

很多选项的不同点就是从谓语差别开始的。

看完整道题后,你就会知道这道题大概在说什么,于是就会有的放矢一些。

第二,听小对话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小对话当中,第二句话永远是重点。

第一句话基本可以放过去,第二句话是重点。

而第二句话当中,比如说表现态度的,表示转折的,表示最高级的,表示语言变化点的,就是语调变化点的,又是我们的重点。

第三,长对话和短文听力也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说一开始第一句话非常重要。

而且,结束的最后一句话也很重要。

相同道理,转折的位置,语调变化的位置,最高级的位置,情态动词的位置,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