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小结课件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点演练]
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 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 1~3 题。
3.1该.流上2.域图Ⅰ实中区行Ⅰ域可区土持域地续土类发地型展类的措型变施的化错变对误化Ⅱ的,地是正的(确影的响)是,( 正确)的是
(AA..合高)理草控地制减上少游,地旱区地的增用加水量 B.B灌.木调林整增农加业,产旱业地结减构少
材料一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地区
人口占全省比重/% GDP 占全省比重/% 1995 年 2005 年 1995 年 2005 年
珠三角
29.70
45.56 65.80 77.46
粤东
31.12
27.76 13.80
9.10
粤西
20.85
16.15 10.54
7.67
CC..进A高.行草河全地流增径 域加合流,理量旱开增地发加增规加划 DB.D.灌.土木上地林游荒减大漠少力化,发加旱展剧地灌减溉少农业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解析:第 1 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看出Ⅰ区域土地类型 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农居地减少,旱地 增加。第 2 题,Ⅰ区域位于Ⅱ地的上游,上游旱地增加必 然要增加对河流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海水上溯, 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第 3 题,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 游的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 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 1 题,该公司的产业链跨越国界,在全球 寻找最优区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占领市场。第 2 题,读图可知,中国大陆在产业链中承 担一般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 的发展。
答案:1.C 2.C
3.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 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 区 4 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粤北
18.33
10.63 9.86
5.77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 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 东莞等地 2/3 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 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 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 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答案:(1)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2)干旱区或高寒区 地形多为高原、山地、盆地,海拔 较高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 (3)C (4)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 草) (5)兰州 电力充足(附近有刘家峡、龙羊峡水电站),靠 近玉门油田和金昌有色金属矿产地。 地形和河流 (6)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
解析:第(1)题,从气候(降水)和地形两方面分析。第(2) 题,从能源供应、环保、防洪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发展 旅游、有色冶金、养殖、供水等方面分析。第(4)题,贵州为 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坡度大、地下水难以储存。第(5)题, 广东省经济发展快,需水量大且存在水污染现象,故水资源 短缺。其措施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
(2)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相比,自然原因差 距较大。从气候讲,中西部地区大多为_____;从地形上讲, 中西部地区_____,对农业的发展不利;从地理区位上讲, 中西部地区_____。
(3)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差距较大的社会
经济原因是( )
①东部沿海地带社会经济基础好于内内就业 机会,引 起失业人 口增加
续表
促进区域产业 促进区域产业 结构调整 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 域地理 环境
改变劳动 力就业的 空间分布
发展 中国 家
接受发达国家 产业转移,加 快本国或地区 经济结构调整, 可以缩短产业 升级时间,加 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 型产业,发展 处于成熟期和 衰退期阶段的 产业,组织产
品的加工
接受产 业转移 的同时, 也接受 了环境 污染
大量吸收 国际产业 转移,有 助于缓解 国内就业
压力
[对点演练]
下图为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图。读图回答 1~2 题。
要2目.1的中.是国该大公(陆司在的此)产产业业链链跨中越承国担界分,工在,全有球利寻于找( 最优)区位的主 AA..提拓升展国营产销品渠牌道的,知实名现度经营的B.全获球取化电脑生产核心技术 CB..促充进分工利业用化各的地发原展料,降低运D.费实现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C.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 D.获取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 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多选)( ) A.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B.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C.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D.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 E.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 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 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 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 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对点演练]
阅读西部大开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进一步改善了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建设得到显著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 快;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东西合作方兴未艾。
(1)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除了图中的 10 个省、市、 自治区外,还包括东部经济地带的_____和中部经济地带 的。
(5)图中省区②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该市成为我 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该城 市形状狭长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6) 在 西 部 大 开 发 中 首 先 要 抓 好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要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 推进__________创新,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积极发 展特色产业。
③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④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 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 面。
(2)要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 方面展开:
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季 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
促进区域产业结 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 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 域地理
环境
改变劳动 力就业的 空间分布
发 达 国 家
原主导产业(如劳 动密集型产业)向 国外转移,国内 生产要素集中到 新的主导产业, 为产业结构调整
创造条件
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处 于开发期和增 长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的设 计和组织营销
将环境 污染向 外转移, 环境污 染状况 得到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原因、存在 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有关的一些地理事物。我国西部地区 主要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降水 稀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资源丰富,因此应因地 制宜地加以开发利用。图中①为陕西省,②为甘肃省,⑤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的最大城市兰州周围地区有色金 属丰富,接近黄河上游的许多水电站,电力充足。城市地处 黄河谷地且受地形的影响,形状狭长。
专题一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与开发整治措施
1.分析某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1)要掌握一个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 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 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 方面的特征: ①流向:由地势决定。 ②河网密度:与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4)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石灰岩广 布,地下含水层少
(5)原因: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 利用率低;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
措施:加强立法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 发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工业和农业; 防治水污染。
专题二 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步骤(以西部地区为例)
专题三 国际产业转移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 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 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如下:
2.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 异,具体差异比较如下:
答案:1.A 2.B 3.D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 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 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 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水电除外)。 (4)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 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 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②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 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
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 差大更有利于发电。
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 ⑤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状况有很大 关系。
2.对某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措施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可从防洪、发电、航运、供 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前两个方面易于理解, 而对航运有利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 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 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沿海地区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 ③东部沿海地区的
产业结构优于中西部地区 ④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起步
早 ⑤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4)图中省区⑤存在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图中省区①存在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解决 这两省生态问题的共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 政策等。
(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 展相对缓慢;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
(3)ACD (4)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各地 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 经济发展。
解析:第(1)题,可从土地、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 第(2)题,由材料可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人口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迁移。第(3)题,专业镇是生产高度 专业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建制镇。第(4)题,珠三角的产业转 移,会使珠三角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原主导产业向其他地区 转移,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广东省的经 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