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课件(共50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探春浑名“玫瑰花”,她个性要强,果敢干练,毫无拿捏之态。 反映出她爽朗的性格特点。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黛玉娇弱,寄人篱下,她想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 教养又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滚到贾母怀里。 宝玉娇贵,最得宠爱。反映出他顽皮、恃宠撒娇的性格特点。
【六】
思“笑”意,领悟主旨
1.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 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深层原因是为了逗贾母这位“老祖宗”开心。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 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小人物;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 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饭前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开端)
刘
(1-3)
鸳鸯、凤姐 商量取笑刘姥姥
姥
姥
进 大
饭中
安排酒宴,刘姥姥入席举金筷
观
(4-10) 刘姥姥逗乐,众人笑态各相异
(发展) (高潮)
园
饭后
鸳鸯、凤姐道歉,刘姥姥笑后的感慨 (结局)
(11)
刘姥姥 风趣淳朴 大度有智慧
【四】
观“笑”剧,把握形象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主角是谁?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主角是刘姥姥。
2.刘姥姥不仅并非书中主要人物,而且还是“芥豆之微”。她曾先后三次进出荣国。 请阅读《红楼梦》相关情节或查阅资料,说一说刘姥姥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1)在情节架构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借她的三次出场,即“三进 大观园”,见证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2)反衬贾府生活的奢侈。她是真正接触到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底层人 民。刘姥姥看到的贾府的一切都是其他人想象不到的。曹雪芹借刘姥姥的各 种夸张的表现,将贾府的富贵描述得淋漓尽致。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 惜春年纪最小,又很娇嫩。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上有婆母,下有晚辈,身份尊贵,高贵典雅,懂得克制, 且知是凤姐弄鬼,却又不好说什么,指着她说不出话来,比较 “矜持”,保持女主人的雍容尊贵。
2.在这场“笑”剧中,作者几次写到贾母的笑?为什么这么写?
总结: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
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 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 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 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 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 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 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第25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 雪 芹
课时目标
01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重点) 02 品读众人各具形态的笑,了解作者进行群像描写的技巧。(重点)
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培养对经典名著的热爱之情,提高
03
审美鉴赏能力。(难点)
导入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是曹雪芹留给人类的宝贵的艺术财富,从问世以来,就得 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乃至于红学成了研究红楼梦的专门学问,在中国的 文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像《红楼梦》这样影响广泛。今天,就 让我们跟随刘姥姥,同游大观园,领略红楼的魅力,体会别样的人生。
名家点评《红楼梦》
(1)《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 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红楼梦》 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近代文学家王国维 (2)《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 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 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初读思考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贾府众人一起吃饭,席间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在刘姥姥的眼里,贾府是什么样子的? (1)威武齐整(柜子比他们一间房子还大); (2)饮食奢侈(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 (3)富而好礼(礼出大家)。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一】
知人论世Βιβλιοθήκη 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 溪、芹圃。伟大的文学家。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 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 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 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恼,也就不说了。”
语言描写。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 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大度、善良、纯朴。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
(4)
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动作描写。“伸”“夹”二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和憨态可 掬;“闹”“撮”二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 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 态;“滑”“滚”二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以及鸽子蛋掉下时速度 之快。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又憨 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五】
品“笑”态,学习手法
1.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 笑有什么不同,各反映了她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虽身世不幸,但她性格爽朗,心直口快,热情乐天。反映出她率真、 豪爽、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薛姨妈一向持重,最讲礼节,但也笑至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反映出她随性的性格特点。
(4)千里伏线,首尾呼应。
3.本文重点刻画了刘姥姥在众人面前表演逗笑的场面,着重描写了不同人在看到她的 表演之后不同的反应,可谓各具情态,各有特色,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气 氛欢快。请你借鉴这一写法,描写一个场面,突出某种气氛。(200字左右)
(示例)菜市场是个热闹的地方,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各种摩托车、三轮车。来来往 往的人群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各种口音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声绵绵不休。 只见那大汉抓出一条鱼,称重,去鳞,切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条活蹦乱跳 的大鱼瞬间变成了白嫩嫩的鱼片。这边买葱的妇女仔仔细细地捡出泥巴,掐断根须, 才放心地放在秤上称重……“哎,麻烦让一让,让一让。”忙着送货的小哥像泥鳅 一样穿梭在拥挤的人群里……在这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人们都享受着一大清早的 喧嚣。
(1)蓼溆( liǎo xù ) (2)潇湘( xiāo ) (3)戗金( qiànɡ)
怔忪( zhēnɡ) (11)怔
发怔( zhènɡ)
(4)一径( jìnɡ ) (5)银箸( zhù ) (6)砒霜( pī )
调剂( tiáo ) (12)调 调查( diào )
(7)麈尾( zhǔ )
yán( 筵 )席
(3)迎春:贾赦之妾所生,青春貌美,但天性懦弱,更乏 才情,对周围一切不闻不问,木然处之。(“二木头”)
(4)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处世哲学是明哲保身,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待人接物理性、精明。她不会像其他 人那样大笑,跟这场“笑”剧格格不入,干脆不写。
4.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发怔”为神态描写,尤为传神。既写出 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 的意料,众人瞬间寂静,又与后文众人大笑的 热烈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3)写活了许多人物。例如,刘姥姥的重要性在贾府被抄家,彻底败落后才体 现出来。前期的刘姥姥只不过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因为家里穷困,不得已来 贾府求助。在贾府败落的时候,刘姥姥来探望贾府众人,甚至于散尽家财救下了 巧姐。而贾府失势,很多像贾雨村这类人,不止没有帮一把,反而是踩一脚。这 样一对比,刘姥姥的知恩图报就凸显出来了。
3.这场“笑”剧里还有哪些重要人物的“笑”没有写,为什么?
(1)凤姐、鸳鸯: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因为她俩是“笑” 剧的导演,合伙捉弄刘姥姥,为了让刘姥姥多出一些洋相就强忍着。两人工于心计, 深藏不露,一切早在她们的掌控之中,所以她们不会笑得失控。
(2)李纨: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李纨青春守 寡,是封建淑女,标准节妇。
——鲁迅
(3)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中国过去) 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 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 来。……《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 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毛泽东
【二】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辨析词语。
词语 同
捉弄
戏谑 都有“戏弄玩笑”的意思。
意思是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行
意思是对人开玩笑,使为难。
异
为的动机很简单,只是追求某种心理满足
更侧重对人的耍弄,使人难堪。
的需求。
①他被人 捉弄 过几次,再也不敢去了。 例
② 戏谑 之言,不必介意。
【三】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两次写到。第一次是承接宝玉“笑”的结果, 写贾母搂着宝玉叫“心肝”;第二次是在写完众人后, 写贾母“笑的眼泪出来”。
(2)贾母年老位尊,毫不拘束,尽情而笑,这样写, 既表现了贾母的慈爱,对宝玉的特别溺爱,也显示了贾 母在家族中特殊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说明 鸳鸯和凤姐导演的这出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 里拿的动他?”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语言描写。通过对比,写出了贾府的富庶与奢华, 也写出了刘姥姥的风趣、朴实和实在,以此化解了 尴尬,增添了笑料。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3)
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
(1)
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语言描写。表面写刘姥姥的粗俗、风趣,实则 写刘姥姥的大智若愚。为了获得贾家的同情, 得到恩惠,她装作愚者,故意出丑让众人取笑。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
课文节选的部分,原题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 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回中,凤姐、鸳鸯在宴席间合 谋戏弄刘姥姥,引出了一篇“笑的文章”,把贾府中各 色人等的身份、年龄、性格、气质等统统“浮雕出来”, 使人感到充满了“美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内容”, 一笑传神。曹雪芹绝不是一般化地写他笔下的人物都在 “笑”,而是具体地、富有个性地写出人物各自“怎么 笑”,使描写具有强烈的真实感、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 性,具有巨大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
(8)沉甸甸( diàn )
(13) 蜿yán( 蜒 )
(9)漱盂( shùyú ) (10)cù( 促 )狭
蜻tínɡ( 蜓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调停:_安__排__处__理__。__ (2)筵席:_宴__饮__时__陈__设__的__座__位__,__借__指__酒__席__。__ (3)捉弄:_对__人__开__玩__笑__,__使__为__难__。__ (4)发怔:_发__呆__。__ (5)促狭鬼儿:_爱__捉__弄__人__的__人__。__促__狭__,__爱__捉__弄__人__。__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 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他增删十次,批阅十载 创作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探寻背景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 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大部分人 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 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 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 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 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 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黛玉娇弱,寄人篱下,她想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 教养又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滚到贾母怀里。 宝玉娇贵,最得宠爱。反映出他顽皮、恃宠撒娇的性格特点。
【六】
思“笑”意,领悟主旨
1.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 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深层原因是为了逗贾母这位“老祖宗”开心。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 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小人物;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 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饭前
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开端)
刘
(1-3)
鸳鸯、凤姐 商量取笑刘姥姥
姥
姥
进 大
饭中
安排酒宴,刘姥姥入席举金筷
观
(4-10) 刘姥姥逗乐,众人笑态各相异
(发展) (高潮)
园
饭后
鸳鸯、凤姐道歉,刘姥姥笑后的感慨 (结局)
(11)
刘姥姥 风趣淳朴 大度有智慧
【四】
观“笑”剧,把握形象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主角是谁?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主角是刘姥姥。
2.刘姥姥不仅并非书中主要人物,而且还是“芥豆之微”。她曾先后三次进出荣国。 请阅读《红楼梦》相关情节或查阅资料,说一说刘姥姥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1)在情节架构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借她的三次出场,即“三进 大观园”,见证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2)反衬贾府生活的奢侈。她是真正接触到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底层人 民。刘姥姥看到的贾府的一切都是其他人想象不到的。曹雪芹借刘姥姥的各 种夸张的表现,将贾府的富贵描述得淋漓尽致。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 惜春年纪最小,又很娇嫩。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上有婆母,下有晚辈,身份尊贵,高贵典雅,懂得克制, 且知是凤姐弄鬼,却又不好说什么,指着她说不出话来,比较 “矜持”,保持女主人的雍容尊贵。
2.在这场“笑”剧中,作者几次写到贾母的笑?为什么这么写?
总结: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
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 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 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 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 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 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 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第25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 雪 芹
课时目标
01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重点) 02 品读众人各具形态的笑,了解作者进行群像描写的技巧。(重点)
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培养对经典名著的热爱之情,提高
03
审美鉴赏能力。(难点)
导入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是曹雪芹留给人类的宝贵的艺术财富,从问世以来,就得 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乃至于红学成了研究红楼梦的专门学问,在中国的 文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像《红楼梦》这样影响广泛。今天,就 让我们跟随刘姥姥,同游大观园,领略红楼的魅力,体会别样的人生。
名家点评《红楼梦》
(1)《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 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红楼梦》 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近代文学家王国维 (2)《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 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 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初读思考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贾府众人一起吃饭,席间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在刘姥姥的眼里,贾府是什么样子的? (1)威武齐整(柜子比他们一间房子还大); (2)饮食奢侈(一两银子一个的鹌鹑蛋); (3)富而好礼(礼出大家)。
理清结构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一】
知人论世Βιβλιοθήκη 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 溪、芹圃。伟大的文学家。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 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 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 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恼,也就不说了。”
语言描写。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 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大度、善良、纯朴。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
(4)
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动作描写。“伸”“夹”二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和憨态可 掬;“闹”“撮”二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 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 态;“滑”“滚”二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以及鸽子蛋掉下时速度 之快。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又憨 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五】
品“笑”态,学习手法
1.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 笑有什么不同,各反映了她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虽身世不幸,但她性格爽朗,心直口快,热情乐天。反映出她率真、 豪爽、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薛姨妈一向持重,最讲礼节,但也笑至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反映出她随性的性格特点。
(4)千里伏线,首尾呼应。
3.本文重点刻画了刘姥姥在众人面前表演逗笑的场面,着重描写了不同人在看到她的 表演之后不同的反应,可谓各具情态,各有特色,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气 氛欢快。请你借鉴这一写法,描写一个场面,突出某种气氛。(200字左右)
(示例)菜市场是个热闹的地方,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各种摩托车、三轮车。来来往 往的人群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各种口音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声绵绵不休。 只见那大汉抓出一条鱼,称重,去鳞,切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条活蹦乱跳 的大鱼瞬间变成了白嫩嫩的鱼片。这边买葱的妇女仔仔细细地捡出泥巴,掐断根须, 才放心地放在秤上称重……“哎,麻烦让一让,让一让。”忙着送货的小哥像泥鳅 一样穿梭在拥挤的人群里……在这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人们都享受着一大清早的 喧嚣。
(1)蓼溆( liǎo xù ) (2)潇湘( xiāo ) (3)戗金( qiànɡ)
怔忪( zhēnɡ) (11)怔
发怔( zhènɡ)
(4)一径( jìnɡ ) (5)银箸( zhù ) (6)砒霜( pī )
调剂( tiáo ) (12)调 调查( diào )
(7)麈尾( zhǔ )
yán( 筵 )席
(3)迎春:贾赦之妾所生,青春貌美,但天性懦弱,更乏 才情,对周围一切不闻不问,木然处之。(“二木头”)
(4)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处世哲学是明哲保身,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待人接物理性、精明。她不会像其他 人那样大笑,跟这场“笑”剧格格不入,干脆不写。
4.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发怔”为神态描写,尤为传神。既写出 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 的意料,众人瞬间寂静,又与后文众人大笑的 热烈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3)写活了许多人物。例如,刘姥姥的重要性在贾府被抄家,彻底败落后才体 现出来。前期的刘姥姥只不过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因为家里穷困,不得已来 贾府求助。在贾府败落的时候,刘姥姥来探望贾府众人,甚至于散尽家财救下了 巧姐。而贾府失势,很多像贾雨村这类人,不止没有帮一把,反而是踩一脚。这 样一对比,刘姥姥的知恩图报就凸显出来了。
3.这场“笑”剧里还有哪些重要人物的“笑”没有写,为什么?
(1)凤姐、鸳鸯: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因为她俩是“笑” 剧的导演,合伙捉弄刘姥姥,为了让刘姥姥多出一些洋相就强忍着。两人工于心计, 深藏不露,一切早在她们的掌控之中,所以她们不会笑得失控。
(2)李纨: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李纨青春守 寡,是封建淑女,标准节妇。
——鲁迅
(3)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中国过去) 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 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 来。……《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 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毛泽东
【二】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辨析词语。
词语 同
捉弄
戏谑 都有“戏弄玩笑”的意思。
意思是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行
意思是对人开玩笑,使为难。
异
为的动机很简单,只是追求某种心理满足
更侧重对人的耍弄,使人难堪。
的需求。
①他被人 捉弄 过几次,再也不敢去了。 例
② 戏谑 之言,不必介意。
【三】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两次写到。第一次是承接宝玉“笑”的结果, 写贾母搂着宝玉叫“心肝”;第二次是在写完众人后, 写贾母“笑的眼泪出来”。
(2)贾母年老位尊,毫不拘束,尽情而笑,这样写, 既表现了贾母的慈爱,对宝玉的特别溺爱,也显示了贾 母在家族中特殊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说明 鸳鸯和凤姐导演的这出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 里拿的动他?”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语言描写。通过对比,写出了贾府的富庶与奢华, 也写出了刘姥姥的风趣、朴实和实在,以此化解了 尴尬,增添了笑料。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3)
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
(1)
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语言描写。表面写刘姥姥的粗俗、风趣,实则 写刘姥姥的大智若愚。为了获得贾家的同情, 得到恩惠,她装作愚者,故意出丑让众人取笑。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
课文节选的部分,原题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 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回中,凤姐、鸳鸯在宴席间合 谋戏弄刘姥姥,引出了一篇“笑的文章”,把贾府中各 色人等的身份、年龄、性格、气质等统统“浮雕出来”, 使人感到充满了“美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内容”, 一笑传神。曹雪芹绝不是一般化地写他笔下的人物都在 “笑”,而是具体地、富有个性地写出人物各自“怎么 笑”,使描写具有强烈的真实感、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 性,具有巨大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
(8)沉甸甸( diàn )
(13) 蜿yán( 蜒 )
(9)漱盂( shùyú ) (10)cù( 促 )狭
蜻tínɡ( 蜓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调停:_安__排__处__理__。__ (2)筵席:_宴__饮__时__陈__设__的__座__位__,__借__指__酒__席__。__ (3)捉弄:_对__人__开__玩__笑__,__使__为__难__。__ (4)发怔:_发__呆__。__ (5)促狭鬼儿:_爱__捉__弄__人__的__人__。__促__狭__,__爱__捉__弄__人__。__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 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研究。他增删十次,批阅十载 创作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探寻背景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 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大部分人 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 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 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 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 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 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