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关于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就目前农村学校美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家长对孩子学习美术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现状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应针对农村的现有条件,进行探索,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尽到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仍是整个学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在农村还存在很严重的“主科”“副科”之分。
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城镇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和美术教师师资的配备已基本完善,能够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与此同时,根据对多地乡村学校的调研发现,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而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更是存在着盲区,许多学校没有美术课程。
其主要体现在:专业美术教师严重短缺、现任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学校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方面。
优化师资配置,鼓励向美术学科转岗。
把具有美术教学意向和美术特长的非专职教师,转岗到专业美术教师队伍中来。
对凡具有一定美术专长且乐意从事美术教学的人员实行“转岗”,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专业进修,让他们挑起美术教学的担子。
这一方法是针对乡村学校较难引进专业美术教师、师资配置满额等情况,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意向申报、专业测试、全面考察,在确定人选后进行专业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对于有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地区,聘请优秀民间艺人到校任教,是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传承。
从退休的优
秀美术教师中返聘一部分重回岗位,也对现有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这些教师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年轻教师队伍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会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乡村民间艺术,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兴趣,又提高能生感欣赏美的能力。
农村的花繁叶茂、碧水蓝天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写生课中凸显优势。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及利用好乡土教学资源解决当前农村中学美术师资问题,稳定师资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
在评优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倾向,并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绩效制度。
尊重美术教师的教学劳动和科研成果,鼓励他们外出交流学习,以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