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手势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高度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用手势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高度的
请教炮兵是怎样用手势来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高度的
设距离我们N米有一棵树,测量我们到这棵树的距离:
1、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立起大拇指^_^
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树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树右边一段距离;
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10,得数就是我们距离这课树的约略距离;
很早以前告诉我的,记得大致就是这个方法,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共同学习^_^
这个“拇指测距法”,熟练、正确掌握后,1000m内,测量结
感谢“更深的蓝”的解答。

参考:
火炮射距大,即使熟练使用拇指测量法也只能大概确定在一千公尺内目标的距离。

战场上,可以如此接近敌方重要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军方较为精确的人工测距法有多种,最为方便的是臂长尺测距法。

人都有一双胳臂,可是手臂有多长?大多数人不会知道,这是因为他并不需要测距。

其实,臂长尺可以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

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

比如,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

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

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
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
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体的宽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长尺来测量距离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创造一个已知距离条件,才能计算出所求距离。

用臂长尺观测各种物体的分划时,会发现观测某物体的间隔(或高度0时,离物体越近,测的分划数越多;反之,离物体越远,测的分划数越少。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对同一个目标测出大小两个分划数,并测出前后两个观测位置间的距离,有了这三个已知数,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距离了。

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
大分划-小分划
例如,某工兵部队,为了完成架桥任务,先派出侦察员测量河宽,这个侦察员先在河岸用臂长尺测得河对岸两地物的间隔为8个分划,然后照直后退30米处又测得该两地物的间隔是5个分划。

把这些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河宽是:
30×5=50米。

8-5
拇指测距(臂长尺测)
2009-10-19 0:26
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叫做“跳眼法”,是通过估计跳眼所见实地宽度的方法进行的估略测量。

这种方法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具体测量方法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的宽度,将些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这种方法误差很大,只能用来大致估算。

具体方法:
1、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并立起大拇指
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目标物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目标物右边一段距离;
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10,得数就是我们距离目标物的约略距离
臂长尺测
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

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

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

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

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

那么距离是怎样计算的呢?前面已经说过,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
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
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体的宽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长尺来测量距离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创造一个已知距离条件,才能计算出所求距离。

当你用臂长尺观测各种物体的分划时,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观测某物体的间隔(或高度0时,离物体越近,测的分划数越多;反之,离物体越远,测的分划数越少。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对同一个目标测出大小两个分划数,并测出前后两个观测位置间的距离,有了这三个已知数,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距离了。

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
大分划-小分划。

例如,某工兵部队,为了完成架桥任务,先派出侦察员测量河宽,这个侦察员先在河岸用臂长尺测得河对岸两地物的间隔为8个分划,然后照直后退30米处又测得该两地物的间隔是5个分划。

把这些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河宽是:
30×5=50米。

8-5
还有一种目测法,也可大约估算出距离
目测,就是根据视力、目标清晰程度和实践经验来判定距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法和判断法。

(1)、比较法
就是把要测的距离和已知距离相比较。

也可将要测量的距离分成若干段,分段比较,推算全长。

(2)判断法
就是根据目标清晰程度来判定距离,如下表,但因各人的视力不同,加上目标受大小、颜色、天气、光线和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时可根据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掌握。

距离(米)目标清晰程度
100 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可见
150-170 衣服的钮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可见
200 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网的铁丝可见
250-300 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颜色可分
400 人脸不清、头肩可分
500 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 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 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人成小黑点,行动分不清
2000 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行动分不清
3000 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