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现浇屋面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现浇屋面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第一篇:高层建筑现浇屋面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高层建筑现浇屋面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目前已竣工项目屋面渗漏面临的问题
1、目前高层建筑屋面防水的紧迫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用防水材料种类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施工方法越来越先进,但高层建筑屋面防水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屋面防水返修率居高不下;由于返修引起的重复投资;屋面返修给用户带来工作、生活上的不便,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此,本项研究课题针对防水材料、防水施工操作要点、高层建筑屋面的易渗漏点等方面研究高层建筑屋面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

2、目前高层建筑屋面防水出现渗漏的成因分析2.1屋面结构层中存在渗水通道,导致渗水。

成因:
屋面混凝土原材料不合要求、屋面板混凝土振捣不实、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够,施工缝设置及处理不合要求,屋面混凝土养护不当、出现裂缝等原因造成结构层渗漏。

坡屋面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拍打浇筑,混凝土密实性差造成结构自防水能力差,引起渗漏。

2.2防水层施工质量不好,存在渗水通道。

成因:屋面防水工程节点甚多,且形状复杂、不规则、施工工序多、搭接缝多、施工面狭小、操作较困难,是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常常因局部封闭不严而导致渗漏。

屋面施工完成后,因温度变化,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端翘曲;此外,防水卷材质量差、老化或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冷脆,也降低韧性和延伸度。

卷材搭接长度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曲;或因卷材老化龟裂、起泡破裂,使卷材开裂,而导致屋面防水层渗漏。

防水层未作保护层或保护层处理不当,以致卷材与胶结材料发生龟裂、发脆甚至破坏引起渗漏。

找平层酥松,表面起砂,影响防水层粘结。

2.3落水口处渗漏。

落水口安装过高,排水坡度不够,周围密封不严。

2.4出屋面管道处渗水。

成因:
①二次浇筑混凝土存在渗水通道。

②出屋面管道细部处理不当,防水层收口处理不当,引起渗水。

2.5屋面与构筑物(如梯间墙、女儿墙等)交接处渗水。

成因:
未作200mm高混凝土反边,找平层抹灰未做成圆角、开裂,防水层反上女儿墙高度不够(应≥250mm)、收口处理不当等引起渗水。

2.6伸缩缝处渗水
成因:
伸缩缝处理不当,伸缩缝密封不严密,防水材料老化等引起渗漏。

2.7找平层引起渗漏
成因:
找平层出现空鼓、开裂,或者未按要求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填缝不符合要求,引起防水层拉裂,造成渗水现象。

2.8防水层保护层引起渗漏
成因:
防水层保护层出现空鼓、开裂,或者未按要求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填缝不符合要求,引起防水层拉裂,造成渗水现象。

2.9天沟、檐口渗水
成因:
天沟混凝土厚度不足、天沟未与屋面梁板一次浇筑成型或留有施工缝引起渗漏。

天沟、檐沟长度大,纵向坡度小,排水不畅,沟中积水引起渗漏隐患。

防水层施工不当、落水口少且四周卷材粘贴不严,造成渗漏。

2.10屋面预埋线管、线盒引起渗漏
成因:
预埋管线处混凝土不密实、开裂等引起渗漏。

2.11顶层二次装修破坏屋面板引起渗漏
顶层用户二次装修时施工不当破坏了屋面板结构引起渗漏,特别是吊顶施工钻孔破坏屋面板引起渗漏。

二、当前国内外屋面防水的做法
1、屋面防水传统做法利弊分析
屋面卷材防水传统施工方法采用普通油毡热粘结法,取材方便,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但是环境污染大,防水材料易老化,有效防水年限短,目前国内基本不采用此种做法。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屋面防水中的应用
近年来,新型防水材料不断发展,防水施工工艺随之有所变化,各种新型卷材用于屋面的冷粘法、热熔法、自粘法等技术已应用多年,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新型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较为成熟可靠的屋面卷材防水做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高层建筑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1、屋面结构层中存在渗水通道,导致渗水。

防治措施:
混凝土采用质量保障的商品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合格,有条件时可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尽量不留施工缝或少留施工缝,后浇带与施工缝处应凿毛处理,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能加水,模板及支撑体系要牢固、变形量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筋安装要满足受力要求和构造要求,浇筑屋面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收面2-3遍,最后一遍要压光,混凝土浇筑后采取适合的养护方法养护7天以上,温度高、风大时盖薄膜养护,屋面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浇筑后间隔1-2天)才能上料,尽量推迟屋面结构层拆模时间。

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

坡屋面最好采用抗渗混凝土,骨料采用细骨料(粒径为10-20mm),处理好施工缝,振捣密实,形成结构自防水。

2、防水层施工质量不好,存在渗水通道。

防治措施:防水材料的选择:
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通过技术鉴定并有材料出厂合格证,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材料进入现场,应按规定进行现场抽查复试,复试结果达到技术指标时方准时使用。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抹平压光,坚实牢固、平整不起砂、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裂缝、麻面等现象。

找平层表面必须干燥,水泥砂浆应具有足够强度。

下雨或雨后基层尚未干燥时,不得进行卷材的铺设施工,避免卷材粘结不牢或产生起鼓。

开裂现象。

当设计要求屋面做保温层时,要在保温层下面增设一层防水层,可采用防水涂料;保温层上面的防水层要做保护层,设置好坡度以防屋面积水。

防水施工要与有关工序作业配合协调,施工人员共同保护防水层不遭破坏,不穿带钉子的鞋上屋面防水层,注意成品保护。

在结构板易裂处(如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找平层、分仓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

附加层的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防水层铺贴方法和卷材搭接顺序应符合规定,搭接宽度应准确,接缝必须严格嵌填密封。

卷材表面平整,收头牢固。

冷粘法:均匀地涂刷粘结剂,基本干燥后才能进行铺贴卷材的施工。

每当铺贴卷材时,边铺贴边用橡胶刮板朝卷材的横向顺序用力地刮压一遍,特别是附加层部位(为满粘贴)要按顺序进行刮压,以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间的空气。

在排除空气后,可用外包橡胶的铁制的小压辊进行滚压,屋面转角处、泛水部位要按顺序滚压,确保粘结牢固密实,不得空鼓。

卷材与卷材搭接粘合时应从一端开始,按顺序用手逐一压合,不允许由绉缝、翘起、起边、张口现象。

卷材末端收头应卧入凹槽内,端头处用建筑密封膏封闭,待密封膏固化后,即可用掺有胶乳的水泥砂浆将凹槽抹平齐压光封闭。

热熔法:铺贴时随放卷随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界处,喷枪距加热面300mm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
亮黑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卷材。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应用滚筒碾压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并粘贴牢固。

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搭接部位按满粘法热熔粘牢,并用铁抹子压实。

自粘法: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是以弹性体(SBS)改性沥青为基础,以聚乙烯膜、铝箔为表面材料或无膜(双面自粘),采用防粘隔离层的自粘性防水卷材。

铺粘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完全撕净;铺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低温施工时,立面、大坡面及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机加热,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3、落水口处渗水
防治措施:
水落口周围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常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常用油性嵌缝膏)涂封,其厚度视材料性质而定,通常为2~5 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留宽20 mm、深20 mm的凹槽,以便嵌填密封材料,然后再做防水层。

水落口杯的各层卷材均应粘附在杯口上,用雨水罩的底盘将其压紧,底盘与卷材间满涂密封材料,底盘周围用密封材料封填。

屋面落水口处理如下图所示:
4、出屋面管道处渗水
防治措施: 4.1二次浇筑混凝土 1)二次浇筑混凝土浇捣密实无缝隙,浇筑之前将原结构接触面松动的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刷界面剂一遍。

二次浇筑混凝土面比原结构面低30~50mm,用水泥砂浆填补,吊模铁丝要埋在水泥砂浆中。

2)止漏装饰盖(即塑料底模)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水泥砂浆填补塑料底模,黏贴于天花板下面二次浇筑砼结构层下水管
PVC管止漏盖粘附于PVC管壁
①待PVC管或PPR管安装完毕后,将预留管洞处管壁上的灰尘、杂物、水分擦拭干净;按管径选好止漏装饰盖的配套型号;②将止漏装饰盖内侧及拼合处均匀涂抹一层PPC专用胶水;③涂抹胶水的止漏装饰盖放置约30秒后,将其翼沿朝上,板面紧贴楼板,卡于管道之上;
④待2~3小时之后,即可浇筑预留洞混凝土。

4.2防水层施工细部处理:
防水层施工时在管根处设置附加层,防水层要密封严密。

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设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管道跟部250 mm范围内,在屋面做成250高的圆台,并在管道周边隆起20mm向四周低下,以防根部渗水。

管道根部四周做附加增强层,宽度不小于300 mm。

防水层贴在管道上的高度不得小于200 mm,附加层卷材应剪出切口,上下层切缝粘贴时错开,严密压盖。

附加层及卷材防水层收头处用金属箍箍紧在管道上,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出屋面管道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出屋面管道四周打玻璃胶面层找平层水泥砂浆圆台包裹管道管箍锁住防水卷材收口,防水卷材与管道外壁黏贴紧密防水层结构层下水管
5、屋面与构筑物(如山墙、梯间墙、女儿墙等)交接处渗水。

防治措施:
墙体根部做200mm高混凝土反边,墙体与屋面交接处抹灰做成圆角,泛水处防水层需做附加层,防水层反上女儿墙高度应≥250mm,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以保证粘贴牢固。

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

女儿墙必须砌筑密实,压顶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同时认真做好滴水线,以隔断雨水沿女儿墙向室内渗漏的途径。

①当女儿墙较低时,卷材可直接铺过墙顶,用压顶盖顶,压顶应做防水处理。

②当墙体为砖墙时,也可在砖墙上留凹槽,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
用金属压条钉压,密封材料封固,水泥砂浆抹压,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 mm,凹槽上部的墙体也应做防水处理。

屋面防水卷材收口如下图所示:
滴水女儿墙金属压条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结构层≥
③墙体为混凝土,卷材收头直接用金属压条钉压在墙面上,然后用密封材料封固,再在封固好的卷材收头的上方钉压金属或合成高分子盖板,端头用密封材料封固,以保护卷材收头。

④泛水应采取隔热防晒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可在泛水卷材施工后,抹水泥砂浆保护。

6、伸缩缝处渗水
防治措施:
伸缩缝处理满足密封要求、适应变形(伸缩和沉降)、施工方便、检查容易。

铅封材料可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

伸缩缝处理如下图所示:
钢筋砼预制盖板嵌缝材料密封砼反边卷材防水层结构层
7、找平层引起渗漏
防治措施:
找平层施工前将屋面结构面层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所用砂浆配比得当,水泥、砂质量合格,养护得当。

找平层设置分格缝,以适应热胀冷缩等引起的变形。

填缝材料合格,填缝密实。

8、防水层保护层渗漏
防治措施:
保护层所用材料合格,按照工艺标准施工。

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保护层设置分格缝,以适应热胀冷缩等引起的变形。

填缝材料合格,填缝密实。

9、天沟、檐口渗水防治措施:
天沟与屋面梁板一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

混凝土振捣密实,天沟、檐口混凝土厚度、钢筋安装、模板支设符合规范要求,减少后期
结构变形。

排水纵坡不能过小,避免积水,沟底水落差≤200mm,落水口离天沟分水线≤20m。

附加层在交接处宜空铺(≥200mm),防水层卷材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收头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10、屋面预埋管线处混凝土开裂引起渗漏
防治措施:
预埋线管、线盒处混凝土浇捣密实。

结构施工时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处可以采用线盒,当线管数量很多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抗裂构造钢筋。

11、顶层二次装修破坏屋面板引起渗漏。

防治措施:
二次装修时了解清楚原设计,天花钻孔选择合适的位置,钻孔不宜过深,避开预埋管线等薄弱位置。

第二篇:浅析屋面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屋面渗漏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章俊杰
【摘要】屋面渗漏是民用建筑房屋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渗漏不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危害建筑装饰效果,还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屋面渗透原因分析,从设计控制、材料选择、施工质量、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关键词】渗漏原因;施工质量;防治措施一:
1、屋面渗漏的原因分析
由于建筑物地基生产不均匀沉降导致屋面板开裂;气候温差变化大混凝土胀缩产生屋面板裂缝;屋面上荷载过集中使板的扰度增大产生变形裂缝;屋面板与支承结构连接处受力不均使屋面板开裂;这些都将导致屋面板开裂发生屋面渗漏,还有防水材料质量是产生屋面渗漏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对材料的物理性能技术指标了解不透,有关选材方面对屋面渗漏等原因应引起管
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2、设计方面的原因
由于设计者防水意识淡薄或设计实践经验不足,没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不同技术性的材料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的节点处理或泛水做法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渗漏,有的部位直接未设计防水层。

目前我国的防水设计基本上都由建筑设计专业完成,多数建筑设计师只注重建筑物的功能布局,立面处理,室内装修上;对屋面防水不够重视;设计过于简单,使用范围及使用条件了解不透,不能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防水材料;有的在一道防水材料上进行二道热融防水,以致造成一道材料热烤融化,无法起到二道设防作用。

结构设计师也未对屋面防水做足够的重视,未对屋面板做适当的提高配筋率、采用抗渗混凝土等技术措施。

有些设计人员对一些重要的结构节点不出施工大样图,设计不全面、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困难。

还有些设计人员不根据实际情况;在没有认真研究基础资料是否相符的情况下盲目照搬其他工程屋面防水做法。

3、施工质量原因
缺乏防水专业施工队伍,有的单位请不懂防水技术的工人去进行屋面防水施工操作。

屋面排水坡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未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分隔缝,涂膜防水油膏的厚度、均匀度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露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等未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细部做法达不到施工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

4、材料方面的原因
防水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屋面防水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等于不符合标准,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材料质量重点控制其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能。

在施工中必须对材料严格检查、验收并且正确使用,建立管理台账,做好收、发、储、运等各个环节监督,避免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防水工程上。

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5、使用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必须做好房屋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对确保屋面防水使用年限很重要,由于屋面长年累月处于外界自然条件下,收到房屋结构变形及经常性冷热交替变化的影响,导致屋面防水层不可能保证长期完好无损,有的人还在防水层上凿眼打洞等,加速了屋面防水层的腐烂、老化,造成屋面逐渐出现渗漏。

二: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设计为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

影响屋面渗漏因素诸如设计不合理性,结构质量、防水材料质量差、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差,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把控好屋面防水设计关、选择质量好的防水材料、做好检测试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水施工方案是提高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有力措施。

施工单位在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屋面防水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此外,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的防水施工队来施工,并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按施工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屋面防水设计控制
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设防要求,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设计屋面防水等级,同时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防水重点部位设有施工详图。

坚持以柔性为主,按防排结合、刚柔并济,多道防水、节点密封,加强保护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再按照规范和标准图集中细部构造进行防水细部节点设计。

设计深度要符合要求,施工前要进行专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对不明确、不合理,现场监理及施工技术人员要给与提出,设计者要予以变更处理解决。

现场监理及施工技术人员要给与提出,设计者要预计变更处理解决。

结构设计者对屋面板要适当提高配筋率并采用抗
渗混凝土,提高屋面板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能,在屋顶结构施工图中要明确防水构造做法。

2、材料选材控制措施
择优选用和合理使用时关键问题,根据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选材,根据设计师单一品种还是同种材料叠层使用;是采用刚柔材料结合或者是卷材与涂料复合使用;如何对变形缝等细部构造提出选材条件与要求等等,这些还需要考虑与地区气温、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相结合。

3、提高屋面结构防水施工质量措施
选择防水材料要与建筑物等级及标准相适应,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质量,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有效防止不合格的防水材料用在屋面防水工程上。

防水工程质量取决于设计质量、材料质量、工序质量、施工工艺水平、工人操作水平、成品保护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要素。

屋面防水以防排为主,专门对屋面进行定期清扫、检查疏通天沟、檐口、排水口,将雨水及时排走。

屋面找坡时无论是建筑找坡,还是结构找坡,都要按设计规范搞好屋面找坡,有效地控制屋面排水坡度和坡向是提高屋面防水质量的主要环节。

找坡层浇筑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平顺。

要防治屋面渗漏控制好屋面板施工质量也是关键。

屋面板混凝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是防治屋面渗漏的根本保证。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加强混凝土振捣使之密实,不漏浆、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

浇捣混凝土连续进行,严禁出现浇捣中断、漏振现象。

混凝土表面经滚筒碾压,提浆收水后用铁板压光,然后铺盖草席或塑料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4、屋面找平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好基层施工质量是搞好屋面防水的基础。

施工前将基层清理干净,屋面不得有积水。

如果找平层内部不密实、坡度不够、表面不平、砂浆拌和不均匀、施工质量低劣,会直接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

准确控制分仓缝的位置。

采用水泥砂浆(宜掺10%的U型膨胀剂)或
细石混凝土(抗裂纤维)的找平层分仓缝间距不得大于5M,并留置在易开裂处。

分仓缝要事先预留,不得后割,缝宽宜为20mm~30mm,选择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嵌缝。

施工时要随时检查找平层的赶平压光质量、密封材料嵌缝质量,做到挤压密实,养护工作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5、增加附加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屋面防水层在某些部位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耐用年限缩短。

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设置一至二层增附加层。

找平层分仓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

附加层的宽度要超过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板端缝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可采用卷材增强层,采用加胎体的防水涂料作增强层,涂料可采用与大面积防水层相容的高分子涂料或集合无改性,沥青涂料。

6、涂膜隔离层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要对基层进行检查与清扫,若存在凹凸不平、起砂、起皮、裂缝、预埋件固定不牢等质量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

另外,基层干净是防水涂料施工的首要条件,也是确保涂刷层与找平层之间粘结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在屋面与墙面链接处隔气层应从墙面向上连续涂刷,且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隔气层厚度为3mm,为确保涂层厚度和提高涂层成品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多次薄涂的施工工艺。

另外,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没到涂料材料用量,并对原材料仔细搅拌确保涂刷均匀。

与此同时,每道涂料在施工时必须等上一道涂料充分干燥后进行。

在大面积涂刷前,先对阴阳角、雨水口、采光窗端壁等细部构造处进行附加增强处理,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分隔缝处空铺一层聚酯无纺布附加层(一边固定),铺设宽度为200-300mm。

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裁剪整齐,如有凹槽应将其压入槽内,不得有翘边、皱折、透底等缺陷,最后用密封膏密封。

涂膜隔气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以上时施工,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