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练习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天津河西·统考一模)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只做了学习卡片(见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A.美苏争霸B.冷战政策C.经济全球化D.多极化趋势
2.(2022·天津·模拟预测)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
这反映了美苏关系
A.从紧张到缓和B.从合作到对抗
C.从敌对到友好D.从和平到战争
3.(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
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
这反映出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西欧B.遏制苏联
C.扼杀中国D.称霸世界
4.(2022·天津南开·统考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苏两国基于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德国的分裂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与华约对峙
5.(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量体裁衣》。
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B.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
C.美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D.有利于欧洲战后重建
6.(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2021年12月北约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交锋激烈,北约东扩已经成为俄罗斯心腹之患。
关于北约说法错误的是
A.北约是美国控制下的军事集团B.北约是冷战的产物
C.北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组织D.北约的成立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7.(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下面是一幅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漫画,它可以说明()
A.北约成立B.欧洲联合C.东欧剧变D.美苏冷战
8.(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于是欧洲政治家们决定采取的举措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组建“欧共体”
9.(2022·天津和平·统考三模)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国家的梦想,法国和德国以及其他国家一直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了实现“欧洲一体化”的目标,西欧国家建立了什么组织?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10.(2022·天津·模拟预测)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毫不犹豫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这表明()A.法德之间的矛盾完全消除B.标志着欧共体的正式形成
C.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D.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11.(2022·天津和平·统考一模)二战后部分西欧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这促进了他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进一步联合而组成的区域性组织是A.欧洲联盟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煤钢共同体
12.(2022·天津滨海新·统考二模)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A.B.
C.D.
(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进而推进自身发展的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7世纪中期,日本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措施中不包括()
A.国家将土地卖给公民耕种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D.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为此,日本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是()
A.文艺复兴B.光荣革命C.明治维新D.戊戌变法
15.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1970年,日本工业生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6.9%。
材料表明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A.受到美国大力支持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C.制定适当经济政策D.高度重视发展教育
16.(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在《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国家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增加了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
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A.缓和了社会矛盾B.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C.陷入了重重困境D.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17.(2022·天津和平·统考二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障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等措施。
这些“调整”的影响是
A.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B.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政府开始干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D.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继续发展
18.(2022·天津河西·统考二模)下列各项内容来自于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
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①论文:《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图片:《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视频:《美苏“冷战”》①地图:《亚非拉的独立运动》
A.战后政治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的对峙
C.战后世界的变化与发展D.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9.(2022·天津南开·统考一模)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
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①①
①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20.(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以下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A.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B.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C.世界各大洲联系紧密D.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21.(2022·天津·模拟预测)某学校九年级19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由此可以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民族解放运动D.杰出人物的作用
22.(2022·天津红桥·统考二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于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波茨坦会议D.万隆会议
23.(2022·天津河东·统考一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
下图可用于说明()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C.非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D.民族国家的伟大复兴
24.(2022·天津东丽·统考一模)研究历史讲究“论从史出”。
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论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B.“非洲年”1960年,非洲有20个国家获得独立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综合题
25.(2022·天津武清·统考一模)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国际地位跌宕起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
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和90年代,为走联合之路,西欧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综上所述,概括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26.(2022·天津和平·统考三模)历史上,大国沉浮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
作为在近现代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日本对世界历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给人警醒和启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晁卿锌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唐)李白《哭晁卿衡》(注:晁衡,即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
(1)材料一中的图文分别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两次著名的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具体事例,说明第二次改革运动后日本对亚洲邻国的影响。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仅5个月,日军初战取得的势如破竹般的暂时优势即很快丧失。
到1942年6月以后,日军在太平洋的攻势便被迫停止,战局每况愈下,从节节败退走向最后的覆灭。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哪一场战争中“从节节败退走向最后的覆灭”?分析国际社会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日本……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历史“成”与“败”的生成因子,就蕴藏于三次社会转型中。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内外原因。
日本的这次转型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你认为日本历史的“成”与“败”对我国发展有何借鉴?
27.(2022·天津红桥·统考三模)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尽管当时的俄国士兵非常勇敢地作战,但是,武器各方面,没法和船坚炮利的英法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为缩短材料二中提到的“差距”,俄国进行了哪次重要改革?
材料三
A.列宁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斯大林
(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领导人。
(填写字母序号即可)
材料四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
诗……——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3)阅读材料四,写出制定“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伟大决策的会议名称。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8.(2022·天津·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
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
历史上,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俄国的两次重要改革及其影响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该体制的改革导致了苏联怎样的结局?冷战结束后,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国处于什么地位?(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而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冷战的产物,故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美国,没有苏联,排除A项;CD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D项。
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冷战开始,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美苏开始由二战中的合作到对抗。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因此德国分裂反映了美苏关系从合作到对抗,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3.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体现,“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说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来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已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项正确;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排除AB项;扼杀中国不是“冷战”的根本目的,美国冷战的主要对象是苏联,排除C项。
故选D项。
4.A
【详解】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此时战时同盟国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阻碍,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斗争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A正确;1949年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造成的后果,B排除;马歇尔计划提出是在杜鲁门主义出台之后,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C 排除;北约与华约对峙形成于1955年,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排除。
故选A。
5.D
【详解】由题干漫画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和漫画中的“马歇尔”、“美国国会”、“欧洲”等判断可知是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战后重建。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正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A错误;欧共体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
B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国的全球战略计划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C错误。
综上故选D。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成立的初衷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集团而
建立的军事联盟。
它是以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的的。
D项符合题意;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
排除ABC项。
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一幅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德国分裂后,柏林也一份为二,东西方的对峙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方位墙”,故题干反映的是美苏冷战,D项正确;北约成立于1949年,排除A项;欧洲联合与题干图示“东柏林、西柏林”无关,排除B项;东欧剧变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排除C项。
故选D项。
8.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可知,二战后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为此欧洲国家在1967年组建了欧共体,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便于美国控制西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经互会”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建,排除;C项北约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组织,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
故选D。
9.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大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寻求独立发展,实现“欧洲一体化”的目标,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盟,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机构不是西欧建立的组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D
【详解】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毫不犹豫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为谋求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选择走向联合,D项正确;法德之间的矛盾完全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1967年欧共体成立,排除B项;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故选D项。
11.A
【详解】依据“西欧国家”“20世纪90年代”等信息可知,这个区域性组织是欧洲联盟。
1993年欧洲联盟成
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A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排除B项;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排除C项;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效,排除D项。
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为欧盟旗帜,因此,A项与欧洲联盟有关,A项正确;B项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C项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D项为联合国旗帜,均与题干“欧洲联盟”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项。
13.A14.C15.C
【详解】1.依据题干可知这次改革是指大化改新,改革中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BC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2.依据“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可知是指19世纪中期日本在明治天皇时期大力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以复
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旗帜,宣扬人文主义,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排除A项;“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排除B项;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组织发动的一场资产阶级改革变法运动,排除D项。
故选C项。
3.依据题干可知日本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号,推动了60年代日本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增长,由此可见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到美国的支持或日本引进先进技术或日本重视发展教育,而是强调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排除ABD项。
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国家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增加了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所以C符合题意;缓和了社会矛盾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A不符合题意;工人阶级斗争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B不符合题意;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所以D不符合题意。
17.D
【详解】根据题干“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
业领域的开支等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这些“调整”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继续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
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D项正确;“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与题干“调整”不符,排除A项;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B项;“政府开始干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在二战前就开始了,排除C项。
故选D项。
18.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政策调整,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进行了改革;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出现了美苏“冷战”;二战后,亚非拉的独立运动发展,世界之民体系瓦解。
因此,①①①①都体现了一个主题是:战后世界的变化与发展,C项正确;《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无法体现政治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B项只符合《美苏“冷战”》,排除B 项;材料信息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无关,排除D项。
故选C项。
1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片1是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联邦,图片2是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帝国,图片3是苏联,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准确判断图片中的历史信息。
2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因此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B
【详解】本题考查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B项正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民族解放运动符合“非洲年”,排除C项;杰出人物的作用符合“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排除D项。
故选B项。
22.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D项正确;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由列强操控的会议,波茨坦会议由美苏英等大国召开,排除ABC三项。
故选D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非洲独立进程图”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