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进
行干预,研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积极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所治疗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样本数量为94例),采
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研究观察其
护理效果。

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更加良好,且各方面的护
理质量评估分数均更高(P<0.05)。

结论: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
实施分阶段心理护理进行干预,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提高临床护
理质量,可广泛适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关键词】分阶段心理护理;心胸外科手术;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胸外科手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属于大型手术疗法之一,具备较高的风险性,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此种手术不但会对患者机体带来严重创伤影响,且影响持
续时间相对较久,以至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心
理负担加重。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所治疗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样本数量
为94例,年龄在40岁至70岁),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

其中对照组男/女:27/20,年龄均值为58.64±8.35岁;观察组男/女:26/21,年龄均值为57.92±8.08岁。

上述内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
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评估其心理状况,对其实施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分阶段心理护理),如下:
(1)术前:在患者手术开始前两天,护理人员应该结合其具体状况,详细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治疗知识等内容,在和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语言应该简单明了,需保持和蔼关心的态度,避免由于工作态度而和患者出现冲突情况发生。

在手术前对其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及时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所产生的负性心理情绪,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对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2)术后:①术后,部分患者迫切希望自己疾病明显改善或者身体恢复健康,对此,护理人员应该科学评估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对其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手术恢复方案,相信告知其术后身体恢复有关注意内容,同时还应该告知患者需要对术后身体康复保持良好的耐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参与术后各项技能恢复训练之中,从而加快其身体恢复速度,改善预后。

②部分患者认为术后自己的疾病便会得到明显的好抓怒,倘若疾病改善情况未符合自身预期情况,则会产生负性心理情绪,以至于对后续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低。

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关注鼓励与安慰,并且采取成功案例讲解方式来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自信心。

(3)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性心理干预,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等联系方式定时对其进行随访,以便掌握其实际心理状况,倘若发现其存在负性心理情绪,则需及时对其提供心理帮助,告知其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景,不但可缓解其心理疼痛感,还能够促使正确对待自身疾病,提高对临床治疗的自信心。

其次,对其饮食情况以及身体营养情况展开评估,记录其每日进食量,告知其加强营养和恢复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需适当地增加食物品种,建立良好舒适的进食环境,在改善其心情的同时还可提高其食欲。

1.3评判标准
(1)干预后心理状况,护理干预结束后及时使用焦虑评估量表(SDS,界点
值为50分)、抑郁评估量表(SAS界点值为53分)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1]。

当分数越高,则表明其焦虑或者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2)护理质量评估:在护理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的分数,了解患者在基础
护理、病房管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分数,上述指标满分均为一
百分,当分数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的数据均放置于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则使用()进行表示,并且t对计量资料分别进行检验;
当(P<0.05)时则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干预后心理状况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更加良好(P<0.05),见表1:
表2干预后心理状况(,分)
组别例数SDS SAS
对照组4742.83±3.8943.67±5.85
观察组4738.74±3.4739.82±4.91
t- 3.763 4.156
P-0.0000.000
2.2护理质量评估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估分数均更高(P<0.05),见表2:
表2护理质量评估(,分)
组别


基础护

病房管

满意度护理安

对照组4785.64±
1.35
90.42±
1.12
89.23±
0.86
88.34±
0.67
观察组4797.76±
1.52
97.42±
1.31
98.89±
0.46
98.93±
0.64
t-7.827 6.203 5.258 6.136
P-0.0000.0000.0000.000
3、讨论
手术作为胸外科患者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并且患者在全程治疗中心理情况会对临床疗效带来一定影响,通常表现为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情况方面[2]。

一些患者在手术前可能会存在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身体发颤等),不利于手术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所以,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对于保障手术疗效尤为关键。

分阶段心理护理主要指的是,在患者日常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学有关理念,在临床治疗不同阶段中,对其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此来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所产生的负性心理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服务的依从性,从而加快其身体康复速度。

综上,将分阶段心理护理使用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情绪,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来参与临床治疗,还可提高临床科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琳琳, 赵巧燕. 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17(01):66-69.
[2] 乔静, 王海燕, 陈俍. 心理护理对心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05):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