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李佩弦入选佛山武术历史名人,助扬“功夫佛山”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师李佩弦入选佛山武术历史名人,助扬“功夫佛山”文化
本文信息来源:佛山日报(佛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报道
近日,第四届佛山武林大会暨2022佛山功夫文化交流大会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
这为佛山持续建设'世界功夫之城’的宏伟进程添砖加瓦。
为深入发掘“佛山功夫”这项“文化富矿”,近年来,佛山市武术协会规划打造历史名人等文化符号,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认为,“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
而本次评选活动产生的佛山武术历史名人名单中,我流派先师李佩弦亦光荣入选。
图源佛山日报(佛山+)
尚武强身,武术救国,力推北拳南传
李佩弦自幼习练客家拳,先后跟随霍元甲弟子精武会总裁陈公哲、精武四大教师习武——跟赵连和学潭腿门、罗光玉学螳螂拳、跟鹰爪王陈子正习鹰爪拳,并跟太极家吴鉴泉习太极拳。
又与各派名师交流技艺,包括刘致祥(鹰爪拳)、李会亭(查拳)、陈维贤(长江派)、徐致一(吴式太极拳)等。
后担任佛山精武会国操主任,兼任1925年创办的《佛山精武月刊》的武库栏目主任。
除组织上海精武会教员南下传授武术外,他也亲传技艺,培训教练队伍,佛山的鹰爪拳、螳螂拳、太极拳、六合八法拳、龙形拳的传入与他有莫大关系,是佛山民国时期“北拳南传”武术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
李佩弦与陈子正合照
李佩弦与熊长卿合照
李佩弦鹰爪拳照
李佩弦螳螂拳照
李佩弦吴式太极拳照
爱国爱乡,造福民众,普及校园武术
李佩弦组织佛山精武会内第一个武术小团体——健儿团,带动会员勤奋学武,英志、共勉、策勤、励志、恒志等多个武术小团体相继
而起。
他还组织精武教员分赴镇内学校、私塾传授国操(精武操),使它成为各校学生必修的体育科目。
所筹建于1935年落成的精武会永久会所(中山公园)成为佛山武术人才培育的摇篮。
此外,还让佛山精武体育会积极创办元甲学校和陶洁女子学校,开创了民国期间民间社团办学之先河,为佛山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良多。
“精武秀才”,能导能演,首创武舞结合
李佩弦15岁在亲戚经营的摄影店当学徒,由于勤奋聪颖,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摄影技艺。
1916年参加上海精武体育会(即中央精武会)经六年系统训练,获高级毕业证书;从1923年至抗战前,李佩弦历任上海精武会干事、摄影部主任、舞蹈部主任,他能编、能导、能演,曾作为监督率领精武马戏团赴东南亚诸国表演,在精武会出版的大批书籍与拍摄的电影皆有他的心血,他经常组织精武会员开展摄影采风等文娱活动,以各种拳术招式编排成舞蹈,让精武精神得到更广泛传播,当年流行于社会的“共和舞”即其创编。
李佩弦在上海中央精武编辑部办公室工作
李佩弦编排的精武舞蹈
先师李佩弦是佛山北派武术宗祠——佛山精武体育会的筹创者,佛山民国时期“北派南传”武术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是我国深具影响力的著名正骨名家、武术名家、医学名家、气功导引名家和精武活动家,是医武兼精、育人无数的大家。
在上个世纪上、中叶享誉岭南大地,尤其是岭南中医文化、武术文化、禅学文化三方面贯通一体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武林全才,杏林长老”。
他是岭南武学文化和医学文化重要代表,他对佛山武术的传承与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编辑 | 蔡希敏
指导 | 陈健志
审核 | 李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