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中9年级上期中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海榜中2014~2015九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
一. 填空题:(除14、15、16题外,每空1分,共39分)
1. 下列现象属于所学过的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属于___________;夏天湿衣服晾干属于___________;吃冰棒解热属于___________。
2. 人们在盛夏大汗淋漓,靠汗的___________吸热,使体温不致升高。
3. 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_______________℃,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水”或“冰”)。
4. 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5. 下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从图中看出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图1
6. 固体可以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两类,它们在溶化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
7. 蒸发和沸腾都是___________现象。
液体在蒸发时温度_______________,在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
8. 为了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_____________和加快液体表面上的_______________。
9. 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常把壶盖顶起,这是气体膨胀对壶盖________,气体本身的___________减小,转化为壶盖的___________能。
10.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后,各自带上了______________电荷。
11.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_。
12. 如图2中,如果把电键都闭合,两灯都能发光的电路是图________,两灯都不能发光的电路图是________,只有一个灯能发光的图是___________。
甲乙丙丁
图2
13. 热机是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
14. 如图3所示,L1和L2是___________联,的a端是________接线柱,b端是________ 接线柱。
如果电源的总电压是6V,的示数是4V,则L1的电压是____V (此空格2分),L2的电压是___________V(此空格2分)
图3
15. 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C A∶C B=3∶1,用它们分别制成物体A和B,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t A∶∆t B=3∶5,则A和B物体质量之比为m A∶m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空格2分)
16. 两个灯泡并联,已知通过L1的电流和干路的总电流分别是0.5A和0.7A,则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mA。
(此空格2分)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以下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与冰冻着的衣服晾干都是汽化现象
B.水结成冰和冰箱冷冻室中形成的“霜”都是凝固现象
C.冲开水时眼镜片上的“水气”和夏季早晨花草上的露珠都是液化现象
D.湿衣服晒干和用久了的灯泡的内壁发黑都是升华现象
图4
2. 图4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对此图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海波在AB段呈固态,它吸热温度不变
B. 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吸热温度不变
C. 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不吸热,温度也不变
D. 海波在CD段呈液态,它吸热温度不变
3.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
4. 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水银(固)铜酒精(固)钨铝钢纯铁
-39℃1083℃-117℃3410℃660℃1350℃1356℃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B.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的地方不能再使用
C. 电灯泡内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D. 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5.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表示的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图5
6. 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当温度升高的越多时,吸收的热量越多
B. 一个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高温的物体一定比低温的物体吸收热量多
D. 一个物体的热量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7. 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 热量
B. 温度
C. 内能
D. 比热
8.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
B. 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C. 质量相同初温不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也相同,则两物体的比热一定不同
D. 把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冷水混合物,当它们温度相等时,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9. 把质量相等初温也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C铝 > C铜)再把它们靠在一
起则()
A. 铜把热传给铝
B. 铝把热传给铜
C. 铜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 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丝的比热变大
B. 一定有物体向它传递了热量
C. 一定有物体对它做了功
D. 它的比热不发生变化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有另外的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少
B.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有另外的一个物体对它做了功
C.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12. 汽车发动机往往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这是因为:()
A. 有水的地方多
B. 水比较便宜
C. 水的密度较小
D. 水的比热大
13.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之比是1∶2,当它们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A. 1∶3
B. 3∶1
C. 3∶4
D. 4∶3
14. 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
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
铝与铁块的末温t
铁
()
A. t
铝>t
铁
B. t
铝
<t
铁
C. t
铝
=t
铁
D. 无法确定
15. 下面电路图中,测L1的电压的电路正确的是()
图6
16. 在下图中,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B. 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C. a、b均为电流表
D. a、b均为电压表
17. 如图所示,S闭合后,两个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也几乎不动,但电压表的读
图7
数等于电源电压,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B. L 2的灯丝烧断或灯座与灯泡没接触
C. L 1和L 2的灯丝都被烧断
D. L 1的灯丝被烧断或没接好
18. 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表示的电流表或电压表,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阻R 1和R 2都有电流通过,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 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 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D. 甲、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
三. 做图与实验题:(8分+3分+4分,共15分)
1. 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 初温(°C) 末温(°C)
加热时间(min )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图10
(1)比较1、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1、3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图9
2. 在下面的电路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及它的正、负接线柱。
3. 请把下面的实物画成电路图,电流的流向,电器元件的先后顺序不能改动。
四. 计算题(10分)
1、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 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 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
J/kg ,试求: (1) 锅炉内200kg 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4分)
(2) 6kg 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4分)
(3) 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2分)
图21
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