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
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
骨折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为椎弓根螺钉组和通用组各42例。
对比两组患
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椎弓根螺钉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通用组
(P<0.05),椎弓根螺钉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通用组(P<0.05),出血量低于通
用组(P<0.05)。
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运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
疗效果良好,手术用时短,出血量低,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程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和高空作业坠落等
事件发生频率也在快速上升,骨折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
作为一种常见的骨折
病症,胸腰段脊椎骨折对居民的危害逐渐增大[1]。
胸腰段脊椎骨折容易引发并发症,例如椎体滑落、脊髓损伤等,并易使患者在出院后长期处于慢性腰痛的生活
环境中,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准。
因此,采用更先进,更稳定有效的
治疗方式提升患者的康复概率是众多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采用伤椎置钉单
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进行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该
疗法在不同固定情况下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不同方式下的优劣势,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按
入院顺序分组为椎弓根螺钉组和通用组各42例。
椎弓根螺钉组男34例、女8例,年龄在29岁至55岁,平均年龄(36.54±7.49)岁;通用组男35例、女7例,
年龄在30岁至53岁,平均年龄(35.66±7.12)岁,组间常规资料相近,可以
对比(P>0.05)。
1.2方法
手术前,将患者放置为俯卧位,进行全麻,使用C型臂X射线进行引导,确
定患者脊柱骨折位置。
刀口位置选择为背部正中央,取8cm切口,暴露骨折区域
以及周边椎板、关节突等组织。
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患者组在明确骨折方位后拧入器械,并安装连接棒,
便于实施复位。
在进行复位成功后,经过仔细检查,将连接棒同后路的椎弓根螺
钉相连接,形成固定系统。
主刀医生应当分析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随后实施椎
板减压,帮助患者重构脊柱并恢复原有高度。
术后实施缝合[2]。
采用通用技术的患者组医护人员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技术。
该技术的技术
原理是在病患的伤椎位置的上下脊柱处放置椎弓根螺钉。
在确定放入位置后,主
刀应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实行减压操作,安装钛合金棒。
在减压操作结束后应当关
闭病患的椎体间隙,复位患者脊柱的后凸畸形。
在矫正完成后,需要进行横突间
的植骨与融合,并在病人同器械之间的导流系统建立完成后实施缝合[3]。
1.3观察指标
指标评价方式为根据术中录像,统计手术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并根
据患者在术后六个月的恢复情况,判断手术方案的实际效果,综合各项数据形成
评价。
指标具体内容为:①显效:手术效果良好,患者脊柱伤口处无感染症状,内
部器械固定无松动,未出现固定折断、植骨坏死等现象。
②有效:患者脊柱伤口
处出现一定感染现象或者内部器械固定出现松动、固定折断、植骨坏死。
③无效,患者脊柱伤口处出现感染,锥体复位效果差、脊柱骨折未愈合、植骨坏死。
1.4统计学方法
使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
椎弓根螺钉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通用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
分组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效
率
1427197.62%椎弓根
螺钉组
(n=42)
通用组
2015783.33%(n=42)
X2 4.973
P<0.05
2.2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
椎弓根螺钉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通用组(P<0.05),出血量低于通用组
(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
分组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
89.54±28.32126.54±30.43
椎弓根螺钉组
(n=42)
通用组(n=42)156.87±39.32185.54±35.87 t9.0058.129
P<0.05<0.05 3讨论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复位患者脊柱的生理性弯曲以及锥体高度异常,并在后续治疗中保持稳定。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方案相较于传统脊柱骨折治疗方案,有效地规避了内固定断裂的风险,在早期为保护病患安全提供了条件,具有更好的医疗效果,对病人的后续治疗更有利[4]。
通过对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方案相较于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方案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在恢复患者锥体高度和Cobb 脊柱角方面有较好疗效,并能够实现以较小的神经受损概率完成骨块复位,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病患的身体,为后续恢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另一方面,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操作简易,固定节段数量少,能够保存更多的可活动节段,适
用病症范围更广,并从根本上防范了内固定松动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手术方案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程度、手术时长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手术创口小,便于主刀医生操作,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牛殿军. 伤椎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04):51-51.
[2]彭传华, 陈剑. 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与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025(001):76-78.
[3]王乾坤, 程翔, 杨先武. 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术的应用分析[J]. 健康必读, 2018, 000(026):243-244.
[4]李钰.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J]. 医药前沿, 2018, 8(030):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