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车站中学2010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和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两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车站中学2010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单项选择题专项训
练
1.“朝秦暮楚”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生动写照,造成这一状况的相关背景因素不包括
A.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B.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C.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招揽人才D.平等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2.西汉时期,中国与中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交化交流。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科技成就辉煌,文化发达 D.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3.历史知识中,“客观史实”和“历史解释”并不相同。
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
以下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叙述中,何者属于“历史解释”
A.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动荡、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思想界活跃时期。
C.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采取了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人通婚等汉化政策。
D.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开凿的著名石窟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4.下面对隋朝历史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
5.雅典的梭伦改革、隋唐的科举制和秦朝的郡县制表达的共同点是
A.打破世袭特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走向民主共和
D.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
玉树这一名称据说出自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壮浪纵姿,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写了一首《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此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7.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瓦肆”看戏
B.人们过元旦(春节)挂年画。
贴“桃符”、放鞭炮、往来拜年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
8.“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弘扬佛法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9.2010年5月2日,中外观众依然最热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巨幅放大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此世博版的《清明上河图》高,长130余米,约是原图的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
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尽展了
A.宋朝盛世的都市日夜风情B.元朝盛世的都市日夜风情
C.隋朝盛世的都市日夜风情D.唐朝盛世的都市日夜风情
10.将下列一组历史名词“八股取士、锦衣卫、军机处、文字狱”归入同一主题的话,主题名称最恰当的是
A.官僚机构的改革B.特务统治的建立C.思想文化的控制D.君主集权的加强
11.下列管辖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按设置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域都护②伊犁将军③安西都护府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③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⑤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侵占台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从这三个条约的内容看,最能体现这一线索的是
A.赔款数目越来越大
B.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C.侵略方式由经济入侵到政治控制
D.开设口岸由沿海沿江向内地扩展
14.李明同学在分析了下面三幅图片后,认为近代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主题应该是
A.推翻腐朽政府,建立人民政权 B.反封建思想,开展新文化运动
C.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D.打倒封建军阀,发展资本主义
1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6.下列史实的发生具有一定联系,对其联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戊戌变法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17.近代化主题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国的这一进程起步于_____ ,而其“欲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______
A.辛亥革命、没有最高统治者的一贯支持
B.洋务运动、洋务企业仍然采用封建的管理方式
C.戊戌变法、没有坚决反对外来侵略
D.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18.“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9.“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
”据材料分析以上革命所不能体现的是
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结束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
疑问的。
”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结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是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1.重庆楹联“古人忠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这幅楹联它表现了
22.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
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柳亚子原名
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权,字亚卢,亚洲的卢梭也。
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
23. 【通知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
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
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上框)。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24.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你认为按
①井冈山根据地②南昌起义③遵义会议④中共七大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25.下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两块浮雕,请你为它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过长江
26.为迎接建国60周年国庆,某摄制组要拍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纪录片,他们在农村的最后一站应选在
A.井冈山 B.西柏坡 C.瑞金 D.延安
27.有人说:“中国并不缺乏纪念日,而是缺乏对纪念日背后的深沉反思”。
以下是小明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的反思,其中错误的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赢得农民极大支持
B.得民心者得天下
C.重庆谈判为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D.国民党的武器不如共产党先进
2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建新中国。
这次会议召开时国内形势是A.三大战役激战正酣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解放战争尚在进行D.抗美援朝迫在眉睫
29.历史老师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新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但出兵的结局对新中国而言却是一举两得。
你认为这里的“两得”主要是指
①支援了朝鲜反侵略斗争②保卫和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④保障了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A.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
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3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B.宣告了新中国成立
C.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32.2010年是周恩来誔辰112周年,某邮票公司准备发行一套纪念邮票,邮票内容选择的是周总理曾经参与的或领导的并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历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北伐战争 C.淮海战役 D.中共创始人
33.学习历史讲究“左图右史”,也就是说图片对于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致富的农民深圳的夜晚上海陆家嘴重庆朝天门码头
A.对外开放 B.拨乱反正 C.改革开放 D.乡镇企业
3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段话
A.分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B.列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的内容
C.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的过程 D.总结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
3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36.“求同存异”目前已成为处理地区间、国家间冲突的基本原则。
结合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判断下列对“求同存异”中“同”和“异”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A.“同”即都曾遭受列强的欺凌压迫;“异”即政治制度不同
B.“同”即都希望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异”即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
态不同
C.“同”即都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异”即加入“北约”“华约”组织的选择不同
D.“同”即都需要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异”即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
然环境不同
37.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开着一家棉布店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个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8.琅城起义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B.基督教的诞生过程
C.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 D.古代科技的进步
39.在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分别是
A.儒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
B.儒家思想、人文主义
C.法家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
D.道家思想、理性学说
40.为促进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组人物是
A.伯利克里、荷马、屋大维B.查理·马特、穆罕默德、马可·波罗
C.达·芬奇、哥伦布、瓦特D.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
41.新航路开辟后,许多美洲物产传播到欧亚大陆。
如玉米、烟草等传到中国。
这一史实
客观上反映了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烟草毒害人类,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灾难
42.“这儿被誉为是西欧新时代曙光的发源地,爆发了一场‘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句中的“这儿”是指英国,这场运动是指光荣革命
B.句中的“这儿”是指法国,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
C.句中的“这儿”是指德国,这场运动是宗教改革
D.句中的“这儿”是指意大利,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
43.通过理解《神曲》和达·芬奇作品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初步认识
A.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B.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C.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D.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44.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扩张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
45.马克思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这表明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A. 开拓了世界市场
C.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46.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揭示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那么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促进人类城市化的进程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47.了解克莱武的相关史实,有助于我们
A.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B.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D.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8.如果将《人民宪章》、《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纳入同一学习主题,下列选项中最恰
当的是
A.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B.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D. 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49.了解“目的”是分析历史事实本质的重要步骤,下列事件的“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推翻幕府统治
B.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C.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殖民统治
50.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济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51.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
活动开始之前,老师
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A.18票 B.22票 C.28票 D.32票
52.制度的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
A.用国有化的形式来消除危机 B.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危机
C.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D.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53. 影片《兵临城下》里苏军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
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是一道视觉盛宴,影片里描述的这场战役最后苏军获得胜利,这次战役不但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大转折点。
请问这是哪一场战役
54.20世纪50-70年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大失误。
下列对这一时期中外历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日
本
B.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C.中国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失误
D.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联邦德国
55.下列各项联系,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 B.改革开放——深圳崛起C.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D.内燃机的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7.2009年2月7日美国副总统乔•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为美国外交新政定调。
“新政”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
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道美国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和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影响是
A.彼此规范,展开新的竞争 B.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发展
C.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安宁 D.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59.美国向来以世界“人权卫士”自居,每年都对别国的人权状况进行评估,但从来不反省自己的人权问题。
2004年5月,美国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丑闻公开曝光,世界为之震惊。
但美国在同时期发表的年度人权报告中,除了对10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之外,对其自身的“虐囚”事件却只字未提。
上述事例说明
A.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C.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仍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人权问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
60.奥巴马是美国历史第一位黑人总统。
以下关于美国黑人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着三角贸易的进行,大批黑奴被掠夺到了美洲
B.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黑人音乐在美洲发展成为爵士乐
D.黑人艺术成为好莱坞的基础
61.下列图片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变化形势是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北约标志欧盟标志伊拉克战争的图片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的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62.下列新闻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印度一架飞机坠毁
B.美国航天飞机发射飞往国际空间站
C.朝鲜秘密进行核武器试爆
D.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微软提出希望以446亿美元收购中国雅虎
63.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德莱塞和罗曼·罗兰
C.莎士比亚和毕加索 D.达·芬奇和梵高
64.你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③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④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5.2010年1月27日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反思、重设、重建。
与会国将通过年会寻求全球合作新的契合点。
这表明
A.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
B.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谋求共同发展
66.我国近、现代时期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三大改造
B.维新变法和“一五”计划的实施
C.洋务运动和“一五”计划的实施
D.魏源倡导“师夷长技”和改革开放
湖北车站中学2010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单项选择题专项训
练
参考答案
1——20: DBBCA ADCAD CBCCB DDBBC
21——40: ABBDC BDCCA DACDC CCCAD
41——60: CDADB DABCD CBCAD CBBCD
61——66: DAAAB C
车站中学2010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多项选择题专项训练1.从下面的几幅图片中,我们能得出的关于原始人类结论是
半坡房屋复原图鱼纹彩陶盆稻谷遗存骨耜
2.以下表述中,哪几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请你指出来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B.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D.汉武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B.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C.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D.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4.下图是“中国历史部分纪年表”(a、b、c、d代指4个朝代),说法都正确的是
A. a和b之间的这段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
B. c和d这两个朝代,封建皇权高度强化
C. 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D. 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5.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A.张三在新式学堂里不必为科举考试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使用由商务印书馆印制的
用白话文编写的教科书
B.李四乘坐火车,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从关外到北京走亲访友
C.王五在皇宫做事,曾看到很多慈禧的生活照片
D.赵六在上海做生意,用电报向广州的商务合伙人发出商业信息
7.“辛亥革命前无辫子很难过,辛亥革命后留辫子是很丑的满奴”。
这说明了
8.第41届世博会正在中国上海召开。
下列有关上海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上海是中国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B.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中国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诞生在上海
10.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写到:“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
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举四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及简评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星火燎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力挽狂澜——遵义会议;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灯塔指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
方向
1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A.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C.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D.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繁荣发展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3.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下列政策具有创新精神的是
A.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三大改造中推行的赎买政策
D.“一国两制”
14.“古代世界,东西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既进行和平友好交流,也不时发生武力征服和战争掠夺。
但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下列史实中,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有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C.马可·波罗东游
D.阿拉伯数字西传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亚历山大时代雅典奴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C.《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棉纺织业。
A.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于其文字一笔一画形似楔子,
故称楔形文字。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被侵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